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融創中國再遭清盤呈請 股價狂瀉超25%

作者: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頭部房地產開發商「融創中國」,正處於進行債務二次重組的重要關口,遭債主入稟香港法院針對融創提出清盤呈請。相關消息傳出,次日融創中國的股價即狂瀉不止,跌幅超過二成。

中國知名房地產開發商融創集團的辦公大樓外展示的公司標誌。(網頁截圖)

香港上市的中國頭部房地產開發商「融創中國」,正處於進行債務二次重組的重要關口,遭債主入稟香港法院針對融創提出清盤呈請。相關消息傳出,次日融創中國的股價即狂瀉不止,跌幅超過二成。

星期五(1月10日),香港股市上出現異動,融創中國的股價全日大瀉25.7%,收盤時報價僅剩1.3元/股。據悉,這次融創的股價暴跌,是由該公司遭信達(香港)資產管理入稟清盤引發的。

當地時間1月9日晚間,香港司法機構網站發佈公告,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信達資產」)已向香港法院提出對融創中國進行清算的呈請,此案將於3月19日舉行聆訊,案件編號為HCCW16/2025。

最新的債券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融創房地產到期未償借款本金為1155億人民幣。其中,銀行逾期貸款234.15億人民幣,非銀行金融機構逾期貸款741.09億人民幣,其它有息逾期債務178.60億人民幣。

自融創中國債務危機爆發以來,已經有兩次債主對該公司提出了清盤呈請。

早在2022年,持有本金2200萬美元及應計利息的優先票據的債權人陳淮軍,曾對融創中國提出清盤呈請。其後,融創集團曾於2023年6月發佈公告稱,香港高等法院已頒令撤銷陳淮軍的清盤呈請事項。

據公開的資訊,2022年5月,融創中國公開承認無法按期支付四筆美元債的利息,是該公司陷入債務實質性違約泥潭的開端。此後,融創集團開始不斷出售資產以自救,並啟動了債務重組。

2023年11月,融創一度與境外債權人達成債務重組協議,涵蓋了發行新債券、可轉債以及以集團旗下物業公司融創服務的股票抵債等多種方式,涉及債務總額高達102億美元。

然而,有知情人士本周向路透社披露,融創中國已通知部分債權人,可能無法在今年9月的離岸債券到期期限前按時償還債務。該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替代方案,計劃最快在今年3月初公佈新的債務重組計劃。

也就是說,融創上次達成的債務重組協議將被作廢,而融創將進行境外債務「二次重組」。據信,這個事件促使信達資產作出了對融創提出清盤呈請的決定。

此前,在2023年的首次重組中,融創中國將約百億美元的境外債務,置換為了新票據、強制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融創服務的股票,分別對價57億美元、27.5億美元、10億美元、7.75億美元。如今,融創中國的二次債務重組新方案能否按時提交並獲得通過,將關乎這家大型房企的生死存亡。

清盤呈請是一種法律程序。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當公司無法償還債務或者出現其它需要終止經營的情況時,債權人、股東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可向法院提出清盤呈請,對公司的財產進行清算、評估和分配,以便償還債務和處理公司的終止事宜。

目前,已經有大批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因發生大規模債務違約而被債主提出清算呈請,其中包括碧桂園、中國恆大、花樣年、新力控股、大發地產等知名房企。

早前,中共當局曾在去年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試圖重振中國的房地產業,但收效甚微。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新聞 視頻 頭條 推薦 即時 博覽 評論訪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111/215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