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世界報駐華記者蒂博(Harold Thibault)在廣州報道,雙十一的銷售情況被認為是中國經濟活動的晴雨表之一。在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主要電商平台在促銷上又是非常的卷,以至於一些賣家都跟不上了。
該報寫道,在廣州北部,有一座略顯破舊的叫大源(音)的大廈,上面有個標牌寫着「電商直播基地」。法國世界報記者在這個樓上的一個房間裏,見到了商人黃躍培(音)。正值雙十一購物節,法國記者本以為會聽到瘋狂的購物活動,但在茶桌前,黃躍培講的是在線家具銷售的下滑。當然,中國消費者並沒有消失,但是,市場很深,一切都比以前慢了。
黃躍培笑着說,「我們無事可做,所以給自己買了一台卡拉OK機來打發時間。」他還從抽屜里拿出了撲克牌。這名男子表示,消費需求萎靡不振,「顯而易見,人們花錢比以前更小心。」因此,今年他沒有參加光棍節的促銷活動,他認為利潤太薄了,他跟不上。
黃躍培先生的509室的鄰居黃元平(音)過來串門。黃元平先生的觀察也是一樣的。他說,「有些人仍然有錢,但他們更願意把它們存起來。自新冠以來,消費者變得更加謹慎了。」他一邊說一邊從印有故宮圖案的紅色香煙盒中拿煙。
法國世界報記者寫道,在這座大樓里,每間辦公室都是一家網店。在這座大樓的走廊里轉,就像是在給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號脈。
在黃躍培網店的對面,是個銷售女裝的店鋪,店裏的女士只透露她姓顧,她在多個平台上銷售女裝,包括阿里巴巴的淘寶網和拼多多。她的女裝是在廣州的一個小作坊里生產的。她在她的電腦後面說,她最暢銷的貨,是一件售價一百多元人民幣的連體衣。她一邊處理雙十一的訂單一邊說,經濟在「放緩」。在消費熱情消失和價格戰兩者之間,穿着綠松石色襯衫的顧女士難以確定是哪一個讓她最擔心。
顧女士感嘆道:「一些小型的通常是最便宜的網絡零售商已經不做雙十一了,因為他們跟不上了。」顧女士還提到,產品的免費退貨,管理起來很複雜。不過她認為,如果不參與雙十一活動的話,會更加艱難。
今年的雙十一意義重大
法國世界報指出,今年的雙十一,意義重大,因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不僅讓中國感到擔憂,也讓世界其他國家感到擔憂。最近幾周中共當局宣佈了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措施,所有經濟界人士都想知道,中國經濟何時會重新啟動,甚至中國經濟是否會重新啟動。
在2020年和2021年,也就是新冠大流行的頭兩年,中國人的士氣一直很好。但殘酷的封鎖,尤其是2022年春天中國經濟首都上海實施的封鎖,給人們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消費者的信心受到嚴重打擊,消費下降,青年失業率開始上升,人們的大部分儲蓄都花在上面的房地產則下跌。中共當局越來越重視國家安全,而不是讓私營領域放心。可是,大部分的就業機會是由私營領域提供的,這也導致了消費者信心的惡化。
(示意圖:廣州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