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美國登沒登月,周小平說了算

當一群人不斷重複一個針對你的虛假觀點,你最好的方式,就是無視,因為其原本就是假的,你越是去解釋,就會陷入對方的圈套,你的解釋都成了掩飾的證據,你的反駁會被看成是笑話,你的證明也會被視為造假,無論你如何自證,都會是一場自我內耗的死循環,因為自證的事情永遠沒有盡頭。還記得我之前講陰謀論為何無法被駁倒的原因嗎?就是因為陰謀論原本就是一種心理遊戲,不需要在現實中成立。

郭德綱說得好——內行不要和外行爭論。比如我和火箭專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燒煤,煤還得精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火箭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估計航天專家看到周小平,就是這感覺。

很多人會說,面對「美國登月造假」的質疑,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為什麼不回應?

NASA之所以不敢回應,那不就是他們心虛,就是他們造假被揭穿而無法反駁的證據嗎?

其實NASA回應過,雖然NASA確實極少回應相關質疑,但也並非沒有回應,我印象中,NASA真就一個技術性問題回應過一次,但之後就沒有具體回應了,至於原因,NASA也很坦率:回應這些質疑?沒必要!

按照樸素常識理解,質疑是每個人的權利,回應不回應這些所謂的質疑,也是每個人的權利。

我不知道某些人能不能理解這個常識,即便作為公共機構的NASA,他們的工作內容,也不包含回應每個網友質疑的,如果每個阿貓阿狗在網上隨便說兩句,他們就必須要回應,還別說合理不?你覺得他們有那個精力和時間嗎?

除了我們搞自媒體的,需要來聊這些無聊的話題,網上閒得蛋痛的網友,需要鑑定登月真偽來打發他們的時間,專家和專業人員忙着搞研究做實驗,沒空搭理你,你又不是ATM,負責給他們發工資。

還有人說,既然幾十年前美國就登上月球了,怎麼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反而登不上去了呢?

拜託,人家不是登不上去了,是人家現在就沒準備登月。就跟你問你女兒為什麼不吃飯?是你不會吃飯了嗎?你女兒可能都要白你一眼,我又沒餓,也沒到飯點,我只是暫時還沒吃,你腦子是不是壞掉了,才會認為我都不會吃飯了?

當然,話說到這裏,依然會有槓精說,別扯什麼可以登,但沒計劃登月,美國既然這麼有錢有實力,登個月輕輕鬆鬆,為何不造計劃登月?不就是登不上去了嗎?

前幾天,我還真看有槓精在這麼問,我忍不住上去回了一句:你給錢嗎?

這些人真是缺乏常識,不知道登月是要靠錢堆出來的嗎?如果美國國會不批准登月計劃,你自己給錢上了?你是馬斯克嗎?

而美國國會要批准任何款項,要看納稅人臉色,如果選民普遍不支持登月計劃,議員不會同意,國會不可能通過。就如同援助烏克蘭一樣,610億美元兩黨都要拉扯半年,不是某個網民喊幾句口號大嘴一張就來錢了。

美國納稅人會問你啊,你拿我們的錢跑太空燒錢?為什麼?給我個理由先?

以前美國着急登月是因為和蘇聯搞軍備競賽,那是國家存亡的時刻,全國同仇敵愾,出錢出力,現在還燒這個錢幹嘛?

航天項目有多燒錢,我們來看看當年的阿波羅計劃有多燒錢就知道了。

阿波羅計劃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

255億美元在當年是個什麼概念呢?約佔當年美國GDP的0.57%,約佔當年美國全部科技研究開發經費的20%,在工程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

根據不同的計算方法,這個數字在今天可能相當於數千億美元,具體取決於如何計算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的影響。

例如,有資料顯示,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阿波羅計劃的花費在今天可能相當於14535億美元,這是個什麼樣的天文數字。

美國援烏法案610億,各位看官幫我算算,這個14535億美元是美國援助烏克蘭的多少倍?

好了,如此超級大工程需要這麼大一筆錢,美國國會當年為何就批准了?

很簡單,因為美蘇軍備競賽,就是那場最終拖垮蘇聯,導致其解體消失的軍備競賽。

1960年11月,約翰·F·甘迺迪入主白宮,成為美國的第35任總統,1960年尼克遜與甘迺迪對壘進行總統競選時,「美蘇外空差距」的問題成了辯論的焦點,甘迺迪不止一次就這一問題批評尼克遜,似乎共和黨應該為蘇聯人造衛星搶先上天負全部責任。

於是,在甘迺迪勝選後,兌現這個承諾就成了甘迺迪的執政目標,要使美國在太空探索和導彈防禦上全面超越蘇聯。

訂立目標容易,實現起來卻困難重重,1961年發生的一件大事,再次讓甘迺迪「壓力山大」。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搭乘東方1號飛船升空,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

蘇聯這個進展大大地刺激了美國,更加深了美國人民對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恐懼。

次日,在與白宮科學委員會的會談中,許多議員希望能夠立刻開始實施一項太空計劃,保證美國在與蘇聯的競賽中不至於落後太多。

1961年5月25日,甘迺迪向國會建議開展「阿波羅計劃」,並立下了Flag,要在1960年代結束前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

這個計劃從1961年開始,到1972年結束,共進行了17次載人飛行任務,其中6次成功登上了月球。

美國總共有12名太空人踏上了月球表面,他們在那裏進行了各種科學實驗,採集了約382公斤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樣本,並且在月球上留下了一些物品,比如美國國旗、登月艙、月球車、角反射器等等。這些都被認為是美國登月成功的證據。

當然,在陰謀論者看來,這些都不是證據,都是荷里活攝影棚里的文藝創作。

我看很多人還在一條一條回應這些陰謀論者,給他們做科普,我就覺得很好笑,不知道這個叫做「自證陷阱」嗎?

