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文化交流還是大外宣?美國會議員對中共國芭蕾舞團在華盛頓演出表示擔憂

資料照片: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約翰·F·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

華盛頓—

美國華盛頓知名藝術表演場所甘迺迪中心最近陷入爭議,兩位美國國會議員對其邀請中共國國家芭蕾舞團在華盛頓演出提出質疑。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文藝交流可能為動盪的美中關係帶來穩定因素,但北京也在利用機會,推動其敘事和宣傳。

眾議院中國共產黨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與共和黨眾議員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1月29日致信甘迺迪中心,對中國中央芭蕾舞團的參演表示擔憂。

信件中說,該芭蕾舞團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機器"的一部分,其部分高層領導與中共有關,且中國將「藝術作為一種政治工具,用來在海外進行宣傳」。

這場名為"中國中央芭蕾舞團:過年"的演出1月29日至2月2日在甘迺迪中心上演。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1月29日出席首演時表示,「期待中美架起更多文化藝術橋樑,把兩國人民拉得更近。」

議員要求甘迺迪中心作出解釋

兩位國會議員在信中指出,在中共國"沒有自由的藝術表達",中國中央芭蕾舞團受中共"控制",中共國利用這樣的演出向美國公眾展示"友好的外表",卻同時迫害那些與黨的路線持不同意見的作家和藝術家。

國會議員列舉了多位因政治言論而遭到北京鎖定的中國藝術家,如劉四仿和徐琳。信件還要求該中心澄清,國會撥款的4400萬美元是否被用於資助"中共宣傳"並"暗中認可習近平對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打壓"。

甘迺迪中心否認使用聯邦資金支持演出,並為接待中國中央芭蕾舞團辯護,稱這是其"文化外交"努力的一部分。

"甘迺迪中心的創始法規禁止將撥款用於任何演出。因此,沒有任何撥款支持中國中央芭蕾舞團的演出或我們舞台上的任何其他演出,"該中心在給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回覆中表示。

中國駐華盛頓使館發言人劉鵬宇也否認了這些指控,稱其"完全沒有根據,荒謬可笑"。"中國中央芭蕾舞團是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團。這是文化對話的光輝典範,促進了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如果正常的人文和文化交流被政治化和妖魔化,那將是不幸的,"劉鵬宇通過電子郵件告訴美國之音。

中國中央芭蕾舞團有何背景?

中國中央芭蕾舞團成立於1959年,被視為該國領先的芭蕾舞團。根據其網站介紹,數十年來,它一直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

穆勒納爾和史密斯議員的信中強調,其團長馮英曾擔任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務。她的網站簡歷頁面稱她是一位"著名芭蕾表演藝術家",曾任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信件還指出,中國中央芭蕾舞團設有黨委辦公室,證明它是中共"政治機器"的一部分。

保衛民主基金會(FDD)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內森·皮卡爾西克(Nathan Picarsic)認為,這封信在提醒人們注意潛在影響及其與中共的關係方面"一針見血"。

"美國社會和文化機構需要注意這些風險。他們顯然是中共盤算的一部分,認為可以通過甘迺迪中心等全球機構贏得好感,展示中共支持的形象,"他說。

然而,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的中國研究員史蒂文·劉易斯(Steven Lewis)認為,儘管該芭蕾舞團是"中共的直接政治部門從技術上講是正確的",但該團成員"實際上是藝術家"。

"對他們的選擇不是基於宣傳價值。他們是根據藝術才能和成績被選中的。"他補充說,"沒有多少國家有國家芭蕾舞團,中國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

這不是中國中央芭蕾舞團第一次在甘迺迪中心演出。據該中心介紹,該團在過去20年已經三次登台演出。那麼這次有什麼不同?

保衛民主基金會的皮卡爾西克說,"變化在於它為意識到這些風險並作出回應創造了空間。同樣,中共也試圖不對稱地利用和操縱文化交流和接觸的機會,以支持中共的敘事和有利報道。"

據該團官網介紹,在甘迺迪中心後,該團的下一場表演是三月份在北京演出「紅色娘子軍」。

中共國在美國推動軟實力

文化在中國的軟實力外交中發揮着重要作用,20世紀70年代,乒乓外交幫助奠定了美中關係的基礎。近年來,隨着與美國的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加上新冠疫情衝擊中國聲譽,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大幅下滑。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的調查,超過80%的美國成年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

萊斯大學的劉易斯認為,文化交流"提供保持某種對話的機會",並警告說現在"正朝着相反的方向發展"。

但保衛民主基金會的皮卡爾西克將責任歸咎於中國,他強調北京方面缺乏讓"美國文化和社會影響力進入中國境內"的互惠做法。

"我認為,美國及其社會文化機構不應該單方面接受中國的做法,"他說。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202/216931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