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夏日的腳步愈發輕快,我們即將迎來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從7月15日正式開啟,持續至8月下旬,這段時間內,高溫、潮濕將成為天氣的主題。為了讓大家能夠健康、舒適地度過這一時期,古人智慧地總結出了許多應對三伏天的養生之道,其中就有句老話說:「一不睡、二不曬、三不做、四不吃」,只要好好遵循,便能安安穩穩地度過三伏天。那具體指的是些什麼內容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不睡:不「濕着」去睡。
天氣炎熱,我們每天晚上基本上就是洗好頭洗好澡,將一身的汗臭味洗淨後才來到臥室準備睡覺。然而,一些朋友在洗完澡後,覺得溫度高,就不需要吹頭髮,要不了多久頭髮就會幹,而且覺得濕發還更加的涼爽,然後就直接濕着頭髮睡覺。事實上,這個做法是非常欠妥當的,濕着頭髮就入睡,不僅會導致頭部受風着涼,容易引發感冒;而且睡醒後也容易出現頭暈、頭疼的情況。因此,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着想,一定要記得將頭髮完全吹乾再睡覺。
二不曬:不曬正午的太陽。
一天中太陽最強烈的時候是中午11點到下午2點,而在這高溫的三伏天,上午10點左右的太陽就讓人受不了了,下午更是到3~4點,依舊是太陽當空暴曬。很多朋友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再戶外勞作,那麼最好也不要在上午10點後,下午3點前到戶外了。因為三伏天太陽毒辣辣的,正午時分的溫度更是有四十幾度,這個時候還在戶外曬太陽,不僅皮膚容易曬傷,而且還可能會出現中暑。還有一些朋友在三伏天的時候想着曬背祛濕排寒,在曬太陽的時候,一定要適度,不科學的日曬反而會損害身體健康。
三不做:不貪涼、不熬夜、不劇烈運動。
很多朋友為了享受涼爽,就將空調的風口對着自己,這樣就能讓人體快速降溫。但這樣對健康非常不利,因為三伏天的氣溫高,而空調吹出來的風非常涼爽,這樣就特別容易出現受涼、感冒的情況。
此外,夏日夜短晝長,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需要更多的休息來恢復體力。然而,夜晚的高溫往往讓人難以入眠,導致很多人選擇熬夜,這樣不僅會打亂生物鐘,影響次日的工作和生活,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如失眠、神經衰弱等。因此,建議大家儘量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中午可以適當午休,以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僅如此,夏季氣溫高,人體容易出汗,過度運動或勞累會加重身體負擔,導致體力透支、中暑等問題。因此,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同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避免脫水。
四不吃:不多吃冰涼食物。
在三伏天的高溫,很多朋友為了清涼,就會選擇吃冰棍、吃冷飲、喝冰啤酒等。雖然說這些冰涼的食物可以快速消暑,但切忌貪多。如果吃過多涼的,會使腸道蠕動過慢,導致食物在腸道中滯留,引起消化不良。在三伏天期間,我們不妨多喝一些綠豆湯,或者吃苦瓜等具有清熱解暑作用的食物。也可以利用艾灸、拔罐等傳統養生方法來調理身體,增強抵抗力,從而安穩的度過三伏天的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