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長李書磊周三刊文《人民日報》,表示要深化改革中國的國際傳播體系,善用互聯網各類媒體形式,加快形塑中國的敘事和話語權,以避免個別國家醜化中國形象。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意味着強化輸出中國敘事和貶低民主等。
中共中宣部長李書磊周三以「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為題刊文《人民日報》。文章寫到,個別國家因中國快速發展感到「強烈不安」,而憑藉信息優勢和輿論霸權「醜化」中國形象。因此,中國除了堅守並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外,還得與外交、經貿、旅遊、體育等領域和各政府部門、媒體、智庫、企業、高校等主體協調配合,以互聯網為主軸完善各類媒體渠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著有《北京的全球媒體攻勢》(Beijing’s Global Media Offensive: China’s Uneven Campaign to Influence Asia and the World)一書的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研究員科蘭茲克(Joshua Kurlantzick)以書面形式回複本台採訪時表示,這次中宣部倡議的改革,可能是想強化說好中國故事和形塑良好形象這一點,同時也表明「之前一些方法的效果好壞參半,因此將鼓勵關注於那些取得良好效果的媒體,比如新華社等」。科蘭茲克認為,深化中國媒體的參與,意味着利用新華社更多地與外國媒體合作傳遞中國信息等,例如輸出中國敘事和貶低民主。」
「中國數字時代」曾援引《金融時報》調查指出,中國「軟實力」戰略一直在學校資助教授中文和中國文化,並支持當地智庫。但是隨着中國國力和立場逐漸強硬,也開始將宣傳觸角伸到獨立媒體。截至2016年,超過200家海外媒體轉述中共官媒的新聞。這些出版物每年覆蓋中國以外的數百萬讀者,可與世界上最大的報紙訂閱戶媲美。路透社2015年的調查也揭示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等14國至少有33個廣播電台,背後的最大股東實為國營的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不過,《新京報》前共同創刊人及主編程益中對本台表示,中宣部之所以刊發此類文章,看似老調重彈,實則就是因為剛開完二十屆三中全會,慣例性地表示要落實全會精神,「重視和加強宣傳思想活動」。根據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第十項內容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包括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優化文化服務和產品供給機制、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以及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
事實上,這並非北京當局第一次強調說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性。早在2009年,香港《南華早報》就曾揭示中國計劃耗資450億元人民幣,推動主要媒體向國際擴張,以改善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周慶安還在當年向《新世紀周刊》表示,中國已清晰認識到誰的話語越強勢,就能在特定議題佔據上風,而中國國家公關要競奪和建構的正是國際話語權。
不過,自習近平上任以來,中國推出「戰狼」外交,不只加深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負面印象,原本試圖說好中國故事的做法也換來反效果。2021年4月,中國瑞典大使館向獨立記者悠野(Jojje Olson)發送電子郵件,指責他「與台獨份子合謀,捏造假新聞抹黑中國,發表極端反華言論,散佈謠言挑起反華情緒」,要求悠野立即停止詆毀中國的報道,否則將「為自己的行動承擔後果」。
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的郵件,引發瑞典朝野的強烈反彈。瑞典兩大主要反對黨,民主黨和基民黨一度呼籲驅逐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