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顏純鈎:蔡規賴隨不獨不統,科技為矛外交為盾

作者:
不獨不統恰恰是針對中共的兩岸政策,以不變應萬變。中共既拿捏不到武力統一的機遇,又找不到統戰的突破口,多年來種種花招都不見效,拉攏國民黨作內應,也得不到台灣人民的認可,至今贊成統一的民調只佔極少數。因此,保持現狀便成為國際與國內最大公約數,賴清德有此憑據,更可進退有度。

今日是賴清德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總統的日子,執筆時未聞中共有什麼嚴重的干擾行動。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成為國際政治中的一件大事,本身已經是破天荒的進步。

台灣媒體報道,有七十多個國家的政要和民間團體組團參加今次的總統就職典禮,證明台灣得道多助,而中共失道寡助,兩岸的國際形象此長彼消,成為當今的一大看點。

賴清德執政有其優勢,主要是蔡英文八年總統任內建樹頗多,內政外交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蔡英文卸任前的民調,比起馬英九有天淵之別;台灣股市自馬英九卸任時的八千點,大幅上漲至蔡英文卸任時的兩萬一千點;近年台灣的外交成績顯著,高科技成就執世界人工智能牛耳,這些都是賴清德有利的地方。

兩岸關係上,可以預見賴清德仍會實行不獨不統的原則,不給中共發動戰爭的口實,也不上中共一國兩制的當。兩岸保持現狀,也是美英歐日韓澳等世界強國的共識,賴清德的兩岸政策立足於穩定,專注於內政外交,可立於不敗之地。

不獨不統恰恰是針對中共的兩岸政策,以不變應萬變。中共既拿捏不到武力統一的機遇,又找不到統戰的突破口,多年來種種花招都不見效,拉攏國民黨作內應,也得不到台灣人民的認可,至今贊成統一的民調只佔極少數。因此,保持現狀便成為國際與國內最大公約數,賴清德有此憑據,更可進退有度。

台灣的高科技優勢蓄勢待發,台積電與英偉達裏應外合,正在搶佔世界人工智能的制高點,不但南韓已被遠遠拋離,就是美國與日本,也要借重台積電的生產能力。高科技是未來世界的攻伐利器,沒有高科技,經濟等於癱瘓了一大半。台灣以高科技為矛,可以攻城略地,扮演全球化的領軍角色,佔據主動地位。

高科技主攻,外交主守,台灣的地緣政治地位越發重要,台灣拓展外交的機遇越好。近年來台灣在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到處受歡迎,很多外交上的突破正在潛移默化,隨時都可能出現新的開拓。外交上的價值同盟軍一旦形成,台灣便不必太擔心中共的侵犯,台灣在國際上如魚得水,中共卻向隅而泣,台灣以外交為盾,足以抵禦中共的侵犯。

當然,賴清德仍不免要應對來自兩方面的壓力。外部壓力來自中共,中共在和戰兩手上仍會有搞作,但兩岸爆發戰爭的機率不高。中共內部難題成堆,十年內不可能解決經濟難題,社會環境正在惡化中,民怨四起,官場不穩,都是內憂。外患是遭全世界唾棄,周邊關係惡劣,隨時爆發小規模衝突。中共不太可能庸人自擾,搞一場兩岸戰爭,來加劇自己的危局。

但是,中共也不會因內部麻煩就放棄對台灣的滋擾,海空侵擾仍會繼續,程度上或會升級,但限於不引發兩岸武力對抗。賴清德任內,這種滋擾不會停止,如何拿捏輕重緩急,仍會是賴清德要傷腦筋的事。

內部壓力來自中共在台的別動隊,國民黨與民眾黨仍會製造麻煩。就在總統就職典禮前,國民黨連同民眾黨,在立法院搞了一場大龍鳳,妄圖趁總統就職的開心日子,製造一點不愉快,搞一點小風波,來為大典「贈慶」。

在野黨企圖利用在立法院的微弱優勢,強行通過擴大立法院職權﹑破壞總統施政的法案。該法案未經民間深入討論,也未經立法院逐條審議,韓國瑜就想霸王硬上弓,提交立法院投票。經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強力反對,演變成議員大混戰,最後韓國瑜只好宣佈休會。

這半年來,國民黨政要絡繹於途,前往大陸接受中共面授機宜,帶了任務回台灣,就是要在賴清德任內儘量攪事,讓賴清德「冇覺好瞓」。明面上選舉落敗,就在暗面上使壞,搞一點宵小之術,平衡心頭無明火,這都是中共的慣技。

這一次,幸好賴清德有先見之明,就在十天半月之前,賴清德召集立法院民進黨黨團成員有過一次見面會。相信在那個會上,他對黨友耳提面命,希望做好立法院作戰的準備。果然在野黨搞突然襲擊,找岔子製造麻煩,幸好民進黨有備而來,全體動員據理力爭,寸土不讓,終於幸保不失。

賴清德有內外兩重壓力,但大局向好,相對來說,壓力便沒有那麼大。中共騷擾常態化,立法院衝突也常態化,日後的台灣政局不出這兩個常態,而高科技與外交的開拓,仍會引領台灣更迅猛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臉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21/205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