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起猛了 諾基亞居然在2024年賣斷貨

諾基亞又準備開售了,這次你會買嗎?

某種程度上,人們重新愛上復刻版的諾基亞,不是因為它的設計如何出色,而是因為對現代智能手機同質化設計的審美疲勞,對信息爆炸時代消息過載的不堪負荷,以及無比懷念現實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因價值碰撞而產生情緒共鳴。

沉寂許久的手機市場,最近突然熱鬧。

然而,攪動浪潮的卻不是當紅炸子雞「果華米OV」,而是已經淡出人們視野許久的「過氣機皇」諾基亞,及其已經發佈25年的經典機型3210。

雖然諾基亞3210正式開售當天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星期五,但這攔不住打工人「摸魚」的熱情,幾個小時之後,這款經典機型就全線售罄,讓還沒搶到這款經典機型的網友直呼震驚,後悔自己的手速和網速都比不過經典復刻的速度。

突然銷售一空,甚至讓長期早已習慣當長期小透明的諾基亞吃了一驚,其通過微博激動但無奈地告知所有人「目前各大倉已經斷貨了,只剩下回憶和期待了」。

但其後,諾基亞像是回過神一般,終於接住這潑天的富貴,並迅速發佈了一則補貨通知,給無比期待的「諾粉」男女留下「回到過去」的溫馨提示。

曾經都給諾基亞買過單的網友,一邊催促諾基亞快馬加鞭補產能,一邊呼籲官方趕緊推出其他經典機型的復刻版。有網友甚至直接喊出口號:「誰說我的下一部手機,一定得是觸屏的?」

「能打電話的CCD相機,誰不心動啊」 

或許,諾基亞自己也沒想到,趕在千禧年前夕發佈的諾基亞3210,25年後仍然能大殺四方。

要知道,這款曾賣出1.6億台的真正「機皇」,即便在今天被「復刻」重生,但從任意一個角度來比較,都難以融入這個被移動互聯網構建和智能手機構建的當代社會——

比如筆挺的直板機身、滿滿「回憶殺」的九宮格鍵盤,幾乎都是古早的設計語言。今天已經被觸摸屏和面容解鎖「馴化」的「手機人」,都會更習慣或下意識地用手指按住機身的側面,然後在疑惑中思考半晌,才反應過來開機鍵應該是在正面。

又如直接用塑料殼和塑料膜進行銷售的包裝,讓不少人收到貨之後又驚又喜,仿佛像是買了一件比「麥麥對講機」還高端的玩具,就連拆箱都拿出了給手辦「開光」的架勢,很是小心翼翼。

再如內置了微信和支付寶兩大必備軟件,儘管登錄支付寶前需要用智能手機提前綁定,而且只有最基本的顯示付款碼的功能。

當然,它也能使用系統內置的喜馬拉雅和咪咕音樂,但它們也僅僅只是「閹割版」的視聽軟件,讓從來沒用過非智能機的年輕人直呼「難以置信」。

而這,還不是最讓人難以置信的。

諾基亞甚至還給出了給3210「氪金」的12大理由。(圖/諾基亞手機官方公眾號)

如果有比這些還更令人難以置信的功能,那就是支持4G全網通的諾基亞3210——不能連WiFi!不能連WiFi!不能連WiFi!

在確認這一點的真偽之後,我花了5分鐘重新確認:這是一台手機,不是「諾諾對講機」。

畢竟,它就算不能下載其他App,也還是能玩且只能玩貪食蛇;就算不能掃碼什麼的,也還是能維持最基本的通訊、支付和娛樂功能——看看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智能手錶,這些功能看着都微不足道,但都是最基本的。

而這些致命的缺點,在「諾粉」的眼中卻統統成為了優點。

社交媒體上,不少順利搶到諾基亞3210的年輕男女,紛紛曬出用這款經典手機拍照的成品,稱讚諾基亞3210拍攝出來的照片「像極了CCD相機帶來的磨皮氛圍感」——雖然這台手機的攝像頭只有200萬像素,在外人看來「基本就是門鎖拍照的水平」。

更有嘗到「甜頭」年輕人,把諾基亞3210當成了CCD相機的平替。理由也很簡單——目前的二手數碼產品市場裏,一台CCD相機需要500塊才能交易,熱門一點的款式更需要加價才能買到。

然而,現在擺在年輕人面前的,卻是一台能打電話、支持4G上網的CCD相機,售價還比CCD相機要便宜。

姿勢一擺,諾基亞3210一握,再放幾張成片,妥妥的潮流達人,想立刻下單的心情瞬間達到頂峰。

除了復刻,諾基亞能做的事情也只剩復刻了?

