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人會抖腿,機械人不會

最近10年,科技和藝術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它們疊加、融合、扭轉在一起,為傳統的藝術形式帶來了全新的思潮。大眾普遍對這種新的藝術形式,尤其是對人工智能在藝術領域的實踐充滿好奇,而評論界則對其褒貶不一,一部分批評家擔心科技的使用會在很大程度上削減藝術的「藝術性」。

1月12日,「人機合一:機械人藝術時代」展覽在798CUBE美術館開幕,展覽聚焦人與機器在藝術創作中的交融與共生,以「人形機械人:人機語言」「超人機器:仿生人生」「非人形機械人:自動自然」三個單元,向觀眾展示以不同媒介技術為載體的機械人藝術形式。

此次展覽中,機械人藝術(robotic art)成為了主要載體。通過大量的機械人裝置藝術,藝術家的作品得以通過計算機、傳感器和執行器與觀眾進行某種程度上的互動。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張海濤希望能夠探討在人工智能、元宇宙技術突飛猛進的當下,機器與人類之間的共生關係,以及AI與未來人文主義、自然主義、科學主義如何在矛盾中獲得共識等議題。

拾級而上,在空間二層的入口處,是藝術家呂連濤的作品《一排腿》。在呂連濤看來,藝術和技術是「始終捆綁在一起」的。「『art』的詞根來源就是技術的意思,所以『art』本身是『熟練的技術』的含義。藝術和技術的關係,更多的是利用,利用技術來表達藝術觀念。」呂連濤說。

呂連濤最近也常常思考「科技是否會削減作品的藝術性」的問題。「如果過度強調技術,是很容易削弱所謂的藝術性的。所以,藝術家不能被技術綁架,不能為了技術而技術,藝術家要始終有自己的藝術表達。」

隨着科技不斷嵌入人類的日常生活,科技和藝術的邊界也逐漸變得模糊

呂連濤介紹,創作《一排腿》這件作品的動機非常簡單,「很多人都有抖腿的習慣,我自己也有。我就會想,為什麼人喜歡抖腿、會在什麼情況下抖腿、這些下意識的動作都有什麼含義。總而言之,我認為這是一種內在能量的外放形式。另外,我在創作過程中,把所有的機械傳動都隱藏起來了,只想呈現出一排正在抖動的腿,我希望它更具有人性化的感覺」。

呂連濤認為,儘管藝術家可以利用機械或AI來還原人的情緒,但人的特質是機器無法擁有的。「機械人的所有動作都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但人不是,人下意識的動作可以是無效的、沒有作用和目的,這就是生命的特質。」此外,呂連濤並不認為AI是未來藝術發展的趨勢,「但它有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一個大家共同討論的話題」。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鄧碧文帶來了作品《AI意志》,他用了11台AI視覺機器小車——分別以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名字命名,將其巡線功能設定為它們行動的最高程序原則,讓它們只能在反映「自主意志」的「古希臘語:ελεύθερηβούληση」「隸書:率性為生」這幾個圖案線條里尋找「自主意志」。

鄧碧文一直在思考AI的意識問題,在他看來,如今AI的發展已經在多個方面遠超人類的智能,那麼,在未來,AI是否會擁有自主意志?

「自主意志一直是哲學界始終關注的話題。如同柏拉圖在闡述『哲學』這一詞語的時候說『哲學是愛智慧,但是人永遠無法擁有智慧』;也如同《自私的基因》一書所闡述的那樣,在生物基因學方面,我們只是在遵循DNA中的信息指令而生存繁衍。」鄧碧文認為,AI似乎也是在遵循類似的「生存法則」。

但是,AI或機械人目前還遠遠沒有具備與人類相同的人性。他認為,雖然人工智能技術在模仿和模擬人類行為、情感和思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它們缺乏真正的主觀意識、情感和自我意識。

鄧碧文認為,AI還遠遠未具備人性

「AI和機械人可以通過模式識別和數據分析來模仿人類的行為和情感,但它們缺乏內在的主觀體驗和情感體驗。」鄧碧文表示。

和呂連濤不同,鄧碧文對於科技和藝術的關係持更為樂觀的態度。他認為,AI和科技的發展為藝術家提供了新的創作工具和媒介,使他們能夠創造出以前無法實現的藝術形式和體驗,比如從以數據和算法為驅動的藝術形式來說,AI和科技可以幫助藝術家分析和利用大量的數據,從而生成藝術作品的創作方向。藝術與科技新材料、新技術的融合交叉,促使新的藝術方向的產生。

「未來,藝術的發展路徑一定是和AI逐漸深刻捆綁的一個過程。」鄧碧文說,「整個人類歷史中的每一次科技發展都極大地推動着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疊代,這其中就包括科技進步對藝術的影響。現今,AI正在更加深刻地改變着我們的世界。AI如此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智能本身就是創新的主要驅動力。」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27/202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