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羅家倫與中央大學

作者:
 

當年的中央大學,是南方最好的國立大學。羅家倫從1932年開始主持校務,長達十年之久。在此期間,無論是院系整頓、課程設置、添置圖書儀器以及未來的發展建設,以及師生的日常瑣事,他都過問。

有人說他好大喜功,他卻說自己是想把中央大學辦成美國的哈佛、英國的牛津和劍橋,以及巴黎大學和柏林大學。為此,他在精簡行政機構、節約開支的同時,非常重視增添圖書儀器和教學設備。羅家倫上任前,有一年圖書儀器方面的開支是3萬6千多元。他上任以後,四年內圖書儀器經費高達120萬元,每年平均30萬元,是過去開支的將近10倍。羅家倫說:我在中央大學,「充實的不僅是圖書儀器,而且還有教學人才。聘人是我最留心最慎重的一件事。」

因為中央大學位於當時的首都,所以有人想把親朋好友安插到這所學校,但都被羅家倫拒絕。因此他在離任時能夠說這樣的話:「我撫躬自問,不曾把教學地位做過一個人情。縱然因此得罪人也是不管的。」

據說蔣介石曾問教育部長王世傑:「羅志希(羅家倫字志希)很好,為什麼有許多人批評他、攻擊他,這是什麼原因?」王回答說:「政府中和黨中許多人向他推薦教職員,倘若資格不夠,他不管是什麼人,都不接受,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1934年,羅家倫感到中央大學地處南京市的中心地段,四周車馬喧囂,市井氣逼人,既不是研討學問的環境,又沒有發展的餘地。於是他決定在郊區另覓新址,建造一所能容納五千至一萬人的首都大學。

羅家倫的想法得到教育部長王世傑的大力支持。王世傑曾經是武漢大學校長,他在珈珞山主持建造的武漢大學校園,在30年代初被胡適視為「中國進步」的標誌。

當時國家急需航空人才,上面把這一任務交給中央大學。羅家倫利用這一機會,徵得蔣介石同意和國民黨中央全會批准,先獲得240萬元建築經費,讓新校園建設開始起步。

為了選擇合適地址,羅家倫在南京郊區四處尋覓,終於選定中華門外石子崗一帶。他認為那裏山林起伏,氣象宏大,「不但環境優美,格局軒昂,而且其間有安置一切近代式的實習工廠和農場之餘地。再加上還有一條秦淮河的支流通過,更能增添校園美好的景致。」

羅家倫說,他這樣做是參考了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經驗,吸取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德國柏林大學的教訓才決定的。因此他在詩中把新校址視為「理想的學術都城」,並把這一計劃當作「玫瑰色的甜夢」。經過緊張的準備,新校址於1937年1月鑿井,5月正式動工,預計在1938年秋季可以落成。

這時的中央大學,除了文、理、法、教、工、農、醫七個學院及其所屬三十多個系科外,還有一個附屬牙醫專科學校,一個實驗學校,一個畜牧獸醫專修科,一個航空機械特別研究班,兩個研究所,一所實行義務教育的小學、22個實驗農場,其規模可謂蔚為大觀。

正當羅家倫雄心勃勃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時候,突然爆發的盧溝橋事變,打破了他那「玫瑰色的甜夢」。這時羅家倫正在廬山開會。幾天後,他為學校招生出題的事飛回南京,同時開始佈置遷校事宜。在這方面,羅家倫有未雨綢繆的遠見。

其實早在一年前冀東事變時,他就讓總務處準備了一批裏面釘了鉛皮的大木箱。廬山談話會結束後,他先拿出550隻木箱用來裝重要的圖書儀器。可以設想,如果事先沒有準備,事到臨頭肯定是來不及的。

