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過年蒸年糕,冷水上鍋還是熱水上鍋?80奶奶教老方法,不夾生不塌陷,年味十足

臘八以後,人們的生活越發忙碌起來,超市裏買年貨的人多了,房子也開始打掃起來了,另外過年的傳統食物也都開始準備了。而說到過年,最具代表意義的莫過於年糕了,讓人提到過年就會想念。

記得小時候,每逢到了臘月十幾,一家人就開始忙活着蒸年糕了,每年都要蒸五六鍋,一些自己吃,一些給親朋好友送去。從臘月里到過完年,餐桌上總會出現年糕,黏黏糯糯的,吃起來甜蜜蜜的,年味兒十足。這是小時候對過年味道的最深記憶了。

「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年糕是一種古老的食物,而與關於它的來歷民間也有着諸多的傳說,有說是為了吸引「年獸」的,也有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的,無論何種說法,都讓年糕更具有歷史紀念意義,它是人們創造出來的用以驅災避難的食物以及對於歷史人物的銘記。

基於我國南北飲食差異的影響,年糕在各地的表現也有所不同,主要呈現為兩種主要形式,即北方的甜口以及南方的甜鹹皆可。北方在蒸年糕的時候往往會搭配着紅小豆,紅棗等食材,蒸熟後直接食用;而南方的年糕則是以純糯米或糯米麵來製作,在成品的基礎之上加以烹調,或炒菜,或煮湯,所以在南方,年糕更是一種百搭的食材。不過無論吃法如何,年糕在過年期間所表現的傳統意義都是一樣的,它象徵着「年年高」,寓意着家裏的小朋友越長越高,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蒸年糕是過年的一件大事,往往都是一家人一起來忙活的,小時候都是老爸老媽跟着奶奶打下手,我們姐妹也會看着,從準備到開始蒸,當然我們最盼望着的自然是年糕快點出鍋嘗一口。幾十年過去了,那個口感和滋味,那個熱氣騰騰的氛圍都忘不了。

如今的我已經成家並有了自己的孩子,為了能夠增添一些過年的氛圍,我每年也會蒸上兩鍋年糕。用到的也是奶奶教的老方法,下面就將詳細步驟分享出來,想蒸年糕的不妨試試。

1、過去蒸年糕要先泡糯米,泡好之後再去磨坊打成粉,現在好了,各種面都可以買到現成的。所以直接先來處理輔助材料——紅棗。先泡半個鐘頭將棗皮泡軟,接着用小刷子逐一刷洗乾淨。燒一大鍋水,待開起來後把紅棗放到裏邊,煮十分鐘撈起。

2、將紅棗晾涼些,然後逐一去掉棗核,這樣吃起來方便。也可以不去核,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

3、拌麵是蒸年糕的關鍵一步,我這類用到的是大黃米麵,糯米麵也是如此。準備一些冷水,一點一點淋到裏邊,有點像攪拌疙瘩湯的疙瘩,不過蒸年糕的面要更干,我們的目的不是將面揉成團,而是為了將其打濕。所以每加一次水,就要用手去多揉搓一會兒,使麵粉都吸收了,再繼續加水。一直到所有的麵粉都打濕了,但是狀態依然是鬆散的。

我們可以抓起一把拌好的面,用手一握就可以抱成團,用手指一扒拉,就會散掉,這樣的狀態就可以了。

4、蒸年糕的時間是比較久的,中途也不可以再次加水,所以我們需要在蒸鍋里一次加足水。放上篦子,鋪上打濕的籠布,接着舀起麵粉鋪到底部,大約一半的量,只用淋面的手法,不要壓實。接着把紅棗放到裏邊,均勻擺滿。為了方便蒸透,我們用筷子扎幾個小孔,然後把鍋蓋住,大火先蒸二十分鐘。

5、接着把另外一半的面蓋到紅棗上,直到全部放到裏邊,同樣如果不能保證麵粉是鬆散的狀態,我們可以再用筷子扎些透氣的小孔。接着再次把鍋蓋嚴實,大火蒸半個小時到四十分鐘。在蒸製的途中是不能打開的,否則會使年糕出現夾生的現象。

6、年糕蒸熟之後,立即出鍋,先在案板上塗抹一點玉米油,接着在年糕的表面也塗抹少許,然後捶打一會兒,用手去拍一拍,這樣年糕的質地會更加細膩粘糯。稍微冷卻後,切成小塊即可。

【經驗總結】

1、首先來說拌麵:水量的多少決定了面的濕度,而濕度也決定了年糕的口感,水量太多出鍋後很容易塌鍋不成型,而太少的話容易夾生。一般來說,一斤面準備150-180克水,在攪拌的過程中去感受。

2、冷水上鍋還是熱水上鍋?這依然與拌麵有關係,其實拌麵用冷水還是熱水都可以,如果是經驗比較少的,建議用冷水,而冷水拌麵的話,就用冷水上鍋蒸,這樣可以給到麵粉一個預熱的過程,隨着水溫的上升而逐漸升溫,從而避免外熟里生的現象。而如果是用熱水拌麵,就用熱水上鍋,這樣更容易蒸熟。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小茉莉美食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27/201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