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逾30年總理記者會「破例」被取消 評論:難免令人質疑「開倒車」

繼中共20屆三中全會異常遲遲未開,為期7日的全國人大會議周二(5日)開幕,大會發言人突宣佈,歷時30多年的閉幕總理記者會,今年起取消,消息震撼各界。有分析指,變相唯一一次中共國家級領導人面向中外記者的直播機會亦「被消失」,難免令人質疑中共透明度「開倒車」,總理地位矮化「非新鮮事」,不排除為免曝露當時經濟解困「乏術」,又相信習近平及其權力核心,愈趨向為鞏固權力一再「破例」而不再多加解釋。

繼中共20屆三中全會異常遲遲未開,為期7日的全國人大會議周二(5日)開幕,大會發言人突宣佈,歷時30多年的閉幕總理記者會,今年起取消,消息震撼各界。有分析指,變相唯一一次中共國家級領導人面向中外記者的直播機會亦「被消失」,難免令人質疑中共透明度「開倒車」,總理地位矮化「非新鮮事」,不排除為免曝露當時經濟解困「乏術」,又相信習近平及其權力核心,愈趨向為鞏固權力一再「破例」而不再多加解釋。

往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周一(4日)開幕,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同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媒《中新社》記者問及,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閉幕後,是否獲邀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大會發言人婁勤儉的回應令在場人士驚訝。

婁勤儉說:「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如無特殊情況,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

婁勤儉解釋指,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去年3月閉幕後,新上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中外記者會首次亮相及接受問答,並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向大會提交具體報告,已具體回應社會主要關切的問題,同時加設「部長記者會」和「部長通道」,按各自範疇回應中外提問。

在官方宣佈取消總理記者會後,全國政協會議隨即開幕,總理李強備受關注。只見李強尾隨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入場時保持微笑,恭敬地與習近平保持約1米距離,入席後兩人偶有簡單互動。

分析:難免令人「質疑開倒車」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本台分析指,即使官方有「正面」說法,但由於中共政府本身的透明度不高,事件難免令人「負面地聯想、質疑開倒車」。

劉銳紹說:「取消總理記者會,自然地減少了李強的曝光機會。第二、這類記者會上,一定有很多外界、外國記者提問敏感話題,取消了就可避免此尷尬情況……未來2、3年又能否拿到新政策出來呢?若不能交出未來宏圖,那倒不如就不搞了。」

不少分析亦有類似看法,其中旅美中國學者鄧聿文同日在X平台發文指出,婁勤儉的說法「太牽強」,認為真正原因很可能是中國當前狀況,「讓總理面對中外媒體記者,不好說什麼」。

分析:為鞏固權力一再「破例」而不再多加解釋

李強曝光率被削,早於去年中共建黨74周年招待會上出現。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打破了中共的慣例,在非「逢五逢十」的年份,取代國務院總理致辭,而今次取消總理記者會事件,有意見指進一步反映總理地位被降低;劉銳紹則認為,歷來總理地位矮化「非新鮮事」,反而有一點更值得注意。

劉銳紹說:「未來可見,官方會按其需要,修正以前行為而不理效果、亦不多作解釋。正如三中全會不再如中共黨章中所指的『至少一年舉行一次』,亦改變了又沒公佈,改變原因又沒人知道,是個人決定抑或集團決定,亦是沒人知道。」

歷年總理記者會造就不少經典場面

自1993年起,中國國務院總理現場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常態化、制度化」,一直是兩會的焦點之一。雖然記者會經過事前綵排,但亦是中國國家級領導人每年唯一一次的問答電視直播,讓外界了解總理對內、外政策的己見。李鵬朱鎔基溫家寶李克強的總理任期內,都按照慣例召開記者會,造就不少經典場面。

其中,朱鎔基曾定下記者會規矩,包括「要儘可能把提問的機會給境外記者」、不要事先安排,記者提什麼問題都可以」。在1998年的總理記者會上,朱鎔基曾被前TVB記者譚衛兒問道:「你覺得當年的六四事件,對於你現在新的政府來看,有何經驗可避免類似經驗?或是會不會成為你的歷史包袱?如果你再來香港,有人向你請願要求『平反六四』你會有何看法?」

朱鎔基說:「對於發生在1989年的政治風波,我們的黨和政府即時作出了果斷措施,很好地穩定了當前的局勢,對此我們全黨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

至於剛已故、以「務實」見稱的上任總理李克強,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舉行的兩會閉幕後的總理記者會上,他的一番言論被指向宣示脫貧成果的習近平「打臉」:「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

不過,在習近平權力急速高度集中下,總理「直抒己見」的場面似乎已告落幕。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04/202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