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脆皮。
永遠記得某寶上一個曾刷屏的「問大家」。
那是四年前,一個賣散裝衛生巾店鋪的評論下有人問:
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
這麼便宜不怕質量有問題?
有人寫下回覆:「我有難處」。
只是四個字,戳中多少人心。
如今多年過去,這個姑娘一定可以買的起更貴的衛生巾了吧。
可她怎會知道,背刺她的從不是價格,而是有些人的良心。
誰又能預料,未來有一天,「塌房」的風,會席捲整個衛生巾行業。
買菜買水果,缺斤少兩司空見慣。
女性每個月必用的衛生巾,這次,居然也和「偷工減料」直接關聯在了一起。
起初,只是一個博主在測評時,發現了衛生巾虛標長度問題。
什麼意思呢?
包裝上寫着長度245mm,實際一量才235mm。
寫着250mm,實際卻是246mm。
這說的還是加上兩邊的全長,只算裏面的實際棉長,更加誇張。
小的誤差5mm,10mm,最大的竟然有40mm。
也就是說,一個衛生巾實際棉長就能少4厘米。
價格越來越貴。
料卻越用越少。
主打一個,「吸水性能差,縮水性能好。」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能「節約」4厘米成本,每月每年賣出去那麼多,又能「省」下多少呢?
果然,沒有人比商家更會打如意算盤。
為了不冤枉他們,有媒體記者也專門進行了實測。
不測不知道,一測又嚇一跳。
買了24款衛生巾,和標長一致的,只有倆。
幾乎所有品牌全軍覆沒,面對質疑,他們的回應也出奇一致:
衛生巾長度可以有±4%偏差,我們可都符合國家標準。
那麼問題又來了。
請問,這些不同品牌又是如何默契的,全部向下浮動,沒一個往上增長呢?
果然,沒有人比商家更懂糊弄學。
眼看糊弄不過去的時候,又乾脆直接扔出一句:
「接受不了可以不買」。
究竟誰給他們的勇氣,如此陰陽怪氣消費者?
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一邊享受暴利,一邊還如此傲慢呢?
2
「偷工減料」風波未平,這邊又起了一波大的。
比長度少了,更讓人擔心的,當然是安全質量問題。
「衛生巾 C類」的熱搜下。
有人發現,並提出質疑:
床單面料是A類執行標準,T恤褲子是B類標準。
要和人身體最直接接觸的衛生巾,為什麼卻是和窗簾用料一樣的C類標準?
這個話題一出,確實把很多人嚇到了。
這裏確實要說清楚的一點是,大家不必因此太恐慌。
看了一些資料,也看了一些專家的解答。
衛生巾作為一次性使用用品,它的執行標準,和紡織類產品並不一回事。
衛生巾產品pH值指標為4.0~9.0,不作ABC區分。
也就是說,拿窗簾布料和衛生巾類比,是不具有實際參考意義的。
該罵的地方我們要罵,該解釋的地方我們也得解釋。
這樣大家才不至於陷入焦慮。
可不是一回事,就代表網友們小題大做了嗎?
不!因為還有很多比看pH更關鍵的東西。
「柔軟,舒適,透氣,不含致病菌,衛生標準一定要達標。」
衛生標準達標,就代表萬事大吉了嗎?
不!因為:
「衛生巾要的不是符合標準,而是要高於標準」。
因為,比寫在紙上的標準更重要的,是全體女性,寫在評論區裏的真實感受。
這些使用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這些實實在在的各種不適。
這些不是某個個例才擁有的困境難堪。
都是急需被看到,被重視,被解決的存在。
當標準不再適用,要做的是改變標準。
當質疑和問題出現,要做的是直面應對。
把功夫花在怎麼偷工減料上,不如花在怎麼提升用戶體驗,怎麼減少身體不適上。
把「建議」和難題扔給消費者,也不如督促商家怎麼改善包裝,怎麼用良心打造產品上。
3
斷斷續續,關於衛生巾的話題,也持續了快一個月了。
為什麼輿論難消,甚至愈演愈烈。
因為這個東西,是幾億女性,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
是即使男性不需過度關注,但也要替他們的妻子,他們的女兒,關注考慮的存在。
《中國經營報》給過一個數據。
女性一生中經期有2535天。
2535天約等於7年的時間。
一天按照5片估算,一生所需用量就是12675片。
按照市場價,1到5元每片。
一個女性,最少也要支出一萬,而最多則需五萬塊,支出在這上面。
這只是一個女性的花費。
當這個數字,再乘上「億」的單位呢?
一個不敢想像的天價數字,分散到這些商家手中。
一邊賺的盆滿缽滿。
一邊卻為所欲為,把自己當成了唯一不可代替。
打開熱搜,搜衛生巾問題,熒光劑,蟲卵,幾乎每年都出現,甚至有大品牌。
更觸目驚心的,還有黑心棉衛生巾。
用在女性最脆弱地方的東西。
裏面居然有蟑螂腿,香煙濾嘴,不明毛髮……
一車2000塊的原料。
黑心商家居然可以用它做出幾十萬片的散裝衛生巾。
過期衛生巾,發霉衛生巾。
粉粹加工,搖身一變就又擺在了商品櫥窗里。
那些生活困難,掙扎在最底層的女性。
她們的選擇,沒有其他。
可這不是「她」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該去探討的議題。
難的不是生產出一款便宜好用的產品,而是徹底粉碎那些利益之下的黑心。
其實今年年初,已經有知名打假博主對衛生巾做過評測。
長度不夠,假貨,質量等問題,無一逃過。
遺憾的是,上次,未能引起重視。
好消息是,這次,輿論已不容忽視。
中國婦女報發聲了:
衛生巾「偷工減料」並非小事。
這是事關數億女性切身利益的大事。
有媒體大膽站了出來:
關愛女性健康,別只停在營銷口號上。
落到實處,贏得才是口碑。
新的衛生巾國標也正在起草。
每個人都能合理發表自己的意見與訴求。
這一次,標準掌握在所有人手中。
別讓消費者一再讓步。
別讓女性只能靠忍耐度過最難熬的幾天。
別讓廣大群眾只能跑去雷軍評論區去許願。
因為,這才是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