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黃世澤:中國與西方決裂的關鍵五月

作者:

在當代中國歷史而言,五月都是十分關鍵的月份,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日,時任中共總理李鵬下達殺氣騰騰的戒嚴令,基本上決定了中國不再是文明國家之列的命運,但當時中國與西方未至於完全決裂,甚至在江澤民年代,中國有過在經濟上與西方整合的日子。但今年五月十四日至十六這三日,中國和美國作出的決定,基本上已經反映了中國和西方已經完全決裂,差在何時中國回到冷戰閉關鎖國的日子。

美國對中國出「組合拳」貿易爭升級

五月十四日,美國總統拜登決定向中國電動車實施百分百關稅措施,而特朗普更揚言如果他上台,會祭出百分之二百關稅,雖然特朗普的言論有選舉操作之嫌,但無可否認,現時針對中國各類關稅措施,是他開的頭,因此拜登和特朗普在對華政策上,只是比誰更強硬。而本來認為沒有特朗普強硬的拜登,也祭出百分百關稅,反映由上月拜登致電習近平開始,西方與中國連串外交談判徒勞無功,一如俄國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各國多次前赴莫斯科勸退普京都無效。今日德、法等國大幅軍援烏克蘭,正正是普京視歐洲要求如無物的結果。因此,美國對華強硬並非無跡可尋。美國進一步對涉及新疆迫害維吾爾人的棉花企業作出制裁,也是這一連串組合拳的一部分,畢竟只有關稅不足迫習近平就範。

之後英國檢控香港駐英經貿辦官員,也可作如是觀。早在去年英國已經監視香港駐英經貿辦官員的舉動,否則也不會在控罪書上有這麼多材料,對這些業餘水平的「特工」行動了如指掌,但英國現在提出檢控,除了外交努力失敗,亦有協助美國的意味,畢竟香港駐英經貿辦那些荒唐舉動,勢成支持華府關閉美國各地香港駐當地經貿辦的最佳證據。

中俄越緊密西方越猜疑

正常而言,以往中共領導人見到這剛才提及的一連串措施,都會試圖示好去冷卻緊張氣氛,只不過以習近平的老紅衛兵性格,美國指東,他更要話西。對於西方國家,至少對歐盟而言,如果中國能夠阻止普京繼續的侵略戰爭,大家看在他對烏克蘭和平以及領土完整有功的份上,某些方面或者可以網開一面,但普京訪華時,習近平對他的熱情歡迎,雖然中俄在北京達成了什麼協議,未見有詳細公佈,但中國和俄國越不公佈相關協議的內容,西方對習近平的猜疑越嚴重,如果之後西方有更激進的制裁,甚至對香港經貿特殊地位進一步開刀,亦十分之正常。

台灣問題惹火美朝野漸傾向台

不過,這個五月比以往的五月惹火的是,台灣新總統賴清德將於五月二十日就職,賴清德當選不單代表民進黨首次在民主化後可以連任三次,而且賴清德的統獨立場比蔡英文強硬得多。換言之,中國有可能作出一些瘋狂反應,這令中國和西方的關係更加繃緊,因為台灣問題本身,就是一條惹火非常的戰爭導火線。而西方在中國屢次「敬酒唔飲飲罰酒」的情況下,對台灣問題不再是陳水扁年代那種為討好中國而息事寧人的態度,看美國朝野在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立場日漸向台灣一邊傾斜,大家更看到當中的火藥味到底有多濃。

因此,這個五月並非一個太平日子,相反,中國與西方全面決裂的序幕,就在這個月展開,如果習近平仍然維持現有態度,而中共黨再沒有其他有分量的人去阻止習近平的話,中國和西方的強烈衝突幾乎可以肯定,差在什麼時候發生以及會不會最後流血收場,還是中國經濟陷入破產的局面。而可以阻止習近平的人,在中國並不存在,所以作為平民應為自己的安危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8/205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