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油箱」着火,「大動脈」斷裂,黑天鵝成群結隊

作者:
今天不同,既然第一隻蟑螂俄烏戰爭、第二隻蟑螂以哈戰爭已經跑了出來,第三隻、第四隻……就成了確定性,再按照全球化時期那種四平八穩的和平模式預測未來還有意義嗎?毫無意義。 比如胡塞武裝正在威脅紅海航道,胡塞武裝是伊朗的小弟,如果沒人對這種行為進行懲治,伊朗就可能在波斯灣製造更大的事端。一旦引爆中東全面戰爭,能源短缺時代就會迅速到來...

二戰之後,歐亞大陸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迅速完成了工業化,這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歐亞大陸可以快速實現工業化的基石是什麼?

要素有很多,包括美國資本和技術向歐亞大陸的流動,穩定的地緣政治環境,等等,但一個必不可少的基石就是中東地區和前蘇聯地區在二戰之後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能源輸出基地,這支撐了歐亞大陸的工業化。

二戰之前,美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產地,1930年美國的產量佔全球的70%,見上圖,圖中還見不到沙特、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等產油國的蹤影,蘇聯的產量與美國也相距甚遠,當時全球78%的機動車都行使在美國。

1957年石油中心轉到中東之前,美國石油產量佔世界的比例依舊高達40%以上。

但石油生產的格局在靜悄悄地演變。

1933年沙特國王將多家英法公司控制的經營特權,轉移給了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創建了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CASOC),該公司就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前身。1938年3月,沙特阿美在達曼油田的7號井井下4772英尺處發現了大量原油,從此拉開了沙特和中東石油大發展的序幕。在二戰爆發之前,中東和北非的石油生產處於起步階段。

二戰之後,沙特阿美公司的產量開始爆發式增長,見下圖,1972年達到540萬桶/天,1981年已經高達1050萬桶/天。

沙特阿美公司石油產量的爆發式增長代表的是中東開始奠定自己全球石油生產和輸出中心的地位,1940年中東石油產量不到全球產量的5%,1965年達到26%,1972年達到34%。

二戰之後,蘇聯的石油產量也開始突飛猛進,1955年蘇聯石油產量約佔全球的7.7%,1957年達到11%,1960年達到14.4%,1980年更達到19.5%。

1957年,世界的石油生產中心已經轉移到中東,中東和蘇聯地區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輸出地區。70年代前期美國大陸的石油產量開始下降之後,中東和蘇聯成為全球石油生產和出口的中堅力量,掌握了石油市場的話語權。

能源是工業活動的血液,是中東和蘇聯這兩個油箱,支撐了歐亞大陸在二戰之後的工業化進程。

現代工業到底有多少門類?一般人很難說的清楚,但人們忽視了一個同樣也屬於現代工業的門類,那就是穀物製造業。

工業活動的典型特徵就是通過要素投入,依靠科技的力量、以大工業生產的模式按照人們的要求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傳統的農業是自然的、被動的生產活動,被動接收陽光、雨水等要素,當然還要被動接收病蟲害,既然是被動接受生產要素的過程,產量就是不固定的,是靠天吃飯。可進入工業化社會之後,人類可以通過肥料、燃料、電力、金融、機械、金融等進行要素投入,以大地為「生產基地」,依靠科技的力量根據人們的要求高效、穩定地生產出品質非常一致的穀物,就變成了主動的生產過程,它更接近於一個工業門類——穀物製造業。當歐亞大陸基本實現了工業化之後,先進的穀物製造業就取代了傳統農業,也就支撐起歐亞非大約70億人口的生存。

歐亞大陸進入工業化,建立起穀物製造業,讓人們的生存空間得到拓展,讓生活水平躍上了台階。

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成就。

但人類正從兩個方面破壞這一成就。

第一是歐亞大陸工業化列車的「油箱」危機。

俄烏戰爭還處於焦灼態勢,無論戰爭的結局如何,俄羅斯未來都會陷入惡性通脹,過去半年的時間內俄羅斯的通脹率已經從2.3%快速上升至7.5%,這是先導。而惡性通脹一旦爆發就會打擊所有產業活動,讓石油生產陷入衰退。上世紀九十年代是十分明顯的例子,俄羅斯的惡性通脹導致石油出口暴跌了50%。

更嚴重的是中東。

以哈戰爭尚未結束,伊朗、也門胡塞武裝正在越來越明顯地介入戰爭,胡塞武裝正在無差別攻擊紅海航道上的商船,而美國組織十幾個國家在紅海進行護航行動,戰爭已經走在擴大化的路上。一旦擴大成中東全面戰爭,中東油箱就會爆發火災。

