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中共管制航空航天部件出口 西方或加快去風險

近日,中共宣佈將從7月1日起對部分航空航天部件和多種軍事相關物資及工具實施出口管制。中共這一罕見舉動引發廣泛關注。專家分析,中共管制軍事物資出口有四種可能性,管制航空航天部件出口則是一個政治性動作,或加快西方「去風險」。

圖為2016年中國珠海航天航空展,展示一枚地對空導彈。

近日,中共宣佈將從7月1日起對部分航空航天部件和多種軍事相關物資及工具實施出口管制。中共這一罕見舉動引發廣泛關注。專家分析,中共管制軍事物資出口有四種可能性,管制航空航天部件出口則是一個政治性動作,或加快西方「去風險」。

中共管制軍事物資出口有四種可能性

5月30日,中共商務部、中共海關總署和中共中央軍委會聯合發佈出口管制公告,從7月1日開始對系列物資和工具實施出口管制。管制清單包括:航空航天結構件及發動機製造相關裝備及軟件、技術;燃氣渦輪發動機/燃氣輪機製造相關裝備及軟件、技術;航天服面窗相關裝備及軟件、技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相關物項。

清單中列出的出口管制清單上的燃氣輪機可用於軍事作戰艦艇和大型車輛如坦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可用於製造防彈頭盔、防彈衣、防彈插板和防彈板。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表示,「這個文件是非常特殊的,第一次以中央軍委的名義來發佈,意味着有四個可能性。」

他說,第一個可能性是,之前有很多從中國國內偷運出來的武器,有的被賣到南海諸國,「現在南海諸國可能跟中國(中共)在南海矛盾一一加深,所以他們(中共)就不想把自己的武器賣給對手。」

第二個可能性是,中美之間或者是說中歐之間有一些秘密談判,要求中國限制去給一些亞非拉國家提供過多的武器,但這個可能性比較小。

他說,第三個可能性是,堵塞軍隊的腐敗口子。「某些軍工產業偷偷把一些訂單里的產品,例如一些發動機,還有裝甲板、防彈衣的東西偷偷地賣給第三方。就是堵塞了這個缺口,以後沒有中央軍委的文件出不去了。」

黃大衛表示,第四種可能性是,減少出口的整體量。一方面「是它國內要備戰備荒,可能是做一個準備——就是備戰」,第二方面是「可能就是供應給俄羅斯或者其它國家,它需要大量的囤積,所以它也是禁止了很多軍民兩用企業的境外訂單。」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今年前四個月,美國、印度和越南是燃氣輪機相關受限商品的前三大進口國。巴西、越南、美國和以色列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分析:中共跟歐美打心理戰

除了管制軍事物資出口,中共的出口管制清單中還有一個重要部分是用於生產航空航天設備的零部件的材料。

對中共管制航天部件出口的目的,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航空產業的出口在中國整體的製造業出口中的比例是微乎其微,「中共現在只是把它當成一個政治性的動作放出來」,「它(中共)跟歐美也在打一個心理戰。」

「在高科技產品零部件方面,要對美國以牙還牙,對美國進行反向的出口管制。那不是說,什麼都是我求你,你也有求我的時候。」

他說,另一方面是,威脅一些搖擺國家,「你看我連美國都能制裁,都能對抗,那麼你們要是跟着美國走,那經濟霸凌我就會一個一個亂在你們頭上。」

他認為,中共表面上這麼說了,但實際操作空間彈性會很大,這就看歐美怎麼跟中共討價還價了。

太空科技美國強很多中共管制出口的範圍有限

根據中共海關的數據,今年前四個月,美國、越南和新加坡是中國航空器和航天器製造相關產品的前三大進口國。

王赫表示,「最近幾十年,西方的資金投入到中國,使中國製造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其中包括中國製造業在航空、航天領域、一些軍工領域的發展。美國的相關產業鏈里,中國都已經佔了一定的比例。」

不過他表示,「目前中共管制的範圍出口,它是非常有限的。在載人登月這方面,涉及到一些先進的科技、一些機械產品的零部件,美國是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美國的太空科技方面,總體上比中共要發展得多。中共總體上應該(和美國)有幾十年的差距。」

2023年5月,中共發射神舟十六號首次將太空人送入太空,被中共視為航天領域的重大突破。位於休士頓的國際太空站的華裔指揮官焦立中對美國之音說,就航天技術而言,神舟十六號任務並不是什麼特別重大的突破。中共最早是靠俄羅斯的技術援助來發展航太、空間站和宇航服,算不上有什麼大的突破,只是多年發展下來,現在已經掌握這些技術了。

分析:美國對中共進行技術封鎖

中共一直將航天業視為重點發展的戰略領域,過去十年中加快太空計劃行動。據UCS衛星數據庫的統計數據,中國在2023年共成功發射203顆衛星。中共還稱計劃2030前完成載人登月計劃。

王赫說,「太空產業是個非常特殊的、具有戰略性質意義的產業。以載人登月為例,它是目前的(美中)科技較量的制高點,也是科技拉動經濟發展的一個制高點。同時呢,它也是軍事化運用的一個制高點。

「中共採取了一些超常規的(做法),投入了大量資源,希望能夠超越式地發展,特別是在人的運用這方面,希望能夠超過美國。

「發展太空領域本身是把太空要軍事化的,但是中共在名義上搞了很多軍民融合項目來發展太空,來掩蓋它的太空軍事化的真實意圖。」

「這一點美國人看得很清楚。」他表示,「美國現在跟中共要搞脫鈎,要搞戰略競爭。那麼對中國(中共)進行高科技小院高牆,進行技術封鎖。」

2022年8月,美國商務部公告,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7家主要與航空航天相關的中國實體列入出口黑名單。

2023年8月,美國國家反間諜和安全中心(NCSC)、聯邦調查局(FBI)和空軍特別調查辦公室發佈警告,中共通過各種方式獲取數據、技術和專業知識。報告建議國會訂立新法,禁止美國政府部門、國家實驗室、大學、公司、基金經理人和個人投資者支持所有中國太空項目,以防中共盜竊美國技術。

中共出口管制令西方加快去風險

王赫表示,現在來自中共的國安威脅已令美國覺醒,美國也再度發力往前跑,中共怎麼可能趕得上。

據美國審計部門預計,NASA將在2025年之前投入930億美元用於開發登月任務所需的各項開發。

航天開發計劃成本高昂,而在疫情的衝擊下陷入困境的中國經濟至今未見復甦,百業凋零。王赫表示,「就目前來說,中國經濟本身非常薄弱,它要想走出困境,在國際方面需要一個必備條件,就是說要跟美國、跟西方搞好關係,重新建立信任關係,重新建立這個全面合作。」

對於中共在此時宣佈的新出口管制措施,他說,「中共目前這個做法是很愚蠢的事情,反而就會刺激西方加快去風險。」

「整個西方、美國在跟中共搞去風險,在搞脫鈎,在哪些領域脫鈎,這個西方需要一一去摸清楚。現在中共自己主動跳出來,把這些火力點全部暴露出來,那西方去風險不就是更快了嗎?更精準了嗎?」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6/206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