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美國人也扛不住了 75歲以上還要工作

拜登已經80歲了,還在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美國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也已經81歲高齡。越來越多的選民開始擔心這些老年領導人的工作能力。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民意調查中,4/5的美國人表示對75歲以上民選官員的能力感到擔憂。

這在大多數國家確實不是尋常領導人的年紀,但在美國,這在一定程度上卻是社會現實的寫照:越來越多退休後的美國人,也選擇工作更久。

2023年12月21日,皮尤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雖然嬰兒潮一代在2030年前即將退休,最早的X世代(出生於1965—1980年)近了退休年齡,但他們中越來越多人決定繼續工作——1/5的65歲以上的美國人今年仍在工作,佔比達到19%。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75歲以上的老年人,成了美國勞動力市場中數量增長最快的群體。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21年的報告,從2020年到2030年,美國勞動力預計將增加890萬人,增幅為5.5%。這並非一個完全樂觀的數據:在此期間,16—24歲的勞動力預計將減少7.5%;而在75歲及以上的人群中,未來十年勞動力將增長96.5%。

到2030年,「嬰兒潮」一代至少年滿65歲,屆時,美國將有9.5%的平民勞動力年齡在65歲以上。

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可能退休後還要賺錢養家。而這也絕非美國獨有的風景,更是一個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大勢所趨。

一直工作下去

各國法定退休年齡多在55歲到67歲之間,但對於許多人來說,法定退休並不意味着真的可以退休了。

2021年春天,美國老人朱莉·迪亞茲辭去了法律秘書的工作。但她並沒有過上安逸的退休生活。2022年時,朱莉已經年滿70歲,但她不得不重新上崗打工。她女兒跟女婿分居了,需要朱莉幫忙出數千美元的離婚律師費;女兒在餐館上班的時候,她還要幫着照看外孫女;除此之外,她還要幫另一個失業的孫女分擔房租。

去年3月,朱莉在Home Instead(一家為老年人提供家庭護理服務的公司)找了份工作。她每天要在鳳凰城通宵上12小時的班,看護一位患有帕金森病和輕度阿爾茲海默症的79歲老人。下班後,她會小睡一會兒,再開車80多公里去照顧外孫女。

朱莉對彭博新聞社說:「如果沒有這份工作,我就無法幫助我的家人。只要我身體健康,我會一直堅持工作下去。」

朱莉是眾多美國老年勞動人口的典型——在通貨膨脹、儲蓄縮水、出生率下降等現實條件下,他們不得不重返勞動力市場,以維持生計。

這看起來似乎是市場和老年群體的「雙向選擇」——美國商會2023年12月19日的文章指出,美國目前有950萬個職位空缺,但只有650萬名失業工人,大量工作崗位無人填補。一些預測指出,老年勞動力或將有助於緩解這一空缺。

老年人重返就業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低儲蓄和高通脹帶來的不安全感。

一方面,退休後沒有儲蓄的美國人越來越多。美國政府問責局今年一項分析顯示,2019年,51—64歲的低收入工人中,只有1/10的人有退休儲蓄;但在2007年,這一比例還是1/5。中產階級的情況也不太樂觀。雖然擁有退休賬戶的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在12年間沒有太大變化(約60%),但這一群體的賬戶餘額中位數卻從8.68萬美元下降到了6.43萬美元。

退休問題專家、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經濟學教授特雷莎·吉拉杜奇預測,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將步入貧窮的晚年。從2023年1月的美國人口普查數據來看,老年公民是唯一一個貧困率上升的年齡組。

另一方面,美國信保人壽(F&G)在2022年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持有價值1萬美元以上理財產品的50歲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中,4/5的人擔心退休後的通貨膨脹問題。半數以上即將退休的人表示退休後將從事兼職工作,來應付日常開支。

延遲退休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老年人將成為勞動力市場中的重要部分,這不是美國獨有的現象。

全球性諮詢公司貝恩公司近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高達1.5億個工作崗位將由55歲以上的勞動者填補。該公司預測,到2031年,在七國集團中,年齡較大、經驗豐富的工人將佔勞動力總數的1/4以上。

貝恩公司合伙人安德魯·施韋德爾表示:「日本是最先受老齡化衝擊的國家,55歲以上的勞動力佔比接近40%;歐洲和美國的比例在25%到30%之間。」

東亞國家中,韓國的處境也不容忽視,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在韓國,55歲以上勞動力佔比更是高達45%。中國情況較好,比例為15.49%。

這是少子化與老齡化的必然趨勢。新生的勞動力少了,空缺自然需要中老年人來補。一體兩面的問題在於,老年人在人口結構中的失衡佔比,又將給全社會帶來沉重的養老負擔——他們需要儘可能地自己養活自己。

