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本周打出了他在美中「晶片戰」中可能的最後一拳。觀察人士說,華盛頓最新一輪的晶片技術出口管制限制直逼中共國人工智能(AI)發展的新瓶頸。下一屆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可能會以更強硬的方式擴大華盛頓對中共國的戰略技術封鎖。
新管控直逼中共國AI發展新瓶頸?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12月2日發佈公告說,新一輪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進一步削弱中共國生產用於下一代先進武器系統、人工智能(AI)和高級計算技術的先進節點半導體的能力。
美國政府新增136家中共國企業至美國商務部的出口管制企業名單(Entity List)上,其中包括20多家半導體企業和100多家半導體設備企業。新一輪措施對24類半導體製造設備和3種用於開發或生產半導體的軟件工具進行管制,
中共國最大的半導體設備企業之一的北方華創(Naura Technology Group)被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單。多數新增企業與中共國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SMIC)和華為的供應鏈密切相關。這些企業如需進口美國產半導體相關產品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
這是美國拜登行政當局2022年10月以來第三次發佈有關中共國晶片產業的主要出口管制措施,也很有可能是拜登任期內在美中「晶片戰」中出台的最後一項命令。
美國商務部2022年10月7日出台具有分水嶺意義的晶片技術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共國獲得先進計算晶片、開發和維護超級計算機以及製造先進半導體的能力進行限制,又在2023年在晶片禁令中加入了性能密度(performance density)的限制,要求所有達到一定處理性能的硬件都必須獲得出口許可。
姍姍來遲的第三度對華晶片禁令引人關注的重點之一,是納入了對所謂「高帶寬內存」(high-bandwidth memory,HBM)架構技術的對華出口限制。
HBM技術受限可能成為中共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新的「卡脖子」環節。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的持續火爆,市場對於高性能AI晶片的需求暴漲,由多個內存晶片堆疊組成的HBM架構以其高帶寬、高容量等優點,對滿足AI運行的尋求至關重要,是目前許多AI廠商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效率不可或缺的技術。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伊根說,商務部對HBM晶片下手,「預計將進一步限制中共國的人工智能供應鏈,因為中共國仍然依賴外國供應商提供最先進的HBM組件。」
新規則不僅適用於美國原產的HBM,在美國境外製造但使用美國技術、軟件或組件的HBM也將需要美國批准才能出口到中共國。
目前,HBM的國際市場格局中,韓國的SK海力士、三星與美國美光佔據主導地位。中共國企業目前沒有主流的HBM產品。長鑫存儲作為中共國領先的DRAM製造商,被視為中共國在HBM技術發展上的最大希望。
中共國的反制以及對中共國的可能影響
在美國宣佈新一輪制裁令後,12月2日,中共國商務部、外交部指責美國的做法是「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並表示中共國將採取「必要措施」進行反制。
中共國商務部12月3日發佈公告,宣佈加強「兩用物項」對美國的出口管制。公告說,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在美國宣佈此輪管制禁令之前,中共國半導體行業已經為新的衝擊做準備,特別是包括電子氣體供應商在內的上游企業,認為這會對中共國推動技術自力更生的努力造成了新的打擊。
專家表示,美國的此輪制裁是否對中共國AI發展造成影響將取決於中共國公司是否能迅速找到獨立發展出自主HBM技術的方法。
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Albright Stone Group)負責中共國與技術政策的合伙人保羅·特廖洛(Paul Triolo)通過電子郵件告訴美國之音,美國最新的HBM出口禁令在短期之內對降低中共國AI研發速度效果不大。「中共國公司擁有足夠數量的先進GPU(圖形處理器),可以用於未來2-3年內開發先進的人工智能模型。」他說,
但他也強調:「隨着時間的推移,如果像長江存儲這樣的公司無法提高其HBM能力,華為的Ascend系列GPU進一步落後於西方領先者英偉達(Nvidia)、AMD和英特爾,那麼這對中共國AI開發者可用的原始計算能力的影響將(對中共國AI)產生影響。」
他還表示:「中共國人工智能公司也將繼續尋求應對美國管控的變通方法,中共國政府將加倍努力提高國家支持的計算能力,以幫助公司克服相關管制帶來的一些限制。」
2024年11月6日,美國總統拜登(左一)在秘魯利馬會見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一)。(法新社)
拜登科技抗中曾予以中共國「毀滅性」打擊
12月2日的出口管制措施標誌着拜登任期內在美中科技戰打出的最後一拳。新美國安全中心技術與國家安全項目總監維韋克·奇盧庫里(Vivek Chilukuri)將2022年推出的晶片管制措施稱為對中共國的「毀滅性」舉動。
他表示:「拜登政府採取了任何一位總統,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在對中共國先進晶片的出口管制方面採取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這是一個毀滅性的舉動,也是一件大事。就美國願意如此公開和積極地利用一個瓶頸來壓制中共國的人工智能野心而言,真正地改變了遊戲規則的。」
他強調說,「在某些方面,這是川普政府(政策)的延續,認識到我們需要最終對中共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而拜登政府通過出口管制升級了這一立場。」
川普將延續拜登科技抗中政策
拜登針對中共國的「小院高牆」政策側重於減緩中共國在先進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關鍵新興領域的發展。專家估計,川普再次入主白宮後將繼續強硬的對華科技政策路線。他們預測,川普的第二任期可能會放寬布網的廣度,以減少美國對計算機晶片、戰略金屬和醫療用品等更傳統行業對中共國供應鏈的依賴。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伊根表示,川普第一任期就展示出的對AI領域的關注表明他重返白宮後,華盛頓對與中共國在AI領域的競爭不會鬆懈。
《華盛頓郵報》援引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和分析的前助理部長納扎克·尼卡赫塔爾(Nazak Nikakhtar)的話說,川普的新政府可能會將目光擴展到人工智能晶片之外,關注量子計算、機械人和生物技術等其他新興技術。她說,川普政府還可能對此前的管制規定進行一輪審查,以縮小中共國鑽空子的機會。
專家提醒,需要關注的是,川普新政府在制訂新的對華科技政策時與北京的溝通意願,以及多大程度上願意與歐洲與日韓盟友在政策細節上進行協調。
尼卡赫塔爾(Nazak Nikakhtar)對華盛頓郵報說,「我認為拜登政府仍然認為中共國是一個可以談判的實體」,但川普「知道他想要什麼結果,他不願意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