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7月8日發佈公開市場業務公告稱,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提高公開市場操作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從即日起,人民銀行將視情況開展臨時正回購或臨時逆回購操作。
根據公告,臨時正回購或臨時逆回購操作的時間為工作日16:00-16:20,期限為隔夜,採用固定利率、數量招標,臨時隔夜正、逆回購操作的利率分別為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減點20個基點和加點50個基點。如果當日開展操作,操作結束後將發佈《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龐溟表示:「此次公告的臨時正回購或臨時逆回購操作新設了隔夜這一期限,進一步拓展了原有的7天、14天、28天等期限,同時事實上將公開市場操作的時間在現有的工作日上午9:00-9:20的基礎上,增加了工作日16:00-16:20的時段。」
龐溟指出,從國際經驗上看,其他主要央行此前也利用隔夜逆回購和隔夜正回購等方式作為輔助貨幣政策工具,以調整市場流動性和資金面並對短端利率進行調節。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第一財經表示,這顯示收窄利率走廊進入實際操作階段。臨時正回購利率可以看作新的利率走廊的下限,而臨時逆回購利率可看作新的利率走廊的上限。如果市場流動性充裕,短期市場基準利率DR007有可能比7天期逆回購利率低20個基點以上,央行可通過臨時正回購吸收市場流動性,避免市場利率低於臨時正回購利率;反之,如果市場流動性偏緊,短期市場基準利率DR007有可能比7天期逆回購利率高50個基點以上,央行可通過臨時逆回購投放市場流動性,避免市場利率高於臨時逆回購利率。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近年來,多次流動性緊張事件發生,凸顯中國人民銀行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對市場流動性進行臨時性干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稱,央行增加一個日間流動性管理工具,有助於穩定市場流動性。預計央行對隔夜的逆回購操作不會太頻繁,可能在月中和月底、季末操作。
自兩個月前市場注意到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此前講話中提到「中國人民銀行債券交易是一種潛在的工具」以來,市場觀察人士就一直在爭論這在實際操作中會如何發揮作用。上周五,中國央行在給彭博社的一份聲明中,披露了其前所未有的計劃的迄今為止最清晰綱要。中國央行表示,在與幾家主要金融機構簽署協議後,它擁有數千億元人民幣的中長期債券可供借入。中國央行並指出,將採用無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國債,且將視債券市場運行情況,持續借入並賣出國債。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