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前後歷時八年,但我們要知道,這八年並不只是官軍與叛軍作戰的歷史。
這八年間,充斥着朝廷內部的無數權力爭鬥,才導致了原本可以早早平定的帝國叛亂竟然遷延了整整八年。
之前的文章已經詳細講了皇權頂層李氏父子的權鬥,今天接着講忠臣名將的際遇與遭遇,以及他們作為權力棋子的命運。
是的,很難相信,但這就是正史。
如果僅從叛亂與平叛的角度切入,安史之亂可以簡單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軍相繼攻陷洛陽、長安,到至德二載(757)正月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
第二階段,至德二載九月、十月,唐肅宗任郭子儀、李光弼率軍,並借十萬回紇騎兵,連續收復長安、洛陽,安慶緒退守鄴城;乾元元年(758)九月,朝廷九節度兵圍鄴城,歷經半年而無功;乾元二年(759)三月,史思明率兵支援安慶緒,九節度潰敗,史思明隨後殺安慶緒,自稱帝,同年秋,進佔洛陽。
第三階段,上元二年(761),李光弼、僕固懷恩反攻洛陽,遭遇邙山大敗,但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史朝義自立;唐朝再借兵回紇,收復洛陽,但因事先約定「土地歸唐,子女金帛歸回紇」,導致洛陽被洗劫一空;寶應元年(762),史朝義逃回河北,此時唐朝對叛軍採取招降分化政策,史朝義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紛紛降唐,史朝義走投無路,次年春被迫自縊而死,安史之亂落幕。
大體而言,第一階段中,叛軍處攻勢,唐軍處守勢;第二、三階段中,叛軍處守勢,唐軍處攻勢,雖然中間有反覆。對於唐朝而言,守的時候有忠臣,攻的時候有猛將,這是朝廷能夠扛住叛軍並取得最終勝利的根本原因。
▲安史之亂前期形勢圖。圖源:最愛歷史製圖
張巡便是在第一階段中守城的傑出代表。
作為盛唐進士出身的文官,張巡原本擁有美好的前程。史書稱其「讀書不過三復,終身不忘,為文章不立稿」,妥妥的盛世「學霸」。步入仕途後,張巡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等官,皆以政績卓越、清正廉潔著稱。所以在仕途伊始,張巡的親友們都認為,他極有可能因治城興邦而名垂青史。
可張巡為人志氣極高,不拘小節,向來厭惡與庸俗粗鄙之人為伍,故而他的仕途始終沒有進展。眼及於此,有好心人曾奉勸他投靠權相楊國忠,為自己謀仕途。張巡斷然拒絕,說:「是方為國怪祥,朝宦不可為也。」一個官員需要攀附權貴才能升遷,這正是國家不正常的表現。
如此,沒能順利進京述職的張巡,才被分配到「土多豪猾」的真源縣(今河南鹿邑)當縣令。
▲張巡畫像。圖源:網絡
真源地處中原,「盛產」土豪劣紳。張巡到任時,當地甚至還流傳着「南金口,明府手」的諺語,說的是當地勢力最大的「地頭蛇」華南金倚仗在衙門任職的關係,欺壓百姓,作威作福。張巡頭一次升堂,就讓人把華南金逮來,當着全縣百姓的面,將其繩之以法,明正典刑。隨後,他又頒佈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策。憑着一顆公心做事,在真源縣任職數載,張巡便成為當地歷史上治績最好的「名宦」之一。
正當張巡準備大展拳腳之際,安史之亂爆發了。由於中原數十年未歷戰事,叛軍頃刻輒至,不僅朝廷來不及調動軍隊抵禦,各地官吏更是聞風而降。譙郡(今安徽亳州)太守楊萬石還未見到叛軍的影子,便主動投降了安祿山。
真源縣受譙郡管轄,叛主後的楊萬石第一件事就要拉手底下的官員入伙。張巡作為當地頗有政聲的官員,自然是楊萬石的首要勸降對象。但楊萬石低估了張巡的節操。面對楊萬石的賣主行為,張巡怒不可遏,憤而起兵,率領本縣吏民數千人,毅然舉起反抗安祿山叛軍的義旗。
弔詭的是,決絕的張巡卻沒能等來同僚們的積極反應。當時在真源縣附近,雍丘(今河南杞縣)縣令令狐潮正準備投降。當地百姓對他們的長官主降嗤之以鼻,趁令狐潮出城迎接叛軍,這群百姓直接將城門鎖死,誓與雍丘共存亡。但是,雍丘縣群龍無首,雍丘百姓也不能組織起有力抗擊,所以,城中有識之士派人邀請張巡為他們守城。
天寶十五載(756)二月,張巡帶兵接管了雍丘縣,與之一同前來的,還有單父(今山東單縣)縣尉賈賁所部一千餘人。為了提振士氣,他們先拿令狐潮的家屬祭旗,旋即加緊修築防禦工事。而令狐潮在叛軍的支持下實力大增,張巡、賈賁到任雍丘僅一個月,令狐潮便夥同叛軍大將李懷仙、楊朝宗等率四萬大軍來攻,並聲稱要踏平雍丘,活捉張巡。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賈賁不願做「縮頭烏龜」,憑一股忠勇之氣出城禦敵,不幸全軍覆沒。賈賁之死令雍丘、真源守軍一陣恐慌,但張巡並未自亂陣腳。他分析,令狐潮曾主政過雍丘,必知城防弱點,而敵軍精銳,必有輕我之心,要想憑藉真源、雍丘兩縣有限的兵力取得勝利,必須化被動為主動。
張巡決定發動一次奇襲。
他親自挑選一千名精銳,分成五隊,每隊兩百人。這些人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儘量衝散叛軍的陣腳,無需顧及殺敵多少,更不用搶奪輜重糧食,只需要讓敵軍看清楚我子弟兵的威猛,逼其後撤即可。這次奇襲無疑是奏效的。趁着叛軍埋鍋造飯的時機,真源、雍丘子弟兵殺至,敵軍頃刻間陣腳大亂。數萬大軍根本顧不上吃飯,也來不及抵抗,便伴隨一股莫名的頹勢潰退戰場。
此後,張巡與令狐潮間又爆發了大小三百餘戰。令狐潮屢戰屢敗,其手下叛軍銳氣盡失,不得不主動後撤。
儘管張巡憑藉區區數千士兵扛住了令狐潮數萬大軍的衝擊,但伴隨着東都洛陽的陷落,封常青、高仙芝等宿將為唐玄宗冤殺,唐、燕對峙的形勢註定進一步惡化。
就在張巡、賈賁入駐雍丘前夕,安祿山的大軍已拿下陳留郡(今河南開封)。這裏是唐朝河南節度使的駐地,也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亂爆發後,於內陸設置的第一個藩鎮,意義重大。按照最初的設計,河南節度使可統轄陳留、睢陽、譙等十三郡諸軍事。這意味着,河南節度使一旦缺位,不僅張巡在雍丘、真源一帶的抗擊得不到補助,唐帝國在河南最重要的軍事基礎也將土崩瓦解。