復刻帶來的情懷和「回憶殺」,讓沉迷Y2K潮流的年輕人為之瘋狂,更何況諾基亞3210本身就是一台誕生在千禧年間的手機。諾基亞在為3210發佈的廣告裏,刻意增加「復古」的味道:「現在,千禧回歸,讓全新諾基亞3210帶來曾經的Y2K回憶。」

諾基亞官方微博的評論區里,聚集了不少在社交媒體的海洋里的80、90後。

有人回憶起了自己的第一台諾基亞手機,也有人希望能夠復刻其他經典機型——這很快得到了眾人的附議。

狂熱的「信眾」也許並不知道,這並非是諾基亞第一次復刻過去的經典機型。

2017年發佈的諾基亞3310復刻版,剛一上市便吸引了不少30歲以下的年輕人購買,並在兩年內賣出超過千萬台。

後來發佈的諾基亞105系列,更一度成為諾基亞的銷量王。2022年,諾基亞曾在其官方微博里曾透露,其105系列的全球銷量超2億台。

然而,如今的諾基亞手機只是披着諾基亞品牌的外衣,其內核早已經是另一副軀幹。

2016年,幾位諾基亞的前經理人從微軟手中買回了包括手機業務在內的一些「沒有必要的額外業務」,隨後在芬蘭創立了一家名為「HMD」的手機公司。剛成立後的HMD一邊緊跟潮流,與時俱進地發佈安卓智能手機,一邊繼續復刻經典,推出多款諾基亞經典手機——但大多都是主要用於打電話、發短訊,攝影功能幾乎沒有的「備用機」。

打開諾基亞的官方線上商城,直播間裏主推的產品都是「圖標大」「字體大」「按鍵功能」的功能機。圍觀的網友一邊發彈幕表示懷念,一邊試探性地詢問主播「能否使用微信及流動支付」。

應該有不少人記得,諾基亞也是發佈過多款智能手機的。當年搭載Windows Phone的諾基亞Lumia系列,幾乎是諾基亞在主流市場上的「最後榮光」。其高飽和度大色塊的設計語言,在當時一眾「黑白灰」的觸屏機中,也算是獨樹一幟。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如今,諾基亞的智能機大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官方商城裏唯一一款仍在售的智能手機——諾基亞C31,已經是兩年前發佈的「入門級別」產品,不到700元的售價在智能手機市場裏濺不起任何水花。

有趣的是,直到諾基亞3210復刻版推出之前,諾基亞各款手機的銷量長期平平,真正關注的人少之又少——要知道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社交軟件和流媒體平台,只能打電話、發短訊的功能機已經沒人在乎,更不用說靠賣它來賺錢。

當年希望靠諾基亞品牌重歸江湖的HMD,很明顯並沒能夠重振諾基亞的昔日榮光,讓人倍感唏噓但又略顯諷刺。今年2月,HMD宣佈與諾基亞的品牌授權合約在2026年終止後不再續約,並改為研發自己品牌的手機,最新款的HMD手機目前已經登陸海外市場。

某種意義上,諾基亞3210能夠復刻榮光,但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沒人知道拋棄諾基亞品牌之後的HMD,還會不會靠復刻經典機型來創造銷量。

資訊時代,所有人都是手機的奴隸

根據諾基亞官方微博發佈的投產預告,新一批諾基亞3210將在5月31日晚8點發售。

儘管還沒到時間,但各大線上購物平台上,已有超過萬人按下了「預約」按鈕,迫切希望全款拿下這台只能打電話、發信息,後攝只有200萬像素的「備用機」。

諾基亞的熱度持續不減,某種程度上折射出了當下智能手機越來越無聊的現象——除了換殼、堆疊攝像頭、在屏幕尺寸上動心思之外,智能手機已經難再具有革命性的突破。相比之下,各款過去在設計上百花齊放的各款功能機,即使不能令人眼前一亮,至少也讓人眼前一黑。

但這並不是諾基亞3210突然走紅的深層次原因。社交媒體上,有網友在一則討論「3210不能用微信」的筆記下方留言:「如果一直是用這種無聊手機,那該多好。」

這像是一個反襯,照射出了當代人困在手機屏幕里的現實。

早在2016年,人手一部4G手機的年代,有研究機構就對手機軟件使用情況開展了一項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每人每天平均使用手機多達2個多小時;而到了2023年6月,QuestMobile2023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大報告數據顯示,每人每月單日使用互聯網的時長達到7.2小時,同比增長7.7%。

當所有人的生活都被手機所包圍,手機仿佛像是一個黑洞,把人們的24小時都吸進去了。哪天人們沒了手機或斷網,便仿佛丟了魂兒似的,不會走路,不會開車,不會點外賣,不會轉賬,不了解當下發生了什麼。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在麥克盧漢的基礎上延伸出「媒介即隱喻」的觀點,言下之意是指媒介用一種隱蔽但有利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媒介的形式比內容更重要。

而在信息洪流衝擊的時代里,手機成為了隱蔽的隱喻,負責構建信息繭房,提供特定的可供娛樂消遣的內容,引導我們對現實世界的思考,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成為了手機的奴隸。

也正因如此,不少出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反而嘗試選擇遠離信息洪流,回歸樸實、直接的現實世界,選擇改用不能刷App,只能打電話、發短訊的功能機。

某種程度上,人們重新愛上復刻版的諾基亞,不是因為它的設計如何出色,而是因為對現代智能手機同質化設計的審美疲勞,對信息爆炸時代消息過載的不堪負荷,以及無比懷念現實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因價值碰撞而產生情緒共鳴。

但這樣的懷念,卻跟風靡一時的老牌手機本身並沒有任何關係。

說到底,即便是能夠帶給人們情懷和回憶的諾基亞,其最後的歸宿也不過是廢品回收站,成為另類的「電子垃圾」,哪怕它的價格只有379元。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新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30/206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