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23條」後的香港,千刀萬剮的感覺

—紐時文章:千刀萬剮的感覺:「23條」後香港何去何從

紐約時報日前刊發文章,題為:悲觀蔓延、感覺就像「千刀萬剮」:「23條」後香港何去何從。

文章寫道:香港曾是亞洲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如今卻陷入了深深的悲觀情緒之中。

股市低迷,房價暴跌,移民加劇了人才流失。當地居民趨之若鶩的一些大熱餐館、水療中心和購物中心位於邊境另一邊的中國內地城市深圳。

經濟學家、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斯蒂芬·羅奇長期以來對香港的樂觀一直廣為人知,他在《金融時報》最近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香港完了,這樣說我很難過。」

但香港問題的核心是身份認同危機,北京支持的香港官員將這個曾經自由自在的城市推離西方,改為接受習近平主席領導的中國自上而下的政治文化和民族主義熱情。

「出於各種原因,人們非常不滿,」資深民主政治人士和前立法者、現在YouTube頻道主持訪談節目的劉慧卿說。「當然,當局不會公開承認這一點,但我認為他們是知道的。」

如今來到香港,透過表面向內深入,可以看到一個與打壓前充滿活力、有時喧鬧的政治文化截然不同的城市。

現在,政府的批評者和反對派議員都在監獄裏受苦。支持民主的傳媒大亨黎智英正因國家安全指控受審。獨立新聞機構被迫關閉。公務員和公立學校教師被要求宣誓效忠並通過國家安全測試。

在這種新環境下,即使是體育也無法擺脫政治的影響。上個月,足球明星梅西因傷缺席了一場與本地球隊的表演賽,引發了香港的強烈抗議。批評梅西最尖銳的聲音之一來自香港政府高級顧問、資深親北京議員葉劉淑儀

香港人馬克·李(音)說,他的城市看起來和感覺上越像內地,他就越想移民海外。

這位36歲的私人教練說,過去幾年裏,他在WhatsApp上的集體跑步和健身課程群組的200名用戶中約有四分之一離開了香港。他不願意生孩子,因為他擔心香港的公立學校制度,這些學校要求進行國家安全教育。

「如果香港已非我城,則難以不走了,」馬克·李說。他還表示,這些變化感覺就像「千刀萬剮」。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22/203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