更為嚴峻的是,自秦漢以來,漕運關東(函谷關以東)便成為長安物資供給的重要模式。隋唐時代的漕運,多取「東南之粟」,也就是所謂的江淮租賦,這些錢糧在和平時代通常需要自江都(今江蘇揚州)運出,經長江、淮河、黃河等水路直抵洛陽,再由洛陽地區安排人手,「以車或馱陸運至陝」。可以說,「賦取所資,漕輓所出,軍國大計,仰於江淮」。為此,自隋煬帝以下的多位君主不惜頂着亡國的風險,開挖大運河,以保障江淮漕運暢通。
▲大運河地圖:藍色為隋唐大運河,紅色為京杭大運河。圖源:錦繡人文地理
連通隋唐大運河的通濟渠,正好穿過雍丘、寧陵(今河南寧陵)、睢陽(今河南商丘)等地,直下江淮。這就意味着守好雍、寧、睢三線,便能有效阻止安祿山叛軍染指江南。
江淮的重要性,安祿山當然曉得。為了斷絕唐朝中央的財政收入和糧餉,陳留郡陷落之日起,他就令手下大將李廷望為河南節度使,俾守陳留,同時派出楊朝宗、崔干佑等沿途收攏大軍,形成東略勢頭,剿滅抵抗勢力,以期在未來某個時間段,兵臨江南,徹底扭轉乾坤。
作為楊朝宗、李廷望的手下,令狐潮被新上司「寄予厚望」。他自知打不過張巡,便帶着士兵屯駐雍丘之北,並在那兒蓋了座「杞州城」日夜防範,切斷張巡義軍的糧草支援。
張巡雖然是個文官,但軍事思想十分超前。見令狐潮暫時放鬆了對雍丘、真源的攻勢,他便在城中大膽練兵。他的練兵方式與傳統將領不同,他從不要求各營主將無條件服從自己,反而允許他們最大限度發揮指揮員的創造性。無論哪一級別的將領,在張巡眼中,都有權根據現狀自行調整作戰方案,臨機處斷一切突發事件。
對於張巡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練兵方式,唐軍內部難免產生質疑之聲。對此,張巡解釋道:「今胡人務馳突,雲合鳥散,變態百出,故吾止使兵識將意,將識士情,上下相習,人自為戰爾。」化整為零,靈活多變,或許正是張巡抵抗叛軍這麼久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秘訣。
不過,令狐潮發動的消耗戰,着實是張巡鎮守雍丘以來遭遇的最大挑戰。
雍丘地小人寡,城內物資儲備極其有限。作戰日久,唐軍的箭矢早就十袋九空,為此,擅長夜襲的張巡又想到了一計奇招。他命人扎制一批稻草人,為它們穿上夜行服,由士兵用繩索套牢,從城牆上放出城外,製造夜襲叛軍的假象。
守夜的叛軍遠遠看到唐軍出城「偷襲」,於是無數冷箭嗖嗖作響,而張巡等守城官兵則在城上靜等稻草人載箭而歸。就這樣,幾天下來,唐軍成功得箭數十萬支。後來,有個叫羅貫中的文人讀到張巡「稻草人借箭」的經典戰例,遂改編進《三國演義》中,成了諸葛亮神機妙算的事跡之一。
▲《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是張巡草人借箭+孫權乘船遇箭。圖源:網絡
當然,借箭並不是張巡的唯一目的。兩軍對峙日久,雙方的消耗都極大。叛軍後方除了將軍械物資運抵前線外,也會定期為令狐潮等人運糧。張巡得知這一消息,當即決定採取聲東擊西之計——他自己率小股部隊夜襲,佯攻令狐潮,引對方出營,之後再由親信率領大部隊偷襲叛軍的糧草輜重。等令狐潮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後,滿載而歸的張巡將計就計,派出五百人的敢死隊偽裝成稻草人模樣,突襲敵營。這下把令狐潮徹底整不會了,史載「潮軍大亂,焚壘而遁,追奔十餘里」。
雖然張巡如此可怕,但令狐潮知道,兩軍打消耗戰,精髓全在一個「熬」字,只要堅持下去,沒有打不贏的仗。與張巡相比,令狐潮的優勢恰恰就是兵多將廣、後援有力。
眼見令狐潮圍而不走,張巡便主動提出棄城,希望對方給自己及身後的將士們留條活路。考慮到一時半會打不贏張巡,令狐潮便秉着相安無事的心理,命自己的軍隊後撤三十里,打算等張巡跑路後,自己再接管雍丘,也不失為大功一件。怎料,令狐潮大軍一撤出「杞州城」,張巡就派人拆了敵軍的城樓,「撤屋發木而還為備」,扛着木頭又回雍丘準備下一輪軍事戰鬥了。
就這樣,張巡前後堅守雍丘長達一年,令狐潮始終拿他沒辦法。
在張巡的感染下,其手下也湧現出一大批悍不畏死的護唐猛將。其中,人送外號「木頭將軍」的雷萬春,最是令人嘆服。
一次,令狐潮率軍來攻雍丘,雷萬春正在城頭督戰。令狐潮命令手下士兵萬箭齊發,雷萬春來不及躲閃,面門上狠狠地挨了六箭,但他巋然不動,搞得令狐潮滿腹狐疑,以為張巡又安排了個木頭人來騙他。叫來探子一打聽,才知道那不是木頭人,是守將雷萬春。令狐潮大驚,在城下對張巡喊道:「向見雷將軍,方知足下軍令矣,然其如天道何!」
張巡高聲回答:「君未識人倫,焉知天道?」你這種亂臣賊子,不配談論天道。
然而,無論張巡在雍丘如何努力佈局,依然不得不面對唐軍大部隊兵敗如山倒的大勢。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潼關、長安接連失守,叛軍長驅直入,唐玄宗倉皇西逃,天下軍事格局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叛軍大量湧入河洛、關中,魯郡(今山東兗州)、東平(今山東東平西北)、濟陰(今山東定陶西南)相繼失守,原奉命駐守潁川(今河南許昌)的山南節度使魯炅,也因叛軍的圍攻而退守南陽(今河南鄧州),雍丘一下子成了四面受敵的孤城。
為了不影響屏維江淮的戰略,張巡決定退出雍丘,撤往寧陵固守。讓他倍感欣慰的是,在茫然無助的河南,居然還有一位文官與自己英雄所見略同。這就是睢陽太守許遠。
▲許遠畫像。圖源:網絡
許遠認為,大敵當前,寧陵雖然只是睢陽郡下的一個縣,但睢陽主城與寧陵相距不過四十里。一旦寧陵失守,自己鎮守的睢陽勢必保不住,所以他不能坐視寧陵陷落。
張巡、許遠的兵馬合於寧陵一處,自然逃不過叛軍楊朝宗、令狐潮等人的眼線。趁許、張二軍陣腳未穩,叛軍發動突襲,與寧陵守軍激戰了整整一個晝夜,卻收穫了另一場敗仗。張、許兩軍殺敵萬人,「流屍塞汴而下,賊收兵夜遁」。
此時,唐玄宗頒佈了一道《命三王制》,令三王輔佐太子李亨平定天下。隨後,唐玄宗的遠房堂弟、嗣虢王李巨被任命為新的河南節度使,負責總領包括張巡、許遠的睢陽、寧陵兵在內的河南十三郡軍事,以及嶺南節度使何履光、黔中節度使趙國珍、南陽節度使魯炅的三鎮大部隊。李巨「善騎射,有謀略」,一上任就幫南陽節度使魯炅解了圍。鑑於張巡在真源、雍丘、寧陵一帶抗擊叛軍的突出表現,這位王爺也口銜天憲,晉封張巡為河南節度副使,給予他更大的權力。
但,戰爭之所耗,從來只在錢糧。張巡不忍看將士們餓着肚子打仗,便借着給將士們請功的由頭,讓李巨再調撥點糧餉。而李巨完全曲解了張巡的意思,僅派人送去了三十張折衝都尉與果毅都尉的委任狀,對於打仗所需的錢、糧一分不給,氣得張巡破口大罵:「宗社尚危,圍陵孤外,渠可吝賞與貲?」
事實上,這並不能完全歸咎於李巨的虛偽與吝嗇。
