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力推史上最強517新政 「未觸碰最根本問題」

為提振委靡房市,中國上月17日推出一系列房市新政,強調紮實推動保交樓工作,隨後上海在內的許多省市也相應調整房地產政策。兩岸房地產專家、復旦大學地產運作研究所前所長蔡為民6日向本報表示,中國房市的「根本問題」在於預售制度使消費者失去信心,進而導致整體房市買氣滑落,建議調整預售付款模式,並成立項目小組,強力推進保交樓的運作,方能重建消費者信心。

中國中央政府5月17日宣佈一波被譽為「史上最強救房市措施」的新政策,包含允許地方收購過剩住房用作保障房(社會住宅),中國央行同日宣佈下調首套房最低首付款(頭期款)等。上海也在27日推出「滬九條」,涉及調整優化住房限購、優化住房信貸政策、公積金貸款等九項內容。與此同時,中國累計至少已有70城響應住房「以舊換新」。

蔡為民6日在上海舉辦「新政頻出下的樓市前景判斷與因應」講座,就房市新政的效應以及當前房地產形勢進行剖析。他在會後接受本報系採訪表示,中央的517新政跟上海的527新政,主要針對需求端提出解決方案。通過政策持續發力,對後續市場的提振作用會有一定的效果。以上海為例,市場在5月27日後的買氣大約提升三成。

他並表示,是否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因為新政而勇於進場,還要看後續配套方案能否跟進。如果可以,研判上海房地產市場在今年下半年會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但他認為,這是房市出現階段性止跌「回穩」,但不會「回升」,因為內生循環斷鏈,導致「可持續力」不足。

至於中央允許地方收購過剩住房用作保障房,他認為有四個「不現實」之處,包含高面積、高端房如何能做保障房;房子沒有標準化條件,立地條件佳的房源如何定價;收儲房屋的「萬億資金」如何籌措;面積段各不相同如何分配。他直言,這些若無細緻規則,有淪為「形象工程」之虞。

蔡為民在講座上評論指,這波房市新政「仍未觸碰房市的根本問題」,即買房預售制度的付款模式。他指出,當房子還未交付,買家的錢已經付了,而建商會把收到的購房款拿去買土地,然後「擠一點錢」來蓋房。一但遇到景氣反轉,消費者的保障蕩然無存,消費者於是對新房預售失去信心,進而牽連中古屋市場,房市買氣因此陷入蕭條。他強調,這是後續政策必須儘快調整的部分。

兩岸房地產專家、復旦大學地產運作研究所前所長蔡為民6日在上海舉辦「新政頻出下的樓市前景判斷與因應」講座,就房市新政的效應以及當前房地產形勢進行剖析。(記者陳宥菘/攝影)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世界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7/206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