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新紀錄片「電子貨幣:比特幣之謎」在周二(10月8日)播出,揭露了比特幣之父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真實身份,很可能是加拿大軟件開發人員彼得·托德(Peter Todd),否定了億萬富翁馬斯克提出的Nick Szabo理論。
彭博社報道,HBO長達100分鐘的新紀錄片周二上映,採訪最初就參與比特幣開發的人員,包括托德、長期中本聰候選人Adam Back、投資者Roger Ver和比特幣營銷人員Samson Mow。
製片人Cullen Hoback利用早期比特幣論壇的帖文等間接證據,認定托德可能就是中本聰。
「看起來你當時對比特幣有如此深刻的見解?」Hoback在紀錄片結尾問托德。「嗯,是的,我就是中本聰,」托德回答道。
這是HBO認定托德是中本聰的主要原因:
1.2010年,托德用新賬戶在bitcointalk上回覆中本聰,HBO聲稱他意外地從自己的賬戶中完成了中本聰的帖文;
2.幾天後,兩個賬戶都沉寂了;
3.托德後來實施了帖文中討論的「費用替代」(Replace-By-Fee,RBF)概念;
4.聲稱托德使用「John Dillon」假名來推動RBF;
5. RBF兩人都使用英式/加拿大式拼寫;
6.中本聰的發帖時間與紀錄片聲稱的學生時間表一致,周末發帖更多托德曾討論過「犧牲」比特幣;
7.文檔暗示這是指銷毀中本聰的代幣。
但當被質問時,托德聳聳肩稱這個建議「荒謬可笑」。和紀錄片中的幾個人同樣,托德一度說「我就是中本聰」,但似乎對這個想法一笑置之。
自2009年1月比特幣推出以來,人們就一直在猜測中本聰到底是誰,究竟是個人還是團體。
自那以後,比特幣迅速成為主流,並出現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MicroStrategy Inc.)等公司的賬簿上,並成為美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一部分,持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代幣。
多年來,各種出版物都認為中本聰可能是各種各樣的人。
2014年,Newsweek聲稱他是物理學家Dorian Nakamoto,但他否認了這一說法。2015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將矛頭指向計算機科學家Nick Szabo,馬斯克也曾提出他認為Szabo是中本聰的理論。
澳大利亞人克雷格·賴特(Craig Wright)曾宣稱自己是中本聰,直到英國法官裁定他不是比特幣的創造者。
托德在開發者平台GitHub上被列為應用密碼學顧問,該平台稱他常駐多倫多。據悉,他是比特幣安全提供商Coinkite的「首席反對者」、匿名錢包服務Dark Wallet的首席科學家和Mastercoin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根據LinkedIn個人資料,他於2011年畢業於安大略藝術設計大學,獲得綜合媒體文學士學位。
比特幣白皮書於2008年發佈,比特幣網絡於2009年上線。多年來,托德一直被認為是中本聰的可能人選。
儘管自2011年以來中本聰就銷聲匿跡,但他或他本人仍然很重要。中本聰的錢包里有大約100萬枚比特幣,按當前價格計算價值約624億美元。
這位比特幣創造者的任何舉動都可能導致價格暴跌,但這位創造者的代幣多年來一直沒有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