如果將歷史的視野擴大,唐玄宗《命三王制》的發佈造成了太子與三王互相鉗制的權力矛盾。為了儘快登基,太子李亨自然不支持唐玄宗的宗室共守江山策略。而唐玄宗西逃不到兩個月,李亨便在杜鴻漸等一批大臣的擁戴下稱帝,這也導致玄、肅二宗在抗擊安史之亂上出現意見分歧的時機提前了。
恰在此時,原北海太守賀蘭進明趕到靈武向唐肅宗李亨述職。唐肅宗便交待宰相房琯,讓賀蘭進明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出任南海太守兼嶺南節度使。結果,這位此前長年在唐玄宗身邊伺候的房宰相,宣旨時給賀蘭進明的職位稍稍動了手腳。
偏偏賀蘭進明是個極有政治頭腦的官員,在面見唐肅宗拜謝時「反咬」了房琯一口,說:「晉用王衍為三公,祖尚浮虛,致中原板蕩。今房琯專為迂闊大言以立虛名,所引用皆浮華之黨,真王衍之比也。陛下用為宰相,恐非社稷之福。」
賀蘭進明不僅在唐肅宗面前獲得了表忠的機會,更趁機離間了唐肅宗對房琯的信任。這樣做的結果,便是讓其很快得到了一份新工作:河南節度使。
而賀蘭進明的走馬上任,也意味着在張巡擔任河南節度副使的那段時間裏,他的頭頂上出現了兩個地位、權力皆相等的上司,他們各自為新、老皇帝代言,彼此做着互相拆台的勾當。
賀蘭進明的到來,也並非對河南戰局毫無益處。至少在他被任命為河南節度使期間,靈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馬使許叔冀已奉命率麾下精銳奔彭城、譙郡防禦。可是,這些人皆不管張巡、許遠的死活。因為他們發現,以此二人為代表的英雄們,只將注意力放在平叛事務上,不管玄、肅二帝有多大的矛盾,二人從不站隊支持。
眼見唐軍已經做好了反攻的準備,叛軍更是急於拿下江淮之地。於是,在安慶緒弒父奪權後,叛軍派出大將尹子奇統兵13萬,繞過寧陵,直撲睢陽。安慶緒之所以如此部署,正是看中了張巡、許遠的孤立無援以及睢陽的地理優勢。與雍丘、寧陵相比,睢陽城不僅控江淮之便,更是唐朝宋州治所,東連嗣虢王李巨的彭城駐地,「形勝聯絡,足以保障東南,襟喉關陝」。
當張巡、許遠發現尹子奇的真實目的後,他們只能像此前保衛寧陵那樣,快速合兵睢陽,誓死抵抗。
這時,經歷多次大戰,張巡、許遠的部隊加起來剩下不足七千人。而尹子奇組織起來的13萬部隊,除了叛軍中最精銳的幽州兵外,還有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無論從人數還是裝備上看,二者實力懸殊。
睢陽保衛戰註定是一場惡戰!
面對近乎二十倍於己的敵人,張巡卻毫不畏懼。史載,兩軍接戰,「(張)巡勵士固守,日中二十戰,氣不衰」。與鎮守雍丘、寧陵時類似,他將打持久戰的思想,融入睢陽保衛戰中,不時趁着敵人防備空虛,搞搞突襲,賺賺裝備。
從「擒賊先擒王」的角度出發,張巡也想在陣前射殺尹子奇,於是心生一計。他令人在城樓上以秸稈為箭,射擊叛軍將領,撿到秸稈箭的叛軍將領大喜過望,以為睢陽箭矢用盡,急忙跑去報告尹子奇。就這樣,尹子奇的位置暴露了,隨即被張巡的麾下大將南霽雲射穿左眼,敗下陣來。
看着張巡如有神助般保住了睢陽,許遠說:「遠懦,不習兵,公智勇兼濟,遠請為公守,請公為遠戰。」從此二人達成默契,許遠僅負責後勤,而張巡全盤主管軍事。
大約半年後,尹子奇捲土重來。這時,張巡他們出現了糧食短缺問題。
此前,李巨為對抗賀蘭進明,「盡將部曲而行」,致使其麾下部隊糧食消耗過快,於是操蛋的一幕出現了——李巨竟然以河南節度使的名義向張巡征糧。睢陽原為抗敵準備的存糧,就這樣被上級調走了一半。
張巡守衛睢陽期間,戰事密集程度遠超從前,就像他在給唐肅宗的奏報中所寫的那樣:「臣被圍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餘戰」,這個數字即便不十分精確,但依舊能看出守城士兵體力消耗之大,糧食自然也吃得快。為了保證睢陽能繼續堅守下去,張巡只好吩咐南霽雲去找賀蘭進明搬救兵;同時在城中施行糧食定量分配製度,規定一線將士每人每天最多可食用一合米(一升為十合),吃不飽就只能拿木皮、紙張、茶葉煮了吃。
南霽雲隨即出城,一路疾馳至賀蘭進明駐紮的臨淮(今江蘇泗洪東南),向其稟報睢陽的慘況。沒想到,賀蘭進明卻絲毫沒有大局意識,他告訴南霽雲,睢陽遲早陷落,將軍有大把前途,何必守在那裏送死?
南霽雲憤怒不已,拔出佩刀自斷中指,並放言:待叛軍平定後,必殺賀蘭進明。
另一邊,叛軍得知睢陽城內缺糧、士卒大飢後,便架雲梯,以鈎車、木馬攻城。即便在如此困境下,張巡依然扛住了尹子奇的攻勢。強攻不下的尹子奇,這時突然想起了置「杞州城」圍雍丘的經驗,當即決定「穿壕立柵以守」,跟張巡玩起了消耗戰。
形勢對張巡越來越不利。
遲遲得不到補給的睢陽士兵,有的漸漸餓死。活着的將士也大多氣若遊絲,完全沒了往日的戰鬥力。張巡只好指揮將士「羅雀掘鼠,煮鎧弩以食」。但隨着糧食越來越緊張,張巡不得已做出了一個驚天的舉動。
史載,他將自己的愛妾帶出來,對將士們說:「諸君經年乏食,而忠義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眾,寧惜一妾而坐視士飢?」說完,當眾殺了這個小妾,給睢陽將士充當軍糧。對此,守城將士聲淚俱下,不忍食之。張巡「強令食之」,這群可憐的將士才照辦。
▲城破前,張巡忍痛殺妾饗三軍。圖源:網絡
有了張巡殺妾的先例,許遠也將自家的僮僕拉到軍前,殺了供士卒充飢。
再後來,看着守城將士為睢陽日夜奮戰,許多百姓自發加入了「供糧」行列,史載,「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余才四百人」。古代戰爭,圍城、屠城並不少見,但像睢陽之戰這樣,百姓奉獻自我、為守城將士充軍糧的,十分罕見。
既然戰況如此慘烈,張巡為何至死不降不撤?
其實,在生與死的折磨中,睢陽城內也曾出現過一種突圍東奔的聲音。但張巡的觀點是:「睢陽,江淮之保障,若棄之去,賊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且我眾飢羸,走必不達。」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首先,他認為,放棄了睢陽,江淮必定不保,而江淮不保,天下更加岌岌可危,到時會死更多人。其次,退一萬步而言,若放棄睢陽,以將士病餓羸弱的狀態強行突圍,勢必會造成更大的傷亡。城外尹子奇大軍虎視眈眈,我軍出城無險可守,其結局也必然是死亡。既然終究要一死,何不盡忠到底,做個響噹噹的英雄呢?
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了!