各個國家也早早意識到了這種趨勢,紛紛呼籲老人們繼續「發光發熱」——推高退休年齡,成了最便捷有效的手段。

早在1983年,美國就已經將領取全額養老金的正常退休年齡從65歲逐步提高到67歲。

在中國,延遲退休的討論,也從來沒有停過。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也寫進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被認為是勢在必行的趨勢。

2019年,新加坡國慶群眾大會,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佈,在10年內,政府將國民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頂限紛紛延長3年——到2030年,法定退休年齡將從62歲延長到65歲,重新僱傭年齡頂限從67歲延長到70歲。

就算你已經70歲高齡,依然可以重新上崗工作,此前超過67歲就不可以了,也就是說,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干到老。

為了解決由人口減少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今年4月1日起,日本也將國家和地方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了61歲。此後,退休年齡還將每兩年提高一歲,直至2031財年達到65歲。這意味着領取公共養老金的年齡也將提高到65歲。當然,工作更久並不意味着工資也能守住,根據2021年日本頒佈的《國家公務員法》修訂版,年滿60歲的工作人員,需要從管理崗退下來,工資也將降至70%左右。

而在日本企業中,這一制度也早就已經實施開來。據勞動省統計,截至2022年6月,將退休年齡定為65歲或以上的企業比例已達到25.5%。

2023年1月,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之一——法國,也計劃改革退休制度,將領取養老金的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到64歲。從2023年9月開始,每年將法定退休年齡延遲3個月,直到2030年延遲至64歲。而且,自2027年起,只有工作滿43年的退休人員才能領取全額養老金。法國總理博爾內稱,法國的退休金系統已經出現赤字,推遲退休年齡是國家在不增加稅收的情況下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徑。

此舉導致超百萬人示威遊行。

尷尬的就業市場

2023年3月底,美國社會保障局發文稱,社會保障信託基金儲備將提前一年耗盡,也就是從2034年提前到了2033年。情況比預想中要嚴峻。

這就是說,50至64歲的勞動者可能在十年內再次面臨退休危機。到時候,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將減少約25%——這對那些沒有能力為退休儲蓄的家庭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在美國,許多低薪工人還無法享受僱主資助的退休計劃,如「401k計劃」(一種由僱員、僱主共同繳費建立起來的完全基金式的養老保險制度)。只有15%的私營部門僱員能拿到養老金。

種種窘境將老年人再次推向了勞動力市場——據福布斯報道,大部分美國人都沒有足夠的錢實現退休。在美國,如果想在65歲退休,需要攢夠100萬美元。

讓老年人重新回歸就業市場,是許多國家都在嘗試的解決辦法。但這種做法可能忽略了一點:就業市場是否做好了接納老年人的準備?

在朱莉工作的Home Instead公司,一共有3.6萬名保健服務員,其中大約有1/3的人年紀都在60歲以上。在另一個面向老年工人招聘的平台Seniors4Hire上,光是2022年3月—7月,應聘者就增加了20%,發佈招聘廣告的僱主增加了約12%,但其中兼職和低薪工作非常常見。

貝恩公司對19個國家的4萬名工人進行調查發現,在55至64歲的受訪者中,22%的人表示他們需要更多的技術技能。而根據一項2020年全球僱主調查,只有約4%的企業致力於幫助老年工人融入社會。

雖然一些老年人已經決定重回勞動力市場,但企業和機構似乎並沒有做好準備。在大多數企業中,年齡歧視是邁不過去的坎。

事實上,大多數公司都會優先考慮更便宜、更年輕的員工。幾年前,福布斯為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德勤(Deloitte)開展的研究中詢問了約1萬家公司:「在貴組織中,年齡大是競爭優勢還是競爭劣勢?」超過2/3的公司都認為,年齡大是競爭劣勢。

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的數據也顯示,在45至74歲的人中,有2/3的人遭遇過與年齡有關的歧視。數據顯示,95%的僱主還沒有制定具體的策略來接納老年人。

世界目前存在兩個明顯的人口趨勢。一是預期壽命變長了——人類的平均壽命每年會增長三個月。在美國,20世紀初的預期壽命只有47歲,如今已經達到79歲——整整增加了32年的壽命。二是許多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下降,年輕的勞動力在減少。不難想見,工作佔據人們人生更長的一部分,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然而,在「中年危機」還存在於就業市場的時候,我們很難想像退休後的老年人還可以找到什麼樣的工作。現在我們只知道殘酷事實的某一部分,他們,或者未來的我們,不得不需要一份工作。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南風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31/199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