當歐亞工業化的油箱發生火災之後,會發生嚴重的能源短缺,歐亞工業化的列車就會拋錨。

第二是全球的海洋大動脈斷裂。

當一個房間裏發現一隻蟑螂,就意味着還有很多蟑螂。

俄烏戰爭是第一隻,以哈戰爭是第二隻,我們或許不知道第三隻、第四隻、第五隻……會從哪裏跑出來,但它們卻一定會出來。

第一隻是黑天鵝事件,隨後的一群黑天鵝就是確定性,就不再是黑天鵝事件。

南海會不會成為第三隻?在2024年飛起來的概率也不小。報道稱,菲律賓意欲在中國的仁愛礁上修建永久性建築,這隻「蟑螂」正在跑出來。

全球化之後所建立起來的全球產業鏈就是亞洲生產,歐美消費,亞洲生產的產能主要集中在東亞和東南亞,中東非洲輸往東亞、東南亞的石油要經過南海,石油是東亞、東南亞工業產能的血液,東亞、東南亞的工業製成品要通過南海輸往歐洲、中東、非洲和北美東海岸,南海就是全球產業鏈中最粗的那根大動脈。

一旦這根大動脈因南海危機而斷裂,再加上戰爭註定會導致大國之間殘酷的金融、產業制裁與反制裁,以亞洲生產、歐美消費為特徵的全球產業鏈將瞬間斷裂,全球工業化的列車將瞬間踩下急剎車。

無論是歐亞大陸工業化列車的油箱爆發火災,還是南海這樣的全球海洋大動脈的斷裂,都會導致全球產業鏈的迅速解體,讓各國的工業化出現劇烈倒退,失業暴增,各國財政將失去來源。

最重要的是,現代工業化進程中建立起來的先進穀物製造業將急劇衰退甚至解體,會導致穀物產量的劇烈變化,會造成嚴重的災難。蘇聯解體之後朝鮮遭遇了嚴重的饑荒,本質就是穀物製造業解體的惡果,朝鮮現象會不會成為多國的現象?全球80億人口又到何處去?

有些人在玩火。

然後再說說思維的差別。

進入新年之後,機構又開始對2024年預判,股市漲多少,樓市漲多少,經濟增長多少,等等。

我們剛經歷全球化時代,全球化代表什麼?代表人、資金、生產要素全球流動,代表聯合國、多邊國際組織可以發揮全球穩定機制的作用,最核心的是,和平!和平是全球化的基石,反過來說全球化年代意味着世界處於和平狀態,當然就可以參考經濟規律來預測未來,也可以預判2024年。

但今天不同,既然第一隻蟑螂俄烏戰爭、第二隻蟑螂以哈戰爭已經跑了出來,第三隻、第四隻……就成了確定性,再按照全球化時期那種四平八穩的和平模式預測未來還有意義嗎?毫無意義。

比如胡塞武裝正在威脅紅海航道,胡塞武裝是伊朗的小弟,如果沒人對這種行為進行懲治,伊朗就可能在波斯灣製造更大的事端。一旦引爆中東全面戰爭,能源短缺時代就會迅速到來,此時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工業產能就會癱瘓,產業就會加速向美洲等地轉移。面對這樣的危險局勢歐亞主要國家本應該積極參與到解決紅海航運危機之中,事實上它們大多卻採取了袖手旁觀的態度,依舊保持着全球化時期的策略——搭便車,在旁邊觀看美國怎麼解決問題。可今天的美國在亞太承受着巨大的戰略壓力,俄烏戰爭和以哈戰爭就已經讓拜登手忙腳亂,還要加上美國政府正在受到高債務壓力的困擾,它無力在也門發動一場陸地軍事行動來徹底解決紅海航運危機。何況,如果伊朗將中東帶入全面戰爭導致能源短缺狀態,產業加速轉移才是解決美國政府債務壓力的根本路徑,它還有多少動力繼續開動全球化的這趟列車哪?還有多少動力和能力解決紅海航運危機哪?

美國開車的動力成疑,但歐亞很多國家還在以全球化時期的思維思考紅海航運危機,還想搭便車,卻不知道便車可能早已經開走了。

既然美國開車跑了,其它的還只想當看客,伊朗如果不惹事就對不起自己,這就會讓黑天鵝跑出來。

黑天鵝是啥?就是這些思維定勢以及由此導致的結果,也是思維慣性;當整個世界都在預計未來美國經濟會軟着陸之時,這是思維一致性,無論思維定勢還是思維一致性,都是黑天鵝之源。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Redian new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06/200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