至德二載(757)十月,尹子奇再度集結大軍攻城。此時的睢陽城,內無兵可戰,外無兵來援。
對於這樣的結局,張巡似乎早已坦然接受。在睢陽城即將陷落之際,他跪在地上,朝西方磕了三個響頭,大呼道:「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無以報陛下,死當為厲鬼以殺賊!」
城陷,張巡、許遠、雷萬春、南霽雲等三十六將皆被俘虜。
直面張巡,尹子奇多少有點膽顫。他問張巡,聽聞你每次迎戰都咬牙切齒,以致牙齒全都咬斷了,何以至此?
張巡答道:「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耳。」
尹子奇不信,用刀撬開張巡的嘴,發現真的只剩下三四顆完整的牙齒。
尹子奇不禁為張巡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想對其勸降,但張巡始終對叛軍破口大罵。最終,勸降不成的尹子奇勃然大怒,將其殺害。與張巡一同赴難的,還有雷萬春、南霽雲等諸位守城英雄。而許遠,因為是睢陽太守,尹子奇不敢擅自殺之,將其交給安慶緒處置。但很快,在安慶緒下令撤出洛陽前,許遠也因不屈而壯烈殉國。
可悲的是,就在睢陽城破三天後,張巡生前望穿秋水的援軍終於來了。
原來,在張巡死守睢陽期間,唐肅宗為了進一步統籌東南諸道兵力,派出身邊的宰相張鎬替代賀蘭進明。張鎬是位識大體、「廓落有大志」的官員,聽聞張巡告急多時,他曾第一時間命濠州刺史閭丘曉率部增援。奈何,閭丘曉「素愎戾」,對才華高於自己的張巡、許遠以及先前死於其手的詩人王昌齡皆嫉妒不已。他接到命令後,故意拖延時間,致使張巡失救、睢陽失守。
儘管張鎬後來杖殺閭丘曉為張巡報了仇,唐肅宗也聽從李翰等人的建議給予睢陽守城將士應有的表彰,但彼時天下的輿論卻似乎還不願正視張巡等人的付出。唐朝人為張巡帶頭吃人之事,一度陷入了歷史文明的困境中。
隨着長安、洛陽的收復,至德二載(757)十二月,安史之亂暫告一段落,唐肅宗特命嘉獎有功之臣。大唐吏部明確了將士們的功勞後,又加班加點開列出一長串為國捐軀的烈士名單:顏杲卿、張介然、許遠、南霽雲、雷萬春、袁履謙……對於這些應該表彰的忠烈,唐肅宗及在朝的文武百官均無爭議。唯獨對名單上凸顯的一個名字,眾人卻意見不一。此人正是不久前因死守睢陽而遇害的御史中丞張巡。
正如《新唐書》記載,當時人或謂:「(張)巡始守睢陽,眾六萬,既糧盡,不持滿按隊出再生之路,與夫食人,寧若全人?」部分官員認為,張巡在守睢陽期間造成「人相食」的悲慘局面,實乃歷史的罪人。而另一部分官員,如張澹、李紓、董南史、張建封、李翰等則認為張巡功勞莫大,「天下不亡,其功也」。
作為張巡生前的摯友,翰林學士李翰稱,張巡食人實屬無奈,皆因睢陽「救不至而食盡,食既盡而及人,乖其素志」。更何況,張巡還有「守一城,捍天下」之功,不應被埋沒。
最終,基於張巡立功的表現,唐肅宗追贈其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並授其子官職。
誠然,帶頭吃人,無論出於何種高尚的目的,在一個文明的社會裏都是無法容忍的野蠻行徑,可張巡之罪,不也是當時睢陽城全體軍民的共同選擇嗎?正如明朝人李贄在《史綱評要》中所言:「(張巡)不依古法,人自為戰,雖古大將不能過也。人知必死,莫有叛者,號令如此嚴明,足矣。何必如吳、白輩下毒手乎?勿以成敗論英雄可也。」
張巡被殺五百年後,文天祥在《正氣歌》裏寫了這樣一句:「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緊接着張睢陽的,是顏常山——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這又是一個滿門忠烈的故事。
安史之亂爆發時,顏杲卿擔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其堂弟顏真卿任平原(今山東德州)太守。顏真卿到任後,已經預知安祿山準備謀反,於是一邊派部將李平馳奏朝廷,一邊嚴令全城將士厲兵秣馬,並招撫豪強大族,共商抵禦叛軍的計謀。叛亂爆發後,顏真卿派遣使者告訴顏杲卿,共同商議組織義軍,分兵牽制叛軍,阻斷其歸路,以減緩叛軍西進的步伐。
於是,顏氏兄弟二人互為掎角之勢,堅決抗擊叛軍。附近十七郡受感召而響應,顏真卿被推為盟主,合兵20萬,有效地牽制了叛軍西進的進程。當時,安祿山正率軍西行,聽聞河北有變,立即命史思明、尹子奇回師攻打。天寶十五載(756)正月,面對史思明的圍攻,顏杲卿拼死防守常山郡,終因寡不敵眾,求救未果而被俘,常山郡陷落。
▲顏杲卿畫像。圖源:網絡
顏杲卿被押送到洛陽見安祿山。
安祿山訓斥道,你是我一手提拔為代理常山太守的,為什麼要背叛我?
顏杲卿答,顏氏家族世代為唐朝大臣,信守忠義,即使得你奏請署官,難道就應該跟着你反叛朝廷嗎?
被激怒的安祿山命人將顏杲卿綁在橋柱上,從腳上開始肢解。整個過程中,顏杲卿忍着劇痛,卻仍罵不絕口。於是,行刑者鈎斷了他的舌頭,看你還能罵嗎?
