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恆大項目組網上爆料 普華永道瑟瑟發抖

恆大財務造假案風波未停,最新被波及的是全球第一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

近日,據相關媒體引消息人士稱,中國監管機構正就恆大財務造假案對普華永道進行調查,審查後者在恆大造假案中所扮演的角色,並與其負責恆大審計的一些前普華永道會計師保持聯繫。

這並非普華永道首次牽涉在中國企業的財務造假案中。

不久前曝出連續五年財務造假的科創板「數據分析第一股」慧辰股份,此前長期聘請的審計機構也是普華永道。與恆大案類似,在證監會立案調查前,普華永道出具的一直是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樣為財務造假作了「背書」。

20多年前,安然造假案東窗事發後,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遭遇滅頂之災,「五大」由此縮水至「四大」。20年後,恆大涉案金額遠龐大過當年安然,經營壓力不斷增大的普華永道,由此面臨的潛在罰款和訴訟恐怕更甚於安達信。

這個全球會計師事務所龍頭,已經顫抖地站在了懸崖邊上。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金角財經,我們將為你剖析更多社會熱點,拆解經濟事件背後的邏輯。

「不排除中介機構有後續處罰」

被恆大造假案波及的一眾中介機構里,最負盛名的莫過於其審計機構、全球第一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

一位證券領域的律師表示,參照過往案例,恆大債權的投資者或將對恆大及相關中介發起虛假陳述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相關損失,「恆大沒錢賠,但中介機構還是有賠償能力的,也不排除中介機構會有後續處罰」。

 

 

2024年3月18日晚,恆大地產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證監會查明,恆大地產披露的2019-2020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恆大地產通過提前確認收入方式財務造假,導致上述兩年各虛增收入2139.89億元、3501.57億元,占當期營收比分別為50.14%、78.54%;對應虛增利潤分別為407.22億元、512.89億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各63.31%和86.88%。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國收入前五名的房企分別恆大、碧桂園、綠地控股、萬科及保利地產,各實現營收5072.48億元、4628.56億元、4561億元、4191.12億元及2432億元。恆大虛增收入3501.57億元,相當於憑空多虛構了一家保利地產,可見情況之嚴重。

證監會同時表示,由於恆大地產在相關債券發行文件中分別引用了存在虛假記載的2019-2020年年度報告的相關數據,因此債券涉嫌欺詐發行。據統計,恆大地產引用上述數據共發行了「20恆大02」「20恆大03」「20恆大04」「20恆大05」及「21恆大01」五隻公司債,這5隻公司債總計發行規模共208億元。

除了上述違法行為外,恆大地產還未按規定及時披露年報及逾期債務等相關信息。

2021年9月,恆大地產陷入債務危機,定期財報停止披露;直到2023年8月,恆大地產才公開披露了遲到的2021年、2022年中期及2022年年度報告。同時,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31日,恆大地產自2021年年初共有2983筆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未按規定及時予以披露,涉及金額2785.31億元。

在事先告知書中,除了處罰恆大,證監會還點名的對財務造假負有主要責任的人員有7人,包括恆大地產實控人許家印及另外6名時任高管夏海鈞、潘大榮、潘翰翎、柯鵬、甄立濤、錢程。

其中,許家印和夏海鈞被認為「手段特別惡劣,情節特別嚴重,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均被給予警告和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分別被處罰款4700萬元和1500萬元,其餘高管罰款在20萬元到900萬元不等。

不過,由於恆大地產早已徘徊在破產邊緣,能交罰款以及賠償投資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恆大背後的普華永道

普華永道與恆大合作已久。2009年,恆大赴港上市時,普華永道便是其合作會計所。此後多年,中國恆大的審計報告均由普華永道出具。

在證監會此次處罰恆大和許家印前,2021年10月,香港財務匯報局曾就恆大集團有關持續經營的匯報展開調查,當時作為審計機構的普華永道也被列入調查範圍。

普華永道之所以被一併調查,是因為香港財務匯報局通過監察市場活動,發現恆大賬目和普華永道出具的2020年審計報告,在有關持續經營匯報的充分性方面存在問題。

香港財匯局稱:「透過監察市場活動,在中國恆大2020年年度賬目、2021年中期賬目及羅兵咸永道(普華永道的香港名稱)2020年年度審計的核數師報告中,發現該集團在有關持續經營匯報的充分性方面存在問題。本局亦接獲一宗與2020年年度賬目及2020年年度審計相關事項的公眾投訴。」

2022年8月,情況越發嚴峻。香港財匯局再次宣佈,已展開就恆大物業2020年年度賬目和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財務報表的查訊,以及羅兵咸永道對恆大物業2020年年度賬目進行的審計的調查。

同時,香港財匯局宣佈擴大了針對上述「中國恆大2020年年度賬目、2021年中期賬目的財務報表,對羅兵咸永道為中國恆大出具的2020年年度賬目進行的審計」的調查範圍。

2023年1月,恆大公告稱,羅兵咸永道應本公司的建議辭任本公司核數師,自2023年1月16日起生效,同時委任上會柏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本公司新核數師,以填補羅兵咸辭任後之臨時空缺,任期直至本公司下屆股東周年大會結束為止。

