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三年前立志「拱城裏白菜」的「土豬」,栽了

—三年前立志「拱城裏白菜」的衡中考生,栽了

3年後,媒體的攝像機對準了他。此時的張錫峰已經是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的大三學生。 回到他昔日夢想的聚光燈下,張錫峰眼中卻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不再有當年揮斥方遒的氣概。 取而代之的,是對現實的無奈和迷惘。他不再想提起曾經的「鄉下土豬」標籤,也不再有「拱城裏白菜」的雄心壯志,而是坦言自己「很痛苦」...

「我就是一隻來自鄉下的土豬,也要立志去拱了城裏的白菜!」

3年前,河北衡水中學高三學生張錫峰,在演說節目中喊出這樣的「狂言壯語」。演說中張錫峰情緒激昂,血脈賁張,野心勃勃。

他在演講里「吶喊」:

總有一天我會站在金色的舞台上,聚光燈打向我,攝像機對準我,所有人的目光注視着我。我能站在台上侃侃而談,此刻世界就只有我一人。

3年後,媒體的攝像機對準了他。此時的張錫峰已經是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的大三學生。

回到他昔日夢想的聚光燈下,張錫峰眼中卻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不再有當年揮斥方遒的氣概。

取而代之的,是對現實的無奈和迷惘。他不再想提起曾經的「鄉下土豬」標籤,也不再有「拱城裏白菜」的雄心壯志,而是坦言自己「很痛苦」,表示並不想成為做題機器,甚至對自己駕輕就熟的應試技巧充滿反感,乃至不再想考研。

而這些,是3年前的他,曾經極力宣揚的。

三年前立志「拱城裏白菜」的衡中考生,栽了

三年前立志「拱城裏白菜」的衡中考生,栽了

張錫峰(圖/視頻截圖)

01

對昔日的張錫峰,我是很不認同的。

我曾寫過,在他身上看到的那種兇狠,那種不甘,與其說是理想,不如說更像是欲望;與其說是「勵志」,不如說更像是「復仇」。

在他身上,能看到他的奮鬥、他的努力,他對農村出身的鄙棄和對改變命運的渴望。但這種努力與渴望,卻讓我看到小說《紅與黑》中於連的影子。

出身貧寒的於連,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孤身在等級森嚴的社會裏辛苦奮鬥,正當他自以為飛黃騰達,還得到了超越階級的愛情時,社會卻無情地把他送上了斷頭台。

回到張錫峰身上,他雖然在高考考出了674分的高分,是河北省200多名,考入了令人艷羨的浙大計算機系。這是被很多人視為改變命運的坦途,將走上飛黃騰達的道路。

但張錫峰說,來到大城市的大學,很多東西和自己想像的不太一樣,

「並沒有活成自己期望的樣子」,「對未來一直抱悲觀的態度」。他還沒有像於連一樣觸摸到成功,可能也沒有品嘗超越階層的愛情,卻已經把過去的自己送上了「斷頭台」。

三年前立志「拱城裏白菜」的衡中考生,栽了

圖/圖蟲創意

對昔日的演講,今日的張錫峰也進行了解釋,承認自己當時的表述「太奇怪了點」,並且為自己辯護稱,自己家並沒有渲染的那麼窮,是輿論被營銷帶偏、誤解了。

只是,回顧他當年的演說詞,他分明是把自己描繪成「窮人」的模樣:「衡水中學的考生,河北省的考生,他們只是一群窮人家的孩子」,「看着一些同學陸續被家長用轎車接走,而我只能背着沉重的書包,一步一步走路回家」。

三年前立志「拱城裏白菜」的衡中考生,栽了

實際上,張錫峰家裏開着中檔的帕薩特。

耐人尋味的是,當年張錫峰高考完,衡水中學先是找了輛破舊三輪車接他,駛出學校一段距離後,再把他送進家裏的帕薩特。

在如今的採訪中,張錫峰還提到,當年衡水中學曾「暗示」他,要不要說帕薩特是租的,但被張錫峰拒絕了。可見當年的張錫峰和衡水中學,都有意無意想將自己塑造成「寒門代表」的形象。

