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中國問題觀察家正在密切觀察中共推遲舉行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他們的觀察和評論的問題包括,在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根深蒂固的原因導致的困境之際,這一次三中全會會提出什麼解決問題的思路?三種全會對國際投資者可能意味着什麼?"定於一尊,一錘定音"的中共領袖習近平對中國經濟的形勢、中國的大形勢有什麼看法?在當今中國,所有這些話題都不得自由討論和評論。
全球投資者緣何關注中共三中全會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中共歷屆三中全會大都以經濟問題為主題。在中國經濟面臨中國共產黨當局也承認的困境、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濟狀況影響全球經濟之際,中共即將召開被推遲已久的三中全會受到國際社會的格外注意。
美國財經新聞機構彭博社7曰7日以《為什麼中國的三中全會事關全球投資者》為題發表新聞背景介紹,介紹了中國問題觀察家對這次中共重要會議的預期:
"儘管人們對(中共當局提出)突破性結構性改革的期望不高,但投資者正密切關註解決一系列長期問題的政策的任何動向,這些問題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關係、房地產市場的下滑、陷入困境的私營部門、國家對技術產業的支持以及人口老齡化。
"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是財政改革。去年12月,在一次重要的經濟會議上,中共高層表示正在考慮'新一輪財稅改革',這引發了人們對三中全會可能公佈更多細節的希望。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支出責任劃分可能會重新調整,北京將承擔更多支出以推動經濟增長,而各地區正努力應對不斷上升的債務風險和不斷減少的土地出售收入。一些經濟學家預計,消費稅改革將拓寬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增值稅也將進一步改革——增值稅是中國最大的稅收來源。
"房地產政策是投資者關注的另一個領域,因為房地產低迷仍然是中國經濟的最大威脅。中國國務院6月要求官員繼續制定新政策,以'開放的心態'消化存量住房。中國政府5月公佈了一攬子措施來拯救房地產市場,其中包括央行為地方政府購買存量住房項目提供3000億元人民幣(合413億美元)的低息貸款,這引發了人們對新舉措和額外資金來支撐房地產市場的期待。"
面臨經濟困境之際中共另有一盤棋
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智庫大西洋理事會7月5日在其網站發表該智庫地緣經濟學中心高級研究員傑瑞米·馬克的文章,標題是,《中共今年最重要的一次會議將帶來哪些期待》。在馬克看來,面臨經濟危機的中共當局眼下的心思並不是放在應對危機、走出危機上,而是放在突出政治以及跟美國的對抗上。馬克寫道:
"在中國面臨房地產危機、高失業率、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下滑以及地方政府債務高企的情況下,人們可能認為(中共)政府會全力以赴,制定計劃,讓國家走出經濟低迷。但本月舉行的中共高層領導人會議即將提出一套截然不同的改革方案。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不會關注中國當前的問題,而是將通過大規模投資尖端技術來打造產業,為中國與美國的對抗做好準備。該計劃的宗旨是加強中共對中國社會的控制,並展示對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恭順服從。從疫情清零政策到打擊大網絡公司,習近平的政策失誤導致了經濟低迷。這也將凸顯中國正在轉變長期以來為增長而增長的經濟戰略。"
中國國內外許多分析家們指出,在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之際,中共當局以及當局控制的媒體把這種困境歸咎於天有不測風雲式的國際形勢變化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經濟的打壓圍堵,而在中國定於一尊、一錘定音的習近平的政策失誤成為中國媒體絕對不得提起的禁忌話題。
在這些分析家們看來,習近平並不善於謀劃發展經濟的政策,但他卻善於以超高的效率、超大的力量給中國經濟造成明顯而重大的打擊,這些打擊即大西洋理事會資深研究員馬克所謂的習近平的政策失誤,其中包括疫情清零政策導致無數中國企業和家庭破產,一聲令下幾乎是一夜之間給涉及千百萬人就業的教培行業帶來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