這意味着,恆大和普華永道長達14年的合作關係,在香港財匯局宣佈擴大調查範圍的5個月後正式結束

不過,市場對普華永道的質疑並未因雙方結束合作而停止。早在2020年,恆大的資金鍊就已十分緊張,關於恆大的危機也有公開報道。2020年8月,為控制房企有息債務的增長,監管機構針對房地產企業設置了「三道紅線」。彼時,有多家媒體報道,恆大三條紅線全部踩中。

但普華永道作為恆大的審計機構,在後者被香港監管機構調查之前,一直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廣為投資者詬病。

而在最近證監會官宣對恆大財務造假處罰後,普華永道面臨的質疑聲音也是一眾中介機構中最大的。

網上有博主爆料稱,對於牽涉在恆大案上,普華永道「所內部早就做好了應對措施,據說就持續經營底稿就有200多頁的底稿論述」「所內早就有人背鍋離職了,在2年前就已經有做風控的全球leader『主動離職』」「所里應該會用計提的風險準備金付罰款」等。

該博主同時補充了不少普華永道和恆大合作期間的細節。

比如,「每天都有很足的oot以及加班費,客戶提供酒店住宿和公寓,曾經是最福利的項目,給錢大方,基本上項目組成員都是同級別收入最好的那一批,基本每年多個5-10w」。

網上流傳關於普華永道在參與恆大業務過程中的細節

參考普華永道過去一系列爭議不斷的動作,對於上述具體爆料,恐怕只能說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慣犯」

恆大案並非普華永道首次為中國企業的財務造假「背書」。

不久前曝出連續五年財務造假的科創板「數據分析第一股」慧辰股份,長期聘請的審計機構也正是普華永道。

2023年12月22日晚,慧辰股份公告披露,收到北京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及董事長、財務負責人等4名責任人被罰共計1600萬元,其中公司被罰500萬元,董事長趙龍被罰300萬元。

據北京證監局查明,慧辰股份的違法事實主要為招股說明書存在虛假記載、2020-2022年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意味着這家公司從招股書到被查前的全部年報,都存在造假情況。

公告顯示,慧辰股份招股書披露的2018-2019年利潤分別虛增555.31萬元、1785.88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7.33%、25.16%。2020年,慧辰股份上市首份年報中虛增利潤6096.16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高達60.69%。2021年和2022年,在公司虧損情況下,分別虛減利潤1721.19萬元、10496.20萬元。

與恆大造假案類似,在證監會立案調查前,普華永道出具的一直是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此外,普華永道在國外同樣爭議不斷。2018年,由於普華永道審計過程中未能發現美國阿拉巴馬州殖民銀行的重點客戶存在大規模欺詐舞弊行為,助推了殖民銀行在2009年宣告破產,美國聯邦法院裁定普華永道必須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支付大約41億元人民幣的賠償金。

更讓人無語的是,普華永道近期還因員工考試違規被處以巨額罰款,進一步令投資者質疑其員工的誠信和職業操守。

去年11月30日,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宣佈對山東浩信會計師事務所、上海的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以及香港的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共計罰款794萬美元,原因包括偽造審計報告、質量控制標準、誠信和人事管理要素等。

PCAOB表示,普華永道位於上海和香港的兩家事務所,未能發現或阻止強制性內部培訓課程測試中廣泛、不當的答案共享,違反了PCAOB質量控制標準的誠信和人事管理要素。

據悉,從2018年到2020年,普華永道香港的1000多名員工和普華永道上海的數百名員工,參與了不當的答案共享,通過兩個未經授權的軟件應用程式提供或接收答案。

PCAOB對普華永道香港罰款400萬美元、普華永道上海罰款300萬美。PCAOB表示,除了經濟處罰外,兩家事務所還必須採取措施防止此類違規行為再次發生,並向PCAOB報告其合規情況,以便確保投資者得到更好的保護。

「四大」變「三大」?

普華永道牽涉恆大造假案,讓投資者聯想起20多年前的另一起至今仍被市場銘記的案例——安然破產、五大會計師事務所變四大。

安然曾是全球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信公司之一,市值一度高達700億美元,連續六年被財富雜誌評為「美國最有創新公司」。它在1985年由KennethLay創建,由於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在電力和天然氣市場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隨着公司的擴張,它也開始加入到更多高風險的項目中,並使用複雜的會計技巧來掩蓋這些風險和虧損。2001年,安然公司突然承認其盈利被高估了6億美元,其股價從高點90美元迅速跌落到不到1美元,後來更宣告破產,在當時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

隨後,大量財務醜聞浮出水面,包括高級管理層的內部交易、欺詐性的會計操作等,觸動了華爾街和美國政府,促使它們對企業財務的透明度和責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等。

作為安然的審計機構,當時全球五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也因此遭遇滅頂之災。

彼時,安達信被指控為安然簽發了與實際經營活動嚴重不符的審計報告,要負有一定的責任。隨後,安達信被美國司法部門立案調查。

2002年,由於涉及修改、銷毀與安然公司有關的審計工作底稿等違法行為,安達信被聯邦陪審團裁定有罪,失去了審計公眾公司的資格。當年,安達信由於承受不住壓力,經歷了強制解體,事務所的大部分業務被其他大型會計事務所接手。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也由此變成「四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恆大造假案中,恆大的涉案規模遠遠大於安然。多年來為恆大「背書」的普華永道,其面臨的潛在罰款和訴訟恐怕只會更甚於安達信。「四大」也有可能縮水至「三大」。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金角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30/203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