最終,顏杲卿在含糊不清的罵聲中遇害。他的兒子顏季明以及部下袁履謙等人也在此前後遇害。
另一邊,隨着常山郡的陷落和顏杲卿的罹難,原先起義的各郡又紛紛被叛軍佔領,只剩下平原郡、博平郡、清河郡等還在防守。此前,為了爭取更多抗擊安祿山叛軍的力量,顏真卿不惜將自己年僅10歲的獨子,送去給平盧將領劉正臣當人質,以堅定後者起義的決心。但此刻,人心惶惶,難以振奮起來,顏真卿只能於至德元載(756)十月放棄了平原郡,渡過黃河,到鳳翔拜見唐肅宗李亨。李亨任命他為憲部尚書,後又調任御史大夫。
在這場抵抗叛軍的起義中,顏家死於國難者三十餘人。直到乾元元年(758),顏真卿才派侄子顏泉明前去收殮親人遺骸,歸葬家鄉,結果僅尋到堂兄顏杲卿的一隻腳,以及侄子顏季明的頭骨。
同年九月初三日,50歲的顏真卿端坐書案前,盡力平復自己的心情,開始為侄子顏季明寫祭文。
在這篇流傳後世的《祭侄文稿》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顏真卿的情緒波動。字距和行距一點點變化,中間又有多次塗改,以及不時出現的枯筆,讓人相信顏真卿此時又想起了侄子殉難時的慘況。「父陷子死,巢傾卵覆」,這是整篇祭文中最讓顏真卿痛心的幾個字,他用了最深的筆墨,仍無法一次寫好,只好再次塗改。寫到最後,痛苦的回憶幾乎擊垮了他。涕泗縱橫,椎心泣血。
▲顏真卿《祭侄文稿》局部。圖源:網絡
因為抗擊安祿山叛軍,顏真卿一夜成名,但並不意味着他下半生仕途順遂。相反,他的耿直清廉與世格格不入,所以一生橫遭六忌,謫遷五次。
從楊國忠、李輔國、元載、楊炎到盧杞,每一任權相都對他恨之入骨。皇帝在戰亂平息的時候,也不喜歡他這樣的忠臣。
唐朝軍隊收復長安後,唐肅宗李亨急於回京。顏真卿上表說,且慢,皇上應該築壇於曠野,東向哭三日,然後才能回宮。此舉是為了以儀式感來讓皇帝吸取內亂的歷史教訓,但這提議顯然讓李亨很難堪。回京不久,李亨在大封功臣的同時,把顏真卿貶得遠遠的。
此後,顏真卿的仕途起落,基本上都是類似事件的反覆重演。表面上,是直言耿介、不愛站隊的顏真卿與當朝歷任權相合不來,因而遭到後者的構陷而仕途蹉跎;實際上,在皇權無遠弗屆的地方,最終能讓顏真卿起起落落的那個人,從來不會親自出面。
只有當戰亂再起之時,忠臣才會被重新惦記。
這已經是唐德宗李适即位的第四年,建中四年(783),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宰相盧杞建議說,顏真卿聲望卓著,讓他帶着諭旨到李希烈軍中宣撫,一定能不戰而平息叛亂。
▲顏真卿畫像。圖源:網絡
當時顏真卿已75歲高齡,朝廷中人聽到這個餿主意均大驚失色,對盧杞欲假公濟私置顏真卿於死地的小算盤心知肚明。在此之前,盧杞專權蠻橫,想把顏真卿從朝廷趕出去,顏真卿知道後曾找盧杞質問:「我常年被人排擠,現在年老體弱,要靠你庇護。當年你父親被叛軍所害,首級送到平原郡,我不敢用衣服去擦拭他臉上的血,是用舌頭舔乾淨的。如今,你竟然容不下我了嗎?」史載盧杞聽後慚愧下拜,但內心更恨顏真卿。現在,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名正言順報復顏真卿的機會。
但就是這樣一個明擺着搞人身報復的建議,唐德宗竟然同意了。
原因如我前面所說,和平年代皇帝不會容忍一個四朝老臣在自己身邊指指點點。顏真卿一生堅守正義,最終被皇帝推入火坑也在意料之中。
唐德宗同意將顏真卿送往李希烈軍中,恰恰擊中了顏真卿的「軟肋」——若是別人,明知此行兇多吉少,必定會以各種理由推脫不去,但他是忠臣,一生以忠義節烈自勵,就算是死,也會慷慨前行。
抵達李希烈軍中後,李希烈對顏真卿進行各種威逼利誘,許以宰相之位,要其支持自己的造反大業,結果被顏真卿破口大罵。一年後,李希烈命人將顏真卿縊殺。
又過了兩年,李希烈死了,顏真卿的遺體被運回長安。唐德宗發現,死去的顏真卿對自己更有價值。史載,唐德宗悲痛不已,廢朝五日,並親頒詔文,追念顏真卿的一生,說他「才優匡國,忠至滅身,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拘脅累歲,死而不撓,稽其盛節,實謂猶生」。極盡一切溢美之辭,去讚賞一個死去的忠臣。
顏真卿得到最高諡號:文忠。
唐德宗其實並不在乎一個老臣的橫死,他帶有表演性質的悲痛,以及授予逝者的所有哀榮,通通都是做給活着的人看的:你們都來做忠臣吧,朝廷不會虧待你們的。
如果說安史之亂是一場牌局,那麼,朝廷打到最後其實只剩一張底牌——郭子儀、李光弼的朔方軍。
當哥舒翰的河西、隴右主力在靈寶之戰中潰亡後,朝廷可以依賴四方出戰的,便只有朔方軍了。但也因為朔方軍從一開始就不被信任,導致從郭子儀開始其歷任主帥均被猜疑,難得善終。
當然,朝廷眼下最要緊的是將朔方軍當作中央軍隊四處驅使,由郭子儀、李光弼在河東、河北開闢出一片戰場。
放眼整個安史之亂,那些中興名將,除了郭子儀,基本都是蕃將出身。李光弼也是蕃將出身。他的父親李楷洛是一名入朝蕃將,於武周久視元年(700)以契丹酋帥的身份,率所部700騎向武則天投降。有意思的是,李楷洛一族入朝時,自報家門為漢將李陵之後。
漢武帝時,名將李廣之孫李陵率領一支軍隊跟着外戚李廣利去打匈奴,結果,李陵在半路上遇到匈奴單于的主力。勢單力薄的李陵戰鬥到最後一刻,才無奈向匈奴投降。之後,漢武帝以為李陵有罪,將李陵在長安的家人族誅。李陵從此孤身留在大漠之中,自漢至唐,幾百年間,草原上已經換了好幾撥霸主,誰也說不準,李陵是否還有後代生活於此。對此,學者馬馳認為,由於不可考,李楷洛「自謂李陵為其遠祖,並不足信」,當時李唐自稱根在隴西,所以有些內附的少數民族假託出自同宗的李陵之後,這表明了蕃人對主體民族和統治集團的攀附心理,體現出唐朝強大的內聚力。
李楷洛歸順唐朝後,可謂召之即來、來之能戰,跟着唐軍打了不少仗。在此期間,他的四個兒子先後出生了,李光弼是其第四子。
▲李光弼畫像。圖源:網絡
自古以來,軍人皆以馬革裹屍為榮耀。李楷洛66歲那年,吐蕃派兵入寇河源(今青海西寧),唐朝命老當益壯的李楷洛率領一支精騎作為奇兵參戰。史載,在李楷洛的奇襲下,「驚寇四潰,重圍自解」。然而,李楷洛也病逝於班師途中。這一年是天寶元年(742),35歲的李光弼失去了他的父親,卻在不久後遇到其軍旅生涯的貴人王忠嗣。
李光弼雖然是契丹人,但從小生長於京兆萬年縣。他的母親是一個出身官僚家庭的才女,被譽為「才淑冠族」,相當了得。故此,李光弼從小受漢文化的薰陶,除了跟父親學習契丹人擅長的騎射外,便是讀《漢書》《左氏春秋》。李楷洛去世後,李光弼像漢人一樣為父親守喪,丁憂期間堅持禁慾,一次都沒有進過妻子的居室,史家認為這是超乎常人的表現,專門記載下來。可見,這是一個漢化程度較高的蕃將之家。
從年少從戎起,李光弼便為唐朝效忠。到朔方節度使王忠嗣麾下後,李光弼得到上司的高度評價,並作為其愛將,參與討伐後突厥殘部的戰爭,積累了不少邊功。王忠嗣下獄後,又過了幾年,昭武九姓出身的安思順得到李林甫推薦,成為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知道李光弼是個人才,想要跟李光弼結為親家,並上書朝廷,請求提拔李光弼為朔方節度副使。但李光弼不僅拒絕這樁婚事,還辭掉了軍職。當時休假養病的老同事哥舒翰得知此事,幫李光弼上奏唐玄宗,使其得以回到長安。
從這件事情來看,李光弼是一個有原則的人。老上司王忠嗣被李林甫誣告而貶死,新上司安思順是李林甫舉薦的人,李光弼出於道義,當然不會同意跟他們站隊,只好稱疾辭官,遠離是非。
回京後,李光弼整天宅在家,好一陣子杜絕人事,直到安史之亂爆發才重返朔方軍。
在郭子儀的推薦下,李光弼復出後不久便被拜為河東節度使。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人事安排。
儘管郭、李並稱為中興名將,但二人在朔方任職時卻形同陌路。安思順當節度使時,郭、李在軍中「雖同盤飲食,常睇相視,不交一言」。這依然與王忠嗣案有關。李光弼是王忠嗣一手提拔的下屬,所以對調任過來的新上司安思順不會有什麼好感,而郭子儀與安思順的關係非同一般,郭、李二人屬於不同派系,當然不會有太多交集。
