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陶瑞:揭現代女權運動和性別研究的罪惡發家史

這是我發推以來最大的爆料。要揭露一段學術圈極力掩埋的黑歷史,現代女權運動和性別研究在學界的罪惡發家史。相信大家都聽過著名的「軌道車道德困境」問題。而提出這類問題的哈佛教授,道德心理學的開山鼻祖,最終在絕望中自殺。留下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遺言:「在一個不道德的世界,研究道德有什麼意義?」

這是一個虛偽、背叛與謊言的故事。是我的聖誕雙子篇之一《絕望》。

很多朋友都在網上聽過哈佛政府學教授Michael Sandel的公開課「公平與正義」,也記得那個引人入勝的軌道車問題。其實道德困境類問題並不是他發明的,他只不過引用了另外一個哈佛教授Larry Kohlberg的著名研究。Kohlberg生於1927年,他是學術界首先嘗試用學科的方法來研究道德問題的,在他之前道德只存在於文化、信仰和哲學的範疇,在他之後對道德的研究和解釋開始在學府遍地開花。從某種角度講,今天教育嚴重左傾,開始嘗試改造人們的道德觀,這一切和他的開創性研究有着無法擺脫的關係。而Kohlberg這樣名震天下的學者,最後在1987年,絕望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和很多朋友一樣,當我第一次聽說道德困境問題時,非常着迷。機緣巧合的關係,我接觸到了Kohlberg的家人以及他的幾位學生,後來也都是知名教授,如今都陸續退休了。於是我了解到了這一段令人唏噓的歷史。

Kohlberg從小就多愁善感。他雖然是個猶太人,但卻沒有明確的信仰。童年時有一次,他把雪糕棍點燃,凝視着小小的火焰,他說他向那位他不認識的神祈禱。長大後,他成為一個道德感爆棚的年輕人。二戰時,他曾經不聽勸告,冒着生命危險潛入歐洲去營救猶太難民。

目睹了戰爭的人間慘劇,他開始思考:人性為什麼可以變得如此之壞?而且這些納粹軍官也曾經是合格的孩子、丈夫、父親。作為心理學家的他,開始研究一個以前科學從來沒有涉及的領域:道德。於是他設計了一系列著名的道德困境問題,比如藥廠投巨資發明了一種救命的特效藥,價格昂貴,這時候一個窮人的妻子病危了,他可以偷藥嗎?Kohlberg尋找了一些小朋友,問他們這些問題,研究他們是如何思考道德問題的。然後他追蹤研究了這些孩子許多年,觀察思維發展變化。在1950年代末,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一經提出,震驚了整個學術屆,最終他年紀輕輕就開創了道德心理學這個學術領域,也深刻影響了社會學、法學、教育學、政府學、商學等多個學科。

Kohlberg在哈佛有一個女博士生名叫Carol Gilligan,1936年生的猶太人,是當今最著名的女權人士之一,是把女權帶入學術屆的泰斗。她就是靠嚴辭批判自己那著名的導師而走紅的。她聲稱導師當年的研究對象,也就是那些孩子們,大多是男孩子,所以導師的理論有性別歧視的色彩。而她追蹤研究女孩子,得出了不一樣的研究結果。她的研究聲稱女孩子和男孩子不一樣,詳細提出了另外一套女性道德發展的理論。總而言之,女孩子更加感性,更容易共情道德問題,當然言下之意就是女孩子在道德上更有優勢。她的理論一炮而紅,迅速走紅學術圈,掀起了一股批判之前男權學術權威的浪潮,把女權色綵帶入了學術