美國郵政(USPS)於2025年2月5日宣佈恢復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入境包裹,此前一天(2月4日)曾宣佈暫停該服務。
這一「朝令夕改」的決策,在跨境圈引發強烈熱議。有業內人士指出,USPS的停收措施更多是象徵性舉措。數據顯示,當前美國90%以上的跨境包裹運輸由順豐、UPS等私營物流巨頭主導,USPS的市場份額已大幅萎縮。
因此,其停收措施對整體跨境電商影響有限。而此前的變動也被普遍視為特朗普政府強硬貿易政策的連鎖反應。
雖然USPS的舉措並未對中國商家造成實質性損失,但值得注意的是,關稅重錘已然落下,跨境電商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各大平台紛紛啟動"生存模式",一場關乎行業生死存亡的突圍戰正在全球貿易版圖上激烈上演。
關稅落地!電商平台重構生存法則
隨着關稅政策的落地,Temu、SHEIN等主要依託低成本直郵模式的跨境電商平台將面臨首輪衝擊。然而,這些平台並未坐以待斃。
據業內消息透露,針對美國稅改政策,部分跨境電商平台正在試圖調整美線航班計劃,聯邦快遞服務於某跨境電商平台的兩架飛機已於2月4日停飛。同時,還有平台在關稅政策執行日對全託管商家完成了價格的調整。
目前,Temu和SHEIN雖尚未有確切的新動作,但去年Temu、SHEIN等平台大力推行半託管模式時,就有業內人士指出,該模式一方面是平台們為了突破全託管的局限性而開拓的新業務,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為了應對彼時還懸而未決的關稅風險。
在新關稅政策生效後,業內就有消息稱,Temu內部人員透露,其美國站點正在加速從全託管向半託管模式的轉型。
但值得注意的是,Temu的本地倉庫計劃在整體業務中佔比仍然較低。花旗分析師此前預計,到2024年底,本地倉庫的商品交易總額僅能為美國市場貢獻20%以上的交易額。因此,新的關稅政策仍將對Temu在2025年及以後的增長產生顯著負面影響。
而SHEIN的半託管模式整體上看主要是面向那些在海外本土有貨的賣家。不過並非只是SHEIN的官方海外倉,還可以是自建倉、第三方海外倉、亞馬遜倉等,只是要求貨品必須在海外有庫存,但商家可以自主管理庫存和物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的減少了對小額豁免關稅政策的依賴。
業內人士認為,海外倉模式能夠更好地適應目標市場的政策變化,減少因政策調整帶來的運營風險。招商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隨着賣家規模化、品牌化以及資金實力的成長,海外倉模式會逐漸成為主流,與直發模式將會長期並存且相互補足。
與此同時,Temu和SHEIN也在試圖通過本地化佈局繞過關稅壁壘。
據了解,Temu自去年起就開始吸引在美國倉庫有庫存的中國賣家入駐其網站,以便將包裹從美國當地運送給美國購物者。這種策略的轉變,一方面Temu在美國市場能夠建立更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另一方面或規避部分關稅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Temu也正逐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根據最新的戰略計劃,Temu正加速拓展歐洲和中東市場,力爭通過提升這些地區的市場份額來平衡美國市場的風險。目前"去美區化"已然成為Temu的重要課題,根據此前The Information的報道,Temu到2025年,將其在美國市場的商品銷售額佔比從當前的60%降低至30%。
而SHEIN美國業務總裁george chiao此前也表示,將在美國搭建三個大型配送中心。截至2024年2月,印第安那州懷茨敦的配送中心現已啟動,員工達到1000人。
可見,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風暴"將跨境電商平台集體推入生存模式,一場關乎生死的突圍戰在太平洋兩岸悄然打響。
冰火兩重天,跨境人的窒息瞬間
所謂人與人之間的悲喜並不相通。在美國加征關稅中,國內自發貨的賣家或將開啟一輪淘汰戰,而擁有海外倉的賣家則泰然處之,淡定觀戰。
以亞馬遜的FBA賣家為例,他們通過批量發貨模式,將貨物提前運送到亞馬遜的海外倉庫,並通常以較低的採購價進行報關,從而使關稅基數維持在一個相對低的水平。因此,即便是新征的10%關稅,對單件商品的成本影響也相對有限。
據中信證券研報,在海外倉備貨模式下,預估終端售價30%~40%將被海關認定為交易價值,加征10%稅率預計對終端零售價影響在3%~4%。
此外,FBA賣家因貨量龐大,新加的關稅成本得以在大量商品中分攤,單件商品的成本增幅幾乎微不足道。
而自發貨賣家(如FBM),則在取消800美元的小額豁免政策後,競爭力大幅削弱。與此同時,由於FBA賣家提前在海外倉備貨,這使得他們在政策變化面前依舊穩如泰山,反而可能藉此機會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然而,對那些依賴自發貨模式的賣家來說,這則消息無異于晴天霹靂。一位業內從業者無奈地表示:「我們公司今年開工就直接宣佈倒閉了。我們主要靠美國的自發貨,定製類產品的利潤本就只有15%,如今貨代費用一下子暴漲了30%-50%,老闆今天在釘釘群里宣佈了解散。」
▲圖片來源於:賣家爆料
除了亞馬遜自發貨賣家外,在Temu、SHEIN等平台依賴直郵模式的中小賣家以及獨立站賣家(約80%獨立站使用小包直郵)也將陷入困境。AMZ123了解到,在小包模式下,預估終端售價60%~70%將被海關認定為交易價值,對應關稅對終端零售價影響15%~20%。
此前,這些賣家為了削減成本,常常採用將大貨分成小包裹的方式進入美國,從而享受800美元以下的關稅豁免。甚至跨境物流的老手們會巧妙地將包裹分派給不同的收貨人,並選擇相近地址收貨,以實現避稅目的。
然而,隨着「最低限度關稅豁免」被取消,這些賣家不得不面對15%~20的稅率成本,部分長尾SKU可能因利潤歸零被迫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