另外,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治軍之法也截然不同。李光弼為人雷厲風行,軍規甚嚴,「軍中指顧,諸將不敢仰視」,手下將士對他更多是敬重,而不是敬愛。郭子儀卻以「事上誠,御下恕」聞名,對上能討領導的歡心,對下也能寬以待人,所以部下都對他感恩戴德。
相比之下,郭子儀更懂人情世故,而李光弼不太注重人際關係。後來,同樣是統領朔方軍,諸將卻「承子儀之寬,懼光弼之令」。二人的不同結局,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註定。
總之,為了平定安史之亂,郭子儀和李光弼盡釋前嫌,並肩作戰。
唐肅宗李亨即位後,郭子儀和李光弼趕赴靈武面聖,之後組織軍隊東征,抗擊安史叛軍。到了至德二載(757),除了收復兩京(長安、洛陽)外,唐軍還攻下了河南、河東的大量失地。
乾元元年(758),為了進剿弒父自立的安慶緒,唐肅宗任命李光弼、郭子儀等九鎮節度使出征,雙方在鄴城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攻防戰。這一次,唐肅宗為了避免將帥權力過重,沒有任命元帥,導致各路唐軍群龍無首,號令不一。同時,唐肅宗還任命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對諸將形成掣肘。
當李光弼提出分割叛軍並牽制其主力的戰略方案時,魚朝恩表示否決。於是,本該一鼓作氣剿滅安慶緒的唐軍陷入「城久不下」「上下解體」的尷尬局面,被安慶緒耗得筋疲力盡,史思明派來支援安慶緒的軍隊乘機對唐軍發起了進攻。最終,佔據兵力優勢的唐軍竟然遭遇大潰敗,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禮兩名將領「整勒部伍,全軍以歸」。事後,魚朝恩將鄴城之敗的責任推給郭子儀,導致後者被暫時免除兵權,李光弼只能收拾殘兵,獨自支撐起危局。
乾元二年(759),殺安慶緒自立的史思明分兵四路渡過黃河,會師於汴州(今河南開封),隨後乘勝西進。面對史思明大舉進犯,李光弼與東京留守韋陟意見相左。
韋陟還是按照三年前的老套路,主張退守潼關,據險以待之。
李光弼說:「這符合兵家常勢,但非用奇之策。」他接着說,兩軍實力相當,如果白白讓給對方500里地,那麼他們會更加囂張,不如移軍河陽(在河南孟州西)與史思明軍決戰,勝即擒之,敗則自守,表裏相應,使賊兵不敢西侵,這就叫「猿臂之勢」。
聽完李光弼和韋陟的爭論後,有人表示反對,說洛陽是帝宅,你李光弼憑什麼不守?
李光弼反駁道:「如果留在洛陽,周邊的汜水、崿嶺、龍門都要佈防,能守住嗎?」
於是,在李光弼的指揮下,全軍帶着軍械、糧草退往河陽,等待史思明20萬大軍到來。李光弼軍事生涯中的經典戰役——河陽之戰即將拉開序幕。
九月,史思明攻入洛陽,但這裏早已是一座空城,一無所獲,要再下一城,只能攻打河陽。見史思明來到河陽城下,李光弼在城上對其大聲喊話:「我家三代人無葬地,我必以死報國,你是逆賊,我是王臣,勢不兩立,我若不死於你手,你必死於我手!」
作戰時,李光弼把短刀藏於靴子中,以一如往常的嚴肅口吻對手下諸將說:「戰爭,是危險的事。我朝的三公重臣,不可死於賊手,萬一形勢不利,諸君戰死於陣前,我自刎於此,不會令諸君獨死!」在李光弼決死之志的激勵下,唐軍將士氣勢如虹,尤其是李光弼麾下的蕃將,在這場戰役中表現亮眼。
一開戰,史思明派驍將劉龍仙為先鋒,到城下罵戰,只見劉龍仙一腳踩着馬鬃,對李光弼肆意謾罵。第一戰關乎全軍士氣,李光弼亦十分重視,於是問部下有誰可以出戰?
鐵勒族出身的朔方節度副使僕固懷恩請戰,但李光弼考慮到僕固懷恩是一員大將,不適合幹這種粗活,就沒有答應。
接着,左右推薦裨將白孝德前往。白孝德是安西胡人出身、龜茲王室之後,「驍悍有膽力」,善使雙矛。
李光弼問白孝德,你需要帶多少兵馬?
白孝德說:「請挺身取之。」表示要單身出戰。
李光弼十分欣賞他的勇氣,但還是堅持問他需要多少兵馬。
白孝德只得說,願選五十精騎作為後援,再請軍中擂鼓助陣。
白孝德出城後,還未到劉龍仙陣前,僕固懷恩就向李光弼祝賀:「可以克敵了!」李光弼表示不解,僕固懷恩接着說:「我看到白孝德攬轡的安閒之狀,就知道他穩了。」
果不其然,劉龍仙見白孝德一人前來,根本想不到對方是來交戰的,等到白孝德來到十步遠的地方時,劉龍仙才做迎戰準備。白孝德發話,說我只是代表李侍中(指李光弼)來致辭的,沒有其他目的。當劉龍仙放下警惕時,白孝德突然怒目而視,說:「賊將認識我嗎?」
劉龍仙正納悶,白孝德接着喝道:「我,白孝德也!」他可能是想讓劉龍仙知道自己是被誰殺的。
劉龍仙此時只能用怒吼來掩飾慌亂,說:「你是什麼豬狗!」
在城上鼓聲的助威下,白孝德揮舞手中雙矛上前,後續的50名騎兵此時也拍馬趕到。大意的劉龍仙還沒來得及拉弓拔箭,就急忙往附近的河堤奔逃。白孝德追上後,砍下其首級而還,唐軍士氣大振。
本是一介偏將的白孝德,從此一戰成名,後來一直做到了地方節度使和朝中重臣。
和此前的多場戰役一樣,蕃將在河陽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守河陽三城時,昭武九姓出身的李抱玉出奇制勝,功居第一;羊馬城拒敵時,羌族出身的荔非元禮率領敢死隊出戰,「奮擊破之」;守河陽北城的吐蕃人論惟貞是貞觀年間吐蕃大相祿(論)東贊的後裔,追隨李光弼多年……
李光弼本人也表現出了一流的軍事能力,除了棄洛陽而守河陽、形成「猿臂之勢」的戰略決策,還在作戰中鬥智鬥勇,屢次以奇策破敵。當時,史思明有良馬千餘匹,每日在城外河南岸洗馬。李光弼專門到營中挑選500匹母馬,集中在河北岸。等叛軍的馬來到岸邊,李光弼的母馬在北岸嘶鳴,吸引叛軍的良馬渡河。結果,叛軍的良馬被李光弼的部下一一抓獲。這就是有名的「美馬計」。
經過數次交鋒,河陽之戰以李光弼大獲全勝告終。史思明撤軍時,被嚇得「心悸氣素,煙火不舉者三日」。此役之後,官軍大振,李光弼轉守為攻,接連收復失地,直到次年的邙山之戰,才因為受宦官勢力和僕固懷恩干預,遭遇大敗。
邙山之戰中,朝廷派宦官魚朝恩來到李光弼軍中。魚朝恩知道皇帝急於求勝,不顧李光弼「賊鋒尚銳,未可輕進」的建議,反覆催促李光弼出戰,還拉攏與李光弼不和的僕固懷恩一起反對李光弼的決策。結果,唐軍在平原開闊地帶和擅長野戰的叛軍相遇,大敗而走。邙山之敗後,朝廷輕信宦官的妄言,將罪責全部歸於李光弼。由此,李光弼與朝廷的隔閡日漸加深。
寶應元年(762),剛即位的唐代宗以兒子李适為天下兵馬元帥,新任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為副元帥,對弒父自立的史朝義發起最後的總攻。李光弼派兵從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北上,與僕固懷恩等軍會合。史朝義潰敗後,僅帶數百騎逃走,最終眾叛親離,自縊而死,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
▲明人繪李光弼像。圖源:網絡
按照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績,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封臨淮王,賜以鐵券,繪像於凌煙閣。然而,危機也悄然而至。
由於宦官的中傷以及朝廷對朔方將領的不信任,使得戰功赫赫的李光弼始終處於危疑之地。當吐蕃入寇京畿、唐代宗逃往陝州之時,李光弼懼怕程元振、魚朝恩的加害,選擇了擁兵徐州,不肯勤王。吐蕃兵退後,李光弼不顧唐代宗的旨意,拒不就任東都留守。他以為這樣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卻逐漸失去了威望,就連原先追隨他的諸將也在私下議論。沒有人知道,這樣一位擁兵自重的大將,是不是要做第二個安祿山。
