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老話說「過年走親戚,三親不走」

過年走親戚,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一項重要的習俗,反映了中國人對親情、友情的珍視以及對傳統禮儀的傳承。

畢竟,在中國古代的農耕社會,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忙於農事生產。

而到了過年期間,農事活動相對較少,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走親訪友,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不過老話也說了:「過年走親戚,三親不走」,這樣的三種親戚,儘量少去走動甚至直接不去。

不是我們薄情,實在是這些親戚的存在,只能給自己添堵,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也許你對這些說法也曾不屑一顧,但隨着年齡漸長、閱歷加深,你會越發體會到老祖宗這句話中的智慧。

01搬弄是非的親戚

這類親戚堪稱「消息製造機」,他們熱衷於打聽、傳播各種小道消息,不管真假,都能成為他們口中的談資。在他們眼裏,沒有什麼話題是不能聊的,也沒有什麼私隱是不能公開的。

過年聚會時,他們總能找到話題挑起事端。比如,一見面就問:「聽說你家孩子這次考試沒考好啊?是不是學習方法有問題?」或者「你最近工作怎麼樣?怎麼聽說你們公司要裁員了?」

這些看似關心的話語,背後卻隱藏着滿滿的八卦之心,他們並不真正關心你的處境,只是想無中生有、挑起事端。

而且,他們的話往往添油加醋,你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工作上有點小壓力,到了他們嘴裏,可能就變成了你在公司混不下去,隨時都要被辭退。

與這類親戚交往,要麼捲入是非,引發家人親友間的矛盾,要麼因為說錯話,成為他們下一輪八卦的素材。

02勢利眼的親戚

勢利眼的親戚,就像一把精準的「尺子」,總是用金錢和地位來衡量一切。

在他們眼中,只有那些有錢有勢的親戚才值得交往,而對於普通的親戚,則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態度。

過年走親戚時,這種差別對待尤為明顯,面對事業有成的親戚,他們滿臉堆笑,噓寒問暖,極盡奉承之能事:

「哎呀,你看看人家,年紀輕輕就這麼有出息,以後肯定前途無量啊!」「有什麼賺錢的門道,可一定要帶着我們這些親戚啊!」

那熱情的樣子,仿佛對方是他們的救命稻草,然而,對於那些經濟條件一般的親戚,他們則是另一副嘴臉。

說話愛答不理,眼神中透露出不屑:「你還在那個小公司上班呢?工資夠花嗎?」「你家孩子以後打算怎麼辦?沒什麼好出路的話,就早點出來打工吧。」

親情本應是基於血緣關係而產生的真摯情感,是無條件的關懷和支持。而勢利眼的親戚把世俗的價值觀念帶入親情之中,使得親情變得功利。

感情都沒有,還聯絡個啥呢?還是敬而遠之吧!

03忘恩負義的親戚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然而,總有一些親戚,把別人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忘恩負義。

所謂「鬥米恩升米仇」,你幫親戚渡過難關,結果他卻隻字不提,甚至提出更多的要求,仿佛你的幫助是應該的。

這種忘恩負義很多時候表現在——借錢不還,借錢時好話說盡,借到手卻久拖不還,完全不顧及你所面臨的困境。

忘恩負義的親戚,往往只看重自己的利益,把別人的付出當作想當然。

和這樣的親戚打交道,只會消耗自己,你會覺得自己的善良被辜負,自己的付出毫無價值,還是減少交集為好!

過年是我們放鬆身心、享受親情的時刻,我們不應該讓這些不愉快的人和事影響了我們的心情。

避開這三類親戚,並不是要我們斷絕親情,而是要學會保護自己,讓自己的過年過得更加舒心、愉快。

畢竟,真正的親情,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關愛的基礎上的,而不是靠血緣關係來維繫。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夜半讀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128/216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