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三(11月13號)公佈了針對住房和土地交易的稅收優惠政策,旨在通過增加需求和緩解開發商的財務困難來支持受到危機重創的房地產市場。
據路透社,中國財政部發表聲明概述了這些措施,隨後財政部長承諾將出台相關稅收政策,支持短期內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中國政府網站上刊出的公告稱,自12月1日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把適用1%契稅的住房範圍從原來的90平方米擴大到14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並明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城市可以與其他地區統一適用家庭第二套住房契稅優惠政策。調整後,在全國範圍內,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和家庭第二套住房,只要面積不超過140平方米的,統一按1%的稅率繳納契稅。土地增值稅方面,將各地區土地增值稅預征率下限統一降低0.5個百分點。各地可以結合本地區情況對實際執行的預征率進行調整。
同時,財政部、稅務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三部門有關司負責人介紹,明確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相銜接的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優惠政策,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保持房地產企業稅負穩定。
公告顯示,在增值稅方面,在有關城市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後,對個人銷售已購買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徵增值稅,原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城市個人銷售已購買2年以上(含2年)非普通住房徵收增值稅的規定相應停止執行。土地增值稅方面,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的城市,對納稅人建造銷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普通標準住宅,繼續實施免徵土地增值稅優惠政策。
路透社指出,自202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陷入長期低迷,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主要拖累因素。
據法新社,長期以來,房地產業約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二十年來一直保持着耀眼的增長。
但持續多年的房地產危機破壞了經濟增長,儘管政府的目標是到2024年實現5%左右的增長率。
中國正在努力支撐房地產行業,並在10月份宣佈將為未完工的住房項目提供的信貸增加到5000多億美元。
九月底,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產寬鬆措施,包括將所有類別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下調至15%,以及放寬住房購買限制。
穆迪評級在本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自9月底以來宣佈的刺激措施可能會在未來12-18個月內縮小全國合同銷售價值的跌幅。2023年上半年高基數的影響也將在2025年消退。」
穆迪評級稱:「經濟和收入增長放緩以及對項目未完工的擔憂持續削弱了購房者的信心。合同銷售下滑能否停止尚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