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奪命「串串房」,害慘了多少中國家庭?

近幾年,網上頻繁有博主爆料,稱入住精裝出租房後變得極易生病,出現咳嗽、嗜睡、乏力等症狀,「串串房」現象因此得到了廣泛關注。 「串串」本是重慶話,有掮客、經紀人的含義,「串串房」指的是炒房客以低價收購舊房子或者毛坯房,用極度節省成本的方式對房子進行裝修,之後作為精修房高價租售,最大限度地賺取差價,因房屋甲醛等有害物質含量極高,又被稱為「白血病套房」。

但作為從業者,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市面上90%的除甲醛產品都是智商稅,效果還不如直接開窗通風,或者買兩個大排扇,一直對着門外和窗外吹。

市面上誤差極大的甲醛測試卡|圖源受訪者

真正有效的除甲醛產品,大部分都不會單獨售賣,而是會和提供除甲醛服務的公司捆綁售賣。而且除甲醛的工藝複雜,要根據家具的材質,用專業器械配合使用相應的產品,才會起到效果。

也正因為此,正規的除甲醛服務價格並不便宜。以25平方米為一個點,深圳有CMA(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證的機構做甲醛檢測和除醛,均價在每個點800元左右。假設這是一間100平米的房子,全屋除醛要花費3000多元,對租房者來說太不划算。

因此,與其想方設法除醛,我建議,不如從一開始就避開甲醛超標的出租屋。假如從房屋的外觀上難以判斷,也可以找甲醛檢測機構做上門檢測。若檢測結果超標,為了自身健康着想,應儘快搬離。

但要注意的是,現在市面上的甲醛檢測機構魚龍混雜,很多消費者會掉進「廉價檢測」的騙局。如果刷手機時看到「免費上門檢測」、「199元檢測除醛全包」、「治理完當天入住」這樣的字眼,建議你果斷划走,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甲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除完的。

不正規的檢測報告|圖源受訪者

選擇檢測機構時,要留意機構有沒有CMA認證蓋章,否則即使做了檢測,出具的報告也屬於無效證據,不利於之後找房東維權。

帶有CMA標誌的正規檢測報告|圖源受訪者

由於甲醛主要是通過呼吸與皮膚接觸進入人體,出於對自身健康的保護,正規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時,都會穿工作服,戴防護口罩,這也是辨別機構專業與否的一個小技巧。

艱難的維權之路

這兩年,我見證了很多「串串房」受害者艱難的維權之路。

我有一個客戶叫小藝,大學畢業後在深圳租了一個單間,月租2300元。雖然這個價格比同位置的單間貴了不少,但裝修精美,小藝也願意買單。

然而,住了一段時間後,小藝發現自己總是咳嗽、頭疼,吃藥也沒有好轉,於是花錢請了上門檢測。一檢測才發現,房間內的甲醛濃度為0.2㎎/m³,而甲醛濃度大於0.08mg/m³就算超標。

這個房子的房東,是小藝朋友介紹的熟人,租房時小藝一點心眼也沒留,感覺房東是個真誠的人,就愉快地轉了押金和房租,連合同也沒簽。檢測發現問題後,因為缺失合同,後續的賠償也沒法談。

不過,就算有租房合同,維權之路同樣坎坷。之前提到的小鄭夫婦,檢測結果出來後,發現臥室的甲醛含量是0.25mg/m³,客廳是0.17mg/m³,全部超標。但是房東不認賬,雙方來回拉扯,小鄭只好向消費者協會求助,多次協商後,房東依然不願意賠償。最後小鄭夫婦只好起訴,經過漫長的等待,身心俱疲,才獲得幾千元賠償。

小鄭告訴我:「我當時拿着檢測報告,以為一告一個準,但是我沒想到,維權的過程竟然這麼複雜。這件事的當事人不只是我和房東,我需要和房東、中介、裝修公司等各個主體一一對峙。好多次我都想放棄,但一想到我那兩個明明應該健康出生的孩子,我咬咬牙,心想一定要堅持。維權這件事總要有人先做,那個人可以是別人,也可以是我。」

因為取證費用較高,房屋從裝修到出租的過程中涉及了多方人員,加上打官司也需要時間,很多人都在維權中途放棄了。

即使有警覺性較強的房客維權成功,他前腳剛走,黑心房東後腳就把房子掛上平台再次出租,新的受害者仍然在源源不斷地產生。

我的朋友阿聶是一名自由房產中介,也是我見過最剛的一個人。他本身就對甲醛過敏,對「串串房」更是深惡痛絕。給客戶推薦房子前,他會親自測評,如果自己過敏了,他就發一條朋友圈,配圖自己鼻青臉腫的照片並標註上,「XX小區,X棟X室在租房,out!」

他這種行為,導致好多房東將他拉入黑名單,同行們也覺得他很傻,說他這樣賺不到錢,還白白搭進去醫藥費。但是阿聶卻說,「我要保證我手上的客人,能安心地住在我推薦的房子裏」。

阿聶的執着值得敬佩,但對於行業亂象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我認為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有關部門加強對租房市場的監管,假如日後有明文規定,要求出租屋必須經過空氣質素檢測,合格後才能掛牌出租,對於已經出租但甲醛超標的出租房,房東應立即整改,或者處以罰款,保障租房者的生命健康,相信「串串房」的事故也會大幅度減少。

作為從業者,我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也會儘量在上門時多和客戶科普怎樣辨別「串串房」,分享和甲醛有關的知識。

工作中的小章|圖源受訪者

其實除了劣質家具,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物件,比如毛絨玩具、兒童玩具捏捏樂,廉價的衣物和地毯等,容易出現甲醛超標的問題。

像年輕人很喜歡的娛樂項目「抓娃娃」,每次一抓一大包,堆在床上做擺設,覺得很可愛,有些人還會抱着娃娃睡覺。但這些娃娃中,很多都缺少3C認證,屬於三無產品,用料成本極低。

毛絨玩具在生產的過程中,面料使用的染料、固色劑、黏合劑都可能含有甲醛;即使部分原料的甲醛沒有超標,但組裝後,整個產品甲醛累計超標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所以,無論是從專賣店買的娃娃,還是從娃娃機抓的娃娃,沒有合格證和3C認證,都不要使用。這個原則也適用於服裝。

做我們這行,遭人誤解是常有的事。很多人對於上門檢測甲醛和除醛仍有刻板印象,「騙子」、「撈錢」是我聽過對我們這行最多的惡評。

我曾上門服務過一家人,當時我在認真檢測,家裏的男主人卻對我冷嘲熱諷,「你們這工作很暴利吧?擺弄一下東西就賺幾百,我們累死累活才賺一點點」。我跟他們科普甲醛的危害性,他大聲嚷嚷,「哎呀,別廢話了,不就是想多扣點錢嗎?走走走!」

每次聽到這種話,我的心裏都很難受。但是下一次上門服務,我還是會盡我所能地多嘮叨兩句,我相信總有人會聽進去,可能因為我的一句提醒,就會有一個家庭免遭「串串房」坑害。

我沒什麼文化,說不出大道理。我只知道,「不賺昧心錢,不做虧心事」是我的堅持,也是我對這份工作的態度。

工作中的小章|圖源受訪者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緩緩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24/205829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