李光弼遭到來自朝中和身邊的無端猜疑,抑鬱成疾,廣德二年(764)病逝於徐州,享年57歲。部將護送其靈柩回到京師。
儘管朝廷為李光弼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但李光弼晚年的境遇還是讓一些地方大將產生了警覺。更何況,李光弼不是唯一處境艱難的平叛功臣。在他之前,被稱為「來嚼鐵」的名將來瑱因為遭到宦官讒言陷害,死於貶官途中;在他之後,一家有46人死於國難的僕固懷恩也遭到猜忌,只能鋌而走險,起兵叛亂,被昔日的戰友郭子儀平定。
對此,歷史學家范文瀾認為,唐朝「對順從朝命的功臣,按照功績和威望的程度,給予輕重不等的猜忌……功臣們因此對朝廷有所顧慮,不肯輕易脫離兵權和防地」。如此一來,各地藩鎮更加圖謀割據。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諸多忠臣與功臣中,郭子儀可算是唯一獲得善終的。這倒不是因為皇帝對他格外開恩,而是因為郭子儀本人具備極高的情商,忍辱負重,甚至不惜自污,才得以在波詭雲譎的政治鬥爭中倖存下來。
史書說,安史之亂後,天下安危,繫於郭子儀一身達二十年。當其時,郭子儀「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實際上,成名後的郭子儀過得驚心動魄,時不時就被推到人生的懸崖邊。
▲郭子儀畫像。圖源:網絡
安史之亂爆發時,郭子儀已經年屆六十。但作為朔方軍的統帥,他一手平叛內亂,一手抵禦外侵,表現出極強的號召力和極高的軍事天賦。唐肅宗曾經對他感激涕零地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然而,功高震主,從來是為官為將的一大禁忌。當唐肅宗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郭子儀的功名與危機,就像硬幣的兩面,同時顯現。
至德二載(757),兩京收復在望,唐肅宗已經開始頭疼。讓他頭疼的,不是如何儘快平定安史之亂,而是如何安排朔方軍的兩名主將郭子儀和李光弼。他招來李泌,私下詢問:郭子儀、李光弼已為宰相,若克兩京,平四海,則無官以賞之,奈何?
李泌給他提出的對策是,不要用官位獎勵功臣,這樣將導致將帥權重、功高難制;等天下太平後,要用土地和爵位賞賜功臣,這樣他們會為自己和子孫而珍惜既得利益,不敢亂來。
這個建議,唐肅宗沒有聽進去。他反其道而行,在天下尚未太平之時,就開始防範那些為大唐續命的有功之臣:既然將帥權重難制,就不讓他們權重;既然功臣功高難賞,就不讓他們立下高功。
安史之亂打了八年,實際上與唐肅宗縱橫捭闔搞帝王之術,有很大的關係。對他而言,打贏戰爭什麼最重要?當然不是樹立戰將的權威,而是鞏固皇帝自己的權威。所以他一面利用戰將克敵,一面又隨時鉗制他們的戰功與權力。
鄴城之戰失利後,沒有統帥之權的郭子儀卻被迫負起統帥之責,遭到解職,閒置於京師。整整三年多,整個帝國戰火紛飛,他卻只能在長安看落日。即便朝廷對他有任用,也是用完就招回來,繼續看你的夕陽。
史書說,郭子儀被褫奪軍職,是遭魚朝恩妒忌,故而讒言構陷。但是,讒言竟然能發揮作用,說明皇帝相信嘛;而皇帝之所以相信,是因為他需要相信,或者巴不得相信。歷史上那些挑撥君臣關係的所謂讒言,說白了都是主子借小人之口說出來的心聲。
上文說了,平定安史之亂,戰功最大的並非郭子儀,而是李光弼。這是因為,鄴城之戰後,郭子儀基本就靠邊站了,有心殺賊,而無力上前線,自然無法累積更大的戰功。但也因此,郭子儀性命無虞,而高居第一戰將的李光弼,生命堪憂。
唐肅宗在位末期,郭子儀一度被重新起用。但他的命運,仍像廁紙一樣,用完就扔。唐代宗即位後,宦官程元振「忌嫉宿將,以子儀功高難制」,再進讒言,唆使代宗再次罷免郭子儀軍職,讓他「充肅宗山陵使」,去修老皇帝的陵墓。
▲唐肅宗李亨畫像。圖源:網絡
到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進逼長安之時,唐代宗沒辦法,找不到合適的將領,只好招郭子儀禦敵。郭子儀二話不說,帶兵出城。
對了,他此時手下部隊僅剩二十餘騎。這規模,跟現在一個大型小區的保安隊差不多。
在對付統兵將帥這方面,唐代宗比唐肅宗走得更遠。唐肅宗防範將帥權重,將他們調來調去,但還得給他們留後路,以備戰事需要之時,好讓他們再為大唐賣命。到唐代宗這裏,安史叛軍被收拾了,儼然「天下太平」,於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麼說吧,唐肅宗要他們的權,唐代宗要他們的命。
唐代宗即位後的兩年內,為大唐續命的功臣一個個「適時」地死去:來瑱先遭兵謀,後被賜死;僕固懷恩遭猜忌,被逼舉起反旗,很快病死;李光弼則在遭受猜忌後,憂懼而死……唯有郭子儀,好好活了下來。
因為他手裏沒兵權,只剩「二十餘騎」,皇帝沒拿他當回事。此時的郭子儀,不但保住一條老命,還為唐代宗所倚重,煥發第二春。
對於玩弄權術的皇帝而言,用人養人,從來都是殺一撥,留一撥。當中興的將帥都被誅除之後,總得有人出來收拾和鎮住局面。郭子儀是不二人選,他被留下來委以重任,一是無兵權,二是有能力。
有個時間節點,很值得玩味:唐代宗將女兒昇平公主,下嫁給郭子儀之子郭曖,是在永泰元年(765)。這一年,在安史之亂中崛起的功臣戰將,已經被收拾得七七八八了。很明顯,郭曖與昇平公主的婚姻,政治性非常強,是在唐皇室對郭子儀不得不倚重,又要加以防範的情況下促成的。這起政治婚姻,外人只看到郭家的風光,卻看不到老郭內心的焦慮。
唐代宗在強力打擊、肉體消滅其他功臣的同時,唯獨對郭子儀委以重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皇帝雖然無法真正信任郭子儀,但郭子儀的做事方式,至少看起來讓人覺得可以信任。不管何時何地,只要皇帝有調令,他馬上放下所有的事,立刻進京。當他遭到皇帝身邊的寵臣構陷之時,不管自己在幹嘛,哪怕對敵作戰進入關鍵時刻,他都會連夜趕到皇帝身邊,當面表忠心。
而且,郭子儀表忠心從不搞形式主義,一來就按住自己的命門往死里掐——主動要求朝廷解除自己的兵權。
從至德二載(757),聲名滿天下之後,他就不斷地要求辭掉、讓出自己的部分或全部官職。廣德二年(764),僕固懷恩被逼反,勾結吐蕃、回紇軍南下,唐代宗給郭子儀封了一堆官職,要他率兵抵禦。郭子儀說,招撫使這個職位,是抵禦叛軍的需要,我不敢辭讓;但太尉一職,我絕不能接受。他於是上表懇請辭去太尉一職,向皇帝表明心跡說,我早就想像范蠡一樣過逍遙自在的日子,但因為「寇讎在近,家國未安,臣子之心,不敢寧處」,才勉為其難擔當重任。實際上,我對權位,毫不眷戀。
唐代宗很感動,但沒有允准他的請求。郭子儀不放棄,再次上表辭讓。這下,唐代宗終於同意了。
郭子儀成功瓦解僕固懷恩與吐蕃、回紇聯軍,解除長安威脅後,唐代宗為了褒獎他的戰功,下詔任命他為尚書令。尚書令這個頭銜不得了,唐太宗李世民曾任過此職,以後這個頭銜就絕少授人。這可把郭子儀嚇壞了。他苦苦哀求,不肯就任。唐代宗則催促他儘快就任,說朝廷已經為他準備了盛大的就職儀式。
郭子儀打死都不上任,唐代宗沒辦法,收回成命,然後命令魚朝恩傳詔,賞賜給郭子儀六名美人、八名侍從,以及一批車服、帷帳、珍玩之具。這次,郭子儀愉快地接受了。
哪些可以要,哪些不能要,郭子儀心知肚明,拿捏得很清楚。權位是一種誘惑,不管皇帝是否真心實意要讓渡出去,郭子儀始終只認準一條紅線:這是皇帝對我的試探,是在「引蛇出洞」。
在這對君臣的深度交手中,唐代宗也不總是扮演被動試探的角色,有時候,他會主動去撩撥郭子儀,故意刺激他,看他的反應。
大曆十年(775),郭子儀擬任命一名屬官,報請審批,朝廷遲遲不批覆。他的部下很不高興,吐槽說,以令公這麼高的勛德,任命一個小官都受到百般掣肘,真不知道朝中宰相懂不懂做人?
