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只提到一次,三中全會公報釋出「決絕」信號

三中全會閉幕後,公報顯示中國接受經濟成長放緩,不打算推出大規模房市救助措施。彭博報道,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強調「高質量發展」將是中國經濟的引導力,但未見中共領導層準備推出重大內需提振或房市遏制措施。

三中全會公報措辭含糊,指出中國將繼續推動習近平的計劃,以先進制造業驅動經濟成長。這種對製造業的關注可能加劇貿易緊張,已引發美國與歐盟的關稅反制。

公報稱,「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一口號通常被解讀為強調經濟成長品質勝於速度,重點在於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價值鏈,並增強對抗美國貿易禁令的能力。

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負責人劉潔(Becky Liu)表示,「公報仍強調高品質成長,即對一段時間內成長放緩的容忍度仍存在,短期強勁經濟刺激的推出門檻仍非常高」。

儘管公報矢言「積極擴大國內需求」,但這只是短期任務。房地產部門只在近4000字的公報中被提及一次,且在風險管理的脈絡下,這是不會推出大規模刺激措施的潛在信號。

此外,中共當局沒有提及市場應發揮「決定性作用」,這表明中共當局新意願在於控制市場。公報強調官員應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該公報涵蓋從經濟到社會等各方面,反映了中國面臨的複雜挑戰。智庫「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中國中心主任裴睿東(Alfredo Montufar-Helu)指出,「在處理這些挑戰時,遺憾的是,公報缺乏市場期待的焦點;結構性問題正拖累消費者信心,阻礙中國轉型至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719/208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