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出口增長經濟回暖?知道真正原因的人笑不出來了

—中國前兩月出口增長 經濟回暖?

一艘貨船2024年2月11日在山東青島卸貨

本周四,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在今年一至二月份的出口總額比去年增長7.1%,對外貿易順差也擴大了兩成。這是否意味着中國經濟正在走出困境?

中國今年1-2月的進出口數據高於市場預期。根據中國海關署3月7日發佈的數據,不僅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7.1%,進口增加3.5%,總體貿易順差也擴大兩成,達到1250多億美元。如果以人民幣計算,因為兌美元貶值等因素,上述增長比例及順差金額還將更大。

出口一直被外界視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這些官方數據背後是否意味着中國經濟正在回暖或改觀下滑困境?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中國經濟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就此以書面回複本台採訪時表示,「除非貿易表現尤其強勁或衰弱,否則中國的經濟成長取決於國內因素。中國今年前兩個月的貿易表現,沒有明顯到能對經濟產生多大影響。」

路透社的報道指出,中國去年的出口增長是負6.8%。而在今年,除了中國出現出口增長的狀況,韓國、德國及台灣也有相同趨勢。台、韓兩地受益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需求擴大,中國出口增長則可歸功於機電產品貿易。當中,中國許多製造商透過削減價格,贏得大量訂單。

中國製造的車輛2021年12月7日在山東煙臺裝船(美聯社

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表示,1、2月在中國主要是元旦和過年,經濟活動本來就比較少,再加上去年初中國剛解除動態清零政策,因此出口基數比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今年出口大幅增長「是一大亮點,但沒有很大說明性」。他認為:「現在中國亟需這種'經濟恢復向好'的數據,所以這數據就放大了一點。」

中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強將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設定在和去年接近的5%左右。但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在遭遇房地產危機後,不僅消費者信心萎靡,也導致企業不願意投資和招聘,而消費和民營投資疲軟更導致通貨緊縮,形成惡性循環。

經濟學者李恆青表示,在出口表現沒有很大代表性的情況下,拉動中國經濟的另外兩駕馬車「投資和消費」的前景也並不看好。他認為,儘管北京當局強調要擴大開放、穩定外資、穩定民營企業的信心,但如果還是執行人治、黨領導一切,而不遵循法制和自由市場等結構性變革,「中國經濟就不會有實質性的變化,還是低速下行。」

上述官方數據發佈之際,歐、美等發達經濟體正收緊對中國出口商品的監管措施,針對中國產品過剩、國內需求不振而向外傾銷等行為進行調查。中共官方周四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前三大貿易夥伴為東盟、歐盟及美國。但除了中國對東盟的進出口呈現增長外,自歐、美進口的比例卻下降了大約7%,而中對歐、美的貿易順差則擴大到11.5%及18.8%。

美國之音報道,中共官方上周公佈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與出口數據形成鮮明對比,二月份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五個月出現萎縮,而新出口訂單則連續第11個月出現下跌。

「在考慮到出口價格變化和季節性等因素後,我們估計出口的貨物量在一二月份大幅上升,達到新的高度,」倫敦經濟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黃梓純(Huang,Zichun)在一份公告中指出。

「但是我們對這一增幅的可持續性有懷疑,因為出口商現在為了保住市場份額而採取減價的空間已經更為有限,」黃梓純說。

包括黃梓純在內的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今年年初出口大幅增長的部分原因有可能是中國的製造商削價以保訂單所致。

中國股市對進出口數據公佈的反應相對平和。中國藍籌股滬深300指數下滑0.32%,而香港恒生指數也微跌0.47%。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08/202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