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最終決定批不批的是皇帝唐代宗。只是不敢直接說皇帝,所以拿宰相出來說事兒。
郭子儀一聽,立馬站出來公開解釋說,你們都錯了!
怎麼個錯法?郭子儀說,軍閥們各霸一方,凡有所請,皇帝沒辦法,只好應承;我的請求未被批准,說明皇帝沒把我當軍閥,是信任我。你們應該祝賀我才是!
這個思路清奇的解釋,為郭子儀贏得了滿座喝彩。估計也很快傳到唐代宗耳朵里,他對郭子儀又有了幾分放心。
無論是《舊唐書》《新唐書》,還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都對郭子儀的為臣、為將、為人之道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他「再造王室,勛高一代」,「大雅君子,社稷純臣」。然而,史家只需要一個足夠標榜千秋的人臣典範,他們並不關心這個榜樣內心所承受的壓力,以及功高蓋世之後高處不勝寒的焦灼。「社稷純臣」,一個「純」字,折射出郭子儀周遭險境重重。一個朝廷重臣,儘管屢遭暗算、構陷以及試探,他只能表現得很傻白甜,很「純潔」,像一張白紙一樣,效忠皇權,有死無二。
大曆年間,郭子儀在靈州大破吐蕃軍。就在此時,他父親在長安的墳墓,卻被人掘了。
祖墳被掘,放在哪個年代,都是對人最大的侮辱。
長安政壇哄傳,這是素來與郭子儀不和的宦官魚朝恩指使的。郭子儀本人對此肯定也心知肚明。
他從前線入朝覲見唐代宗時,滿朝文武憂懼異常,怕他因憤恨而發動兵變。但在金殿之上,他只是老淚縱橫,跪拜在地,向皇帝報告說,臣常年統兵在外,不能約束士兵,軍中必有不少挖掘別人祖墳的事情發生,因此上天才如此譴罰於我,並非哪個私人與臣有讎隙!
無論遭受再大的打擊和羞辱,他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讓皇帝放心最重要。
身為皇帝都忌憚的重臣,郭子儀「犧牲」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私密空間。他的宅子是皇帝賞賜的,面積相當大,佔了長安親仁里四分之一。但郭子儀沒有圍蔽起來建私家別墅,而是打通開放,無論販夫走卒,都能出入其間。連郭家女眷對鏡梳妝,外人都能透過窗子看得一清二楚。
他的兒子們不願意了,紛紛抱怨說,父親貴為國家重臣,怎麼一點兒也不尊重自己?讓貴賤之人出入於家眷臥室之內,成何體統?古代賢臣如伊尹、霍光,也未曾如此吧?
無奈,郭子儀只好做兒子們的思想工作。他說,我們家有皇帝賞賜的良馬五百匹,僕役上千人,如果高門深院,禁止閒人出入,別人說我們圖謀逆反,我們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啊。
實際上,朝堂中忌憚或嫉妒郭子儀的人一抓一把,他們只是伺機潛伏着,拼命地尋找郭子儀的錯誤。建中初年,唐德宗規定十月禁止殺生,但是郭子儀的家人卻殺了頭羊。有心人就注意了,立馬上奏,打小報告。
如前所述,皇帝給他加官進爵,郭子儀基本都一再拒絕,但是皇帝給他美女錢財,郭子儀往往謝恩笑納。他在私生活上變得極為奢糜,舉辦一場宴會就耗錢三四十萬,會見客人也要姬妾環伺在旁。這就是史家所說的,郭子儀「侈窮人慾」。
在郭子儀的預想中,這些參加宴會的人一定會第一時間回去稟報皇帝,老郭同志耽於享受,胸無大志,越老越窩囊了。
嗯,看到老郭一副窩窩囊囊,流連於溫柔之鄉的樣子,皇帝放心了。
看到皇帝放心,老郭才能安心。
故事的最後,唐德宗即位,表面上尊郭子儀為「尚父」,給予至高榮譽,暗地裏卻將郭子儀的權力分解掉,授命多人分任。這樣,年逾八十的郭子儀就只成為帝國的一個象徵。新皇帝再也不怕這個曾經位高權重的臣子,有什麼深藏的不軌之心。在帝國模範官員的宣傳中,不具備威脅能力的郭子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得到信任。他對唐王室的「死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突出地進行宣傳。
郭子儀曾對皇帝表忠心:「跋涉艱阻,出沒死生,所仗惟天,以至今日。」那時候的唐代宗或許還將信將疑,如今的唐德宗已經可以深信不疑了。
建中二年(781),在郭子儀85歲去世的時候,唐德宗為他罷朝五日,身後備極哀榮。他生於武則天時代,死於唐德宗時代,前後熬過七任皇帝。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多年,與皇帝們持續不斷的無聲之戰,此時一起被埋葬了。從此,一個功高不震主、君臣無嫌隙的郭子儀,被寫進了歷史。
這,就是正史。我們看到的歷史。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請順手點個在看以示鼓勵呀~
參考文獻:
[後晉]劉昫:《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中華書局,2009年
[宋]王欽若等:《冊府元龜》,中華書局,2003年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商務印書館,2010年
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美]倪雅梅:《中正之筆:顏真卿書法與宋代文人政治》,楊簡茹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8年
嚴傑:《顏真卿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碧妍:《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馬馳:《李光弼》,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穆渭生:《郭子儀評傳》,三秦出版社,2000年
曹建剛:《唐代「江東」地域政局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