什麼是自證陷阱呢?就是旁人提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觀點扣到你頭上,然後你就這個根本不存在的觀點反覆進行論證其荒謬性,實際上卻加深了公眾對這個虛假觀點的刻板印象。

所以,當一群人不斷重複一個針對你的虛假觀點,你最好的方式,就是無視,因為其原本就是假的,你越是去解釋,就會陷入對方的圈套,你的解釋都成了掩飾的證據,你的反駁會被看成是笑話,你的證明也會被視為造假,無論你如何自證,都會是一場自我內耗的死循環,因為自證的事情永遠沒有盡頭。

還記得我之前講陰謀論為何無法被駁倒的原因嗎?就是因為陰謀論原本就是一種心理遊戲,不需要在現實中成立,自證陷阱也是同樣,它們只會給你施加心理上的影響,而在邏輯上根本不成立,你要去反駁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心理假象,那就上了對方的當了。

那麼,真正的質疑不是逼對方自證自己呈現的證據的真偽,而是質疑方自己要舉證說明對方造假的完整證據鏈,如果你都沒有對方造假的證據,別人是沒有義務回應你的。

比如,張三如何自證自己的媽是自己的媽呢?即便你拿出出生證明,對方都可以說你造假,即便你們拿出親子鑑定,對方也可以一口咬定你們的親子證明也是和鑑定機構串通的,這樣一環一環的自證下去,永遠不會有盡頭。

所以,當面對這種「虛假質疑」時,應該怎麼做呢?

我告訴大家,用魔法打敗魔法,以彼之矛擊彼之盾,讓他們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臉。

對於所謂「美國登月造假」的質疑,我目前看到做得最有力回應的,是知乎網友「半句濃墨」。

他是這麼回應所謂「美國登月造假」的呢?我原文一字不差轉述如下:

先不說真假,先看。。。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剛剛將「自己一小步,人類一大步」永久的印在了月球靜海表面,隨後太空人奧爾德林也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緊隨阿姆斯特朗開始了月球漫步。整個艙外活動共持續了2小時31分之久。。。

這期間,兩位登月太空人完成了月球表面岩石標本採集、月表撞擊坑邊緣地質考察、紀念標誌物放置任務。除此之外,他們還精心放置了阿波羅計劃初期的月球科學實驗儀器組——被動式月震儀和一台激光測距反射鏡陣列。。。這是一個大約60厘米寬的設備,上面配置了100個稜鏡,被稱為月球激光測距反射器陣列

那台被永遠留在了月球表面的激光測距反射鏡陣列,僅在一周後就開始了工作。1969年8月1日,美國Lick天文台用3m望遠鏡成功地觀測到來自Apollo11反射器的激光測距回波信號;8月22日,美國McDonald天文台的2.7m望遠鏡亦收到回波信號;隨後對Apollo11反射器

進行成功測距試驗的還有美國空軍在亞利桑那州的劍橋研究實驗室、法國的Pic du Mdi天文台和日本的東京天文台,開創了人類對地球與月球間距離進行精確測量的歷史。。。。

1971年,阿波羅14號和15號的登月人員也在月球表面安裝了這種特殊的反光鏡。另一個由法國製造的反光鏡安裝在前蘇聯的Lunokhod2號月球車上,1973年這架無人月球車在月球着陸。此前1970年前蘇聯的LUNAR17探月任務也安置了一面反光鏡。也就是說在月球上,共計有人類留下的五面反光鏡。

好,重點來了。。。。。

2018年中科院雲南天文台利用阿波羅任務中置於月面的反射鏡陣列完成了我國首次月球激光測距實驗,填補了我國在月球激光測距領域的空白。。。。

還用說別的什麼嗎???我們利用了阿波羅任務放置的反射鏡,完成了激光測距。。。要是阿波羅登月是假的,那麼阿波羅放置的反射鏡陣列也是假的,那麼我們利用阿波羅反射鏡陣列的測距也是假的。。。。這要是打假,打到自己頭上,會不會很尷尬。。。

你看看,人家「半句濃墨」根本沒有傻傻地跟着對方預設的自證陷阱去接話,人家根本無視這些「虛假質疑」,你不是說美國登月是假的嗎?

好,就算你說的是對的,美國登月就是假的,那麼月球上的阿波羅反射鏡當然也是假的,那麼,我們中科院的天文台所謂利用這個根本不存在的阿波羅反射鏡做的實驗自然也是假的嘍,這......

「半句濃墨」說,這打假打到自己頭上會不會尷尬,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們是斷不會質疑我們中科院的實驗成果的,而中科院的專家們看待這些質疑者,估計也會像看周小平一樣,意味深長:

周小平都敢打着中國航天院士的名頭質疑美國登月真實性了,還這麼多人相信,我們科普了半天,愣是沒人信,這充分說明,專業人士說了不算,周小平們說了算。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北游獨立評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7/205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