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在俄羅斯會晤,這是兩人5年來的首次正式會面。習近平提出,中印兩國是「合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
「習莫會」在俄羅斯喀山(Kazan)金磚國家峰會外登場。中國官媒指出,雙方達成「三個同意」,以妥善處理矛盾分歧。包括發揮兩國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共同維護邊境和平安寧;兩國外長和各層級官員展開對話;在多邊場合加強溝通和合作等。
習近平認為,中印和解符合兩國根本利益,應堅持「互為發展機遇、互不構成威脅」、「是合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等共識,共謀相鄰大國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台灣的國防部智庫國家安全研究院所長沈明室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分析,中國經濟下挫,在國際遭受孤立,習近平受到內部很大壓力,因此對外尋求和諧。他在東邊台海不斷演習,不希望西邊關係緊張。
沈明室說:「中國要化解本身全球孤立它、包圍它的態勢。目前,它要改變戰狼外交的形象,要跟美、歐及周邊國家和緩關係。經濟問題上,很多國家跑到印度投資或撤離對中投資等,中國想改變情勢。」
莫迪在會晤中指出,印中關係穩定發展關乎28億人的福祉,對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十分重要。印中合作有利於促進經濟復甦和世界多極化。印度願與中國加強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拓展互利合作。
這是中印領導人闊別5年後首次舉行面對面會談,上次會晤是在2019年的印度。2020年,中印軍隊在邊境拉達克地區發生衝突,兩國關係陷入僵局。直到數日前,中印兩國就喜馬拉雅山共同邊界巡邏問題達成協議。
2024年10月23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在俄羅斯喀山出席金磚國家峰會期間舉行會晤。(路透社)
沈明室指出,今年的印度選舉中,人民黨並沒有單獨過半,需要跟其他政黨合作才能組成政府。莫迪過去刻意突顯民族主義的政策需要改變,金磚會面為政治和解奠定基礎。
印度人民黨政策調整爭取年輕選票
曾在印度任教的台灣中山大學亞太事務英語學程助理教授劉奇峰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也指出,「習莫會」的很大驅動力是經濟因素。2020年中印發生邊界衝突,政治關係交惡。印度政府用投資作武器限制中國反而害到自己,印度無法藉由中國投資培育ICT產業鏈,那些大型財團都是莫迪盟友。這次莫迪第三次選舉流失年輕選票,專業人才失業率高。
劉奇峰說:「雖然印度一直在推『在印度製造』、『印度要獨立自主發展自己的產業』,但一些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鏈,如電池、鏡頭、機械、設備方面,能力還不足。莫迪必須在第三任創造就業機會,透過跟中國改善關係營造投資氣氛,讓外資流入,培育自己的產業鏈。」
印度對中國是「低頭」還是「試探」?
外界有輿論認為莫迪在向中國「低頭」,但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解讀,莫迪是在「試探」。
葉耀元說:「印度透過跟美國生產力的結合,造成自己有很大的利多在經濟上、戰略上,他沒有太大可能性跟中國走得比較近。畢竟金磚五國,印度不是新會員國,本來就會參與,和習會面不代表中印會走更近,反而是試探性地去了解彼此對對方的意向。」
葉耀元認為,類似美中高峰會,中印也一定會強調溝通重要性、不要誤判,但講不出有結論的東西。例如,邊界、領土問題的解決,貿易合作等具體的內容。中國現階段希望找到美國印太戰略新封鎖線的出口。
沈明室也認為,中印邊界問題難以解決,因中方宣稱印度佔領的藏南地區「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屬於中國領土。中方佔領「阿克賽欽(Aksai Chin)」,印度認定是印度領土。雙方在邊界興建基礎設施、強化部署、加快兵力投射,習近平也不會放棄拿回中國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