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寫的舊文,因為台灣總統賴清德近日關注中國失去的領土,引來讀者再次留言,不妨重溫一下。不支持光復俄國侵吞的領土者,沒資格自稱中國人。
原文如下:
公民科第一堂,居然教「中國失去了哪些領土」。
今天(2021年9月3日)《文匯網》有篇報道,題目引人入勝,使我忍不住點入去看看——「公民科開課了學生:學到真知識」。
這標題也夠挑釁了,大大隻字「真,知,識」,難道暗諷以往通識科老師教「假知識」嗎?當然,即使黨媒是這個用意也不足為奇——今天香港最強調「真」,記者、新聞、醫護、議員⋯⋯統統可分「真假」,知識豈會例外?
公民科全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看它產生的背景,就知道本質是「愛國」教育無疑。董建華在2019年七一衝突後,自認任內推行的通識教育「完全失敗」,間接培養了大批反政府思想的年輕人。從此,通識科在莫須有罪名下,被官方定性為引導年輕人「偏激」,以至催生2019年騷亂的「元兇」之一。
中共官媒和「忠誠廢物」之流,乃呼籲當局改革課程,提升學生公民素養及強化國民教育。公民科於是應運而生。從前的通識科強調訓練「批判思考」,要求學生對事情有立場,現在的公民科,則着重「灌輸正面價值觀」,讓學生了解三個主題:「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和「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我很好奇,公民科第一課,究竟讓學生學到什麼「真知識」?
中國一向的做法就是:收復不到失地,便收服提出問題的人,那就再沒有失地了。(圖片取自中國自然資源部網頁)
這條「真新聞」報道,記者到漢華中學、將軍澳香島中學及優才書院,旁聽公民科「別開生面的第一課」。其中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從國安教育講到國家歷史,面面俱到」,該校公民科老師區穎怡與中史科老師劉景輝一同講解,由「中國失去了哪些領土」,講到「哪個地區因外國煽動而成為了獨立國家」。
Wow,一開學就講「分裂」、「獨立」的故事,搞到我心鬱郁好想聽——但且慢,「中國失去了哪些領土」這課題能夠講嗎?不涉及國家機密嗎?優才書院的學生如果舉手問老師:「唐努烏梁海是否中國已永遠失去的領土?」學生是否有罪?老師該如何作答?
唐努烏梁海位於中俄邊境,曾納入大清版圖,明顯是與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惜後來被沙俄佔領,令國人非常痛心。中共在大陸掌權後,尊重蘇聯老大哥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沒意圖「光復唐努烏梁海」。其後中蘇交惡,197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各國概況》終於明言:「蘇聯在1944年吞併了我國領土唐努烏梁海,中國政府沒有承認。」
2017年,大陸有一位保釣分子兼獨立歷史研究者殷敏鴻,向中共外交部申請公開唐努烏梁海歸屬問題的文件,以求釐清法理上唐努烏梁海是否還是中國未放棄的領土,是否有望「收復」,卻被外交部以「信息涉密」為由拒絕。殷敏鴻之後兩次上訴,但北京高院最終裁定不予立案。
各位同胞,知道唐努烏梁海有多大嗎?它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大致等於十個北京,或接近五個台灣那麼大。老師講「中國失去了哪些領土」的「真知識」,沒理由不提唐努烏梁海吧。
想起八十年代初中英談判期間,《明報》社長金庸曾向中共外交部拋出一道難題:中國為什麼不去收回蘇聯侵佔170萬平方公里的外東北和外西北,卻要收回香港這彈丸之地呢?外交部為此組織了一支歷史學者團,卻發覺駁不到金庸。
結果1981年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金庸,更聲稱是他的讀者,問題就解決了。收復不到失地,便收服提出問題的人,那就再沒有失地了。
黨媒稱頌的公民科老師,是這樣教「真知識」嗎?如果不是,老師是否依法回答一句「信息涉密」,就可無驚無險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