02

面對鏡頭,張錫峰說出了自己上大學之後的經歷:參加社團,旅遊,做過自媒體,甚至做過遊戲主播,自己的理想是去大理或廈門,開一家小酒館,自己當駐唱歌手。

他覺得這些比成績更重要——

這壓根不像一個曾經的「小鎮做題家」嘴裏講出的話。

張錫峰還後悔自己高考前只知道學習,也不懂選什麼專業,因為聽說計算機賺錢就選了計算機。現在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喜歡計算機,也不想做996、一敲代碼就敲一天的工作。

現在的張錫峰,會為一份實習申請被拒而神傷不已。但他所不喜歡的敲代碼工作,卻是過去十多年內,很多「小鎮做題家」實現階層跨越的主要途徑。浙大計算機專業更是去大廠的一塊金字招牌。

可如今的張錫峰,浙大的光環卻不再給他足夠的底氣,不再給他眼中的自信和光芒,而是也要無奈加入「卷」的大軍。

三年前立志「拱城裏白菜」的衡中考生,栽了

圖/圖蟲創意

正如他在採訪中所表露出來的,職業選擇、就業壓力、生存壓力都讓他很累很痛苦。

想「拱城裏白菜」,實現階層跨越,似乎變得更遙不可及。

這和當下的社會大環境有關,輿論也有一定的轉向:「十年寒窗,憑什麼比得上三代從商?」

三年前立志「拱城裏白菜」的衡中考生,栽了

03

比起3年前「戰狼」般的張錫峰,我卻覺得如今的他,更真實、更鮮活、更立體。

現在的他,展現了一個「小鎮做題家」面對現實生活後的無奈,展現了豐滿理想和逼仄現實間的差距。

在某些程度上,他也自嘲、反思了過去的自己,跟過去的自己和解甚至告別。

他想作出改變,卻在現實面前屢屢碰壁,乃至在媒體面前不加掩飾如今的頹唐。這種真實,其實比此前在演說台上的虛妄要好很多。

當年我也是「小鎮做題家」,也不知道自己該選什麼專業,也是聽別人說「計算機賺錢」的意見選了計算機專業,最後發現自己也不喜歡敲代碼。旅遊、自媒體、遊戲主播、去大理,也是我曾經嘗試過的生活。

一個我曾經批判過的對象,如今竟然變成了我曾經的樣子,這着實令人感慨萬千。

我還想起同樣在演講中慷慨激昂,高喊「凌晨6點的校園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績真的很耀眼」的女生。她確實考了600多分,然而讓我意外的是,她竟然選的是人大新聞系。

這讓我懷疑,當她過兩年真的接觸到新聞行業,會不會也像現在的張錫峰一樣,褪去昔日眼中的光芒?

04

這3年,張錫峰這個名字很少為人提起,張雪峰卻大紅大紫。

然而,張錫峰如今面臨的困境,恰好說明張雪峰思維的失敗。

在張雪峰信徒的眼中,只要你考上好大學,並聽從張雪峰意見選個「好專業」,就能逆天改命,就能實現階層躍遷。如果你不好就業,一定是你當時沒選好專業,一定是你沒有早點遇到張雪峰。

可浙大是夠好的大學了吧,計算機是公認的好專業了吧,但對張錫峰這種有一定知名度、還有一定演說口才能力的學霸來說,仍然是痛苦和迷茫的。

在我們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往往只強調「別想那麼多,考高分就行」,到了選專業時,只強調「好就業就行」。往往忽視對個人志趣、價值觀、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這些看起來對分數、就業關聯不大的東西,卻可能會更深刻地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張錫峰思想上的巨大轉變,也給我們帶來更多對學習、對人生的思考。

曾經人們相信,像張錫峰一樣拼命做題就能改變命運。現在人們相信,向張雪峰交17999元填好志願就能改變命運。

未來的人們,又會相信什麼呢?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獨角鯨工作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7/206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