因為是突然事件,中央大學根本不知道該向何處搬遷。於是羅家倫派幾位教授分別去兩湖、四川尋覓校址。在這危急關頭,教授們不但顧不了家庭,還要承擔意想不到的風險。據說心理學教授王書林在湖南醴陵時,居然被當地縣長當作漢奸捉了起來,最後還是由省教育廳廳長朱經農出面才被釋放。

不久,敵人開始空襲南京,中央大學破壞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羅家倫指揮若定,他剛讓男女生從危險的宿舍搬出,那裏就遭到轟炸。他說這樣做這不是什麼靈感和直覺,而是因為有一顆負責任的心。

隨後,他率領教職員工,在戰火中井然有序地進行搬遷。經過兩個月多月努力,到了10月下旬,中央大學不僅全部遷往重慶,還在嘉陵江畔的沙坪垻蓋起可以容納上千人的校舍。11月初,中央大學在重慶正式上課,「這個速度,不能不算是一個紀錄!」

後來羅家倫回憶說:「我們這次搬家,或者可以算是較有計劃有組織的;幾千個人,幾千大箱東西,浩浩蕩蕩的西上,於不知不覺中,竟做了國府為主持長期抗戰而奠定陪都的前驅。這次搬來的東西,有極笨重的,有很精緻的;還有拆卸的飛機三架(航空工程教學之用),泡製好的死屍二十四具(醫學院解剖之用)。」

他還說:「若是不說到牧場牲畜的遷移,似乎覺得這個西遷的故事不甚完備。中大牧場中有許多國內外很好的牲畜品種,應當保留。我們最初和民生公司商量,改造了輪船的一層,將好的品種,每樣選一對,成了基督教舊約中的羅哀寶筏(Noah's Arc),隨着別的東西西上。這真是實現唐人『雞犬圖書共一船』的詩句了。可是還有餘下來在南京的呢?我以為管不得了。所以我臨離開的時候,告訴一位留下管理牧場的同人說,萬一敵人逼迫首都,這些餘下的牲畜,你可遷則遷,不可遷則放棄了,我們也不能怪你。可是他決不放棄。敵人是十一月十三日攻陷首都的,他於九日見軍事情形不佳,就把這些牲畜用木船過江。由浦口、浦鎮,過安徽,經河南邊境,轉入湖北,到宜昌再用水運。這一段遊牧的生活,經過了大約一年的時間。這些美國牛、荷蘭牛、澳洲牛、英國豬、美國豬和用籠子騎在他們背上的美國雞、北京鴨,可憐也受日寇的壓迫,和沙漠中的駱駝隊一樣,踏上了他們幾千里長征的路線,每天只能走十幾里,而且走一兩天要歇三五天。居然於第二年的十一月中到了重慶。我於一天傍晚的時候,由校進城,在路上遇見它們到了,仿佛如亂後骨肉重逢一樣,真是有悲喜交集的情緒。領導這個牲畜長征的,是一位管牧場的王酉亭先生;他平時的月薪不過八十元!」

對於這件事,當年還是學生的王作榮說:「在所有內遷的學校中,中大是唯一事先有準備,臨危又不亂,將全部圖書儀器遷至後方,立即安定下來,維持弦歌不絕的一個學校。雖然其他中大老師對遷校之功甚大,但究竟不能缺少當家者的氣魄與眼光。中大不僅圖書儀器全部內遷,連農學院的外國種牛豬雞等都經過一年多迢迢萬里的跋涉,而到達重慶。在化龍橋附近與羅校長的座車相遇,連天烽火,幾番生死,老友異地重逢,羅校長的詩人氣質又來了,單向熱淚盈眶,下車與那些畜牧擁抱親吻了一番。中大附近的居民常羨慕中大的校工廚師的談吐舉止,都有大學生之風,其實,中大的牲畜都有中大之風——樸實而有光輝。默默的走遍長江黃河,秦嶺蜀山來參加抗戰行列,多麼樸實,多麼光輝。」寫完這段話以後,他真誠地表示:「羅校長遷校成功應得到一個勳章」。

中央大學在重慶的校址選擇在沙坪垻的松林坡。這裏景色是非常美麗,一邊是碧綠的田野,一邊是清徹的嘉陵江。鱗次櫛比的教室和宿舍以圖書館為中心,散佈在小山坡上,再加上松濤洶湧,花香襲人,儘管校舍簡陋,卻是個很好的讀書環境。入川後第二年,由於流亡青年的湧入,中央大學學生增加到兩千多,於是羅家倫又在嘉陵江對岸的柏溪建立分校。柏溪是嘉陵江支流,這裏山巒起伏,恬靜幽雅,風景極佳。羅家倫以松林坡建校經驗,歷時兩個月,又蓋起數十棟校舍。據王作榮說,這裏「桃李滿園,……蔓草叢生,蛙鳴陣陣,蟲聲唧唧」,倒像一個世外桃源。

羅家倫說,由於手裏有那筆建校款,因此他在南京沒有實現的理想,卻在兵荒馬亂中到重慶實現了。所以他感嘆造化的安排使他「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於是,中央大學學生人數由南京的一千多人增加到三千多,教師、學系也大有增加。當時日寇對重慶狂轟濫炸,中央大學也不能倖免。王作榮親眼看到,「一天下午敵機來襲,緊急警報已發出,大群的同學們仍在行人路上游來游去。羅校長身着夏布長衫,兩臂伸張,不顧自身的危險,跟在同學們的後面追趕大家進入防空洞,像個牧羊人要保護他的羊群不受傷害一樣,那景象感動人極了。」這一幕讓他終身不忘。

羅家倫對學生的愛護,還體現在人格的薰陶方面。早在抗日戰爭前,他就指出:「近年來高等教育今生知識的灌輸,而缺少精神人格的訓練」。抗日戰爭中,有人提出要用戰時教育取代常態教育。不少學生受其影響,也要求改變課程設置,接受速成教育。針對這種情況,羅家倫懇切地指出:有人「以為知識里有一種『萬應丸』,一吞下去就有用,對於按部就班的學問,不耐煩學。在這抗戰的年頭,不耐煩是普遍的心理,也無怪乎學生。但是知識里的『萬靈丸』是沒有的,世界上也決無速成的事。從前中國就害在日本的『速成法政』『速成師範』這些學校或班次上面,造成了一班『速成大家』回到中國來,什麼東西都是一知半解,做文章瞎吵卻是第一。你看民國元二年國會裏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日本速成的反映。『一點知識是最危險的事』,這是西方一句顛撲不破的格言。」

1941年7月7日,是盧溝橋事變四周年紀念日,羅家倫在這一天主持了他上任以來第十個畢業典禮。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裏,他諄諄告誡自己:「我首先要說的就是青年到社會上去要有偉大而堅定的抱負。抱負是由理想而生的,所以不能不先有理想。我們不要專看見物質的現實,人事的現實,而把自己埋葬進去了。」

接下來他要求大家走出校門後無論如何忙碌,都不要放棄學問。因為「理想是人生事業的蓓蕾,學問就是滋養這蓓蕾的雨露。」另外,他還勸大家在工作讀書之餘,要留出閒暇來思考問題。在思考問題的同時,不但要讀專業方面聽書,還要讀常識和修養方面的書。他為什麼要這樣講呢?這是因為他認為「現在的大學教育,往往容易造成狹隘的專家,不容易造成豁達的通才」。他還指出:如果沒有堅實的學問做基礎,單純憑藉學生時代的激昂慷慨或斷指血書來呼號愛國,這種人是靠不住的。

為了防止年輕人誤入歧途,他告誡自己的學生:對於黑暗勢力既不要偏激反抗,又不要同流合污。偏激反抗是拿千百萬人的生命作實驗,將國家民族的存亡當兒戲;同流合污則是非常可恥的人格崩潰。

2020-12-10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老智有話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4/199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