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中國民間檔案館:八九民運與六四

今年是八九民運和六四35周年。過去幾年,關於六四的強迫失憶愈演愈烈,如今在香港,公共圖書館也下架了關於六四的書籍,紀念六四竟也成為罪行。但這些審查和打壓無法嚇退追求真相與問責的人們。在全球各地各世代一同紀念六四之際,中國民間檔案館希望通過分享我們收集的關於六四的記憶與思考,與大家共同恢復歷史真相、重建歷史記憶。

目前檔案館有31個關於八九民運和六四的條目,其中包括運動參與者和記者對六四的講述與回顧,如吳仁華的《八九天安門事件大事記》、江棋生的《六四鎮壓受害者狀況民間報告》、十七位流亡海外的學生領袖與1991年在巴黎舉行的"八九學運歷史回顧與反思研討會"的會議記錄(《回顧與反思》)、和前《星島日報》記者蔡淑芳的《廣場活碑:一個香港女記者眼中的六四血光》;以及六四中高層關鍵人物的視角,如《李鵬六四日記》和趙紫陽的回憶錄《改革歷程》;還有後來學者從不同角度對這場運動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如趙鼎新對六四的社會學分析(《天安門的力量:國家·社會關係與1989學生運動》)和政治學者陳小雅的《天安門之變——八九民運史》。同時,檔案館還收錄有官方文件,例如六四後政府發佈的國務院公報(《1989年北京制止動亂平息反革命暴亂紀事》)、由國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編纂的對於六四的官方敘述(《驚心動魄的五十六天》),和加拿大駐華使館1989年的外交備忘錄(《加拿大政府六四事件解密檔案》)。我們還要特別感謝香港新世界出版社創辦人、趙紫陽前政治秘書鮑彤之子鮑朴授權檔案館收錄2019年出版的《最後的秘密——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六四"結論文檔》,書中文件來自六四後舉行的兩次中共高層會議,是在中共黨內對"六四"事件作出最後結論時形成。

為了紀念六四三十五周年,鮑朴還寫了一篇新文章《關於〈天安門文件〉"真偽"的新證據》並授權檔案館獨家發佈。在與遮蔽和扭曲真相的勢力對抗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醒,對手中的材料進行仔細甄別。正是出於此理念,鮑朴對《中國"六四"真相》(《中國"六四"真相》是《天安門文件》的中文版書名)一進行了批判性分析。該書據稱是由化名"張良"的人提供的政府內部檔案編輯而成。自2001年出版以來,該書受到外界對於其真實性的質疑。鮑朴在他的文章中通過與近期出版的其他史料與書籍比照,指出《天安門文件》中的疑點,他提到的很多參考資料也收錄於本檔案館中。

讀者可點擊網站首頁的"進入收藏",在左側篩選欄的"檔案主題"下拉菜單中選擇"八九民運和天安門鎮壓"獲取所有相關條目。

新冠疫情和白紙運動為六四紀念活動帶來了新的面貌。一方面,我們看到對自由與民主之追求的傳承延續;另一方面,年輕一代的行動者也展現出對於歷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對抗爭目標更進一步的想像。因此,檔案館也在努力收集更多關於當下的內容。我們歡迎廣大讀者向我們提供收錄建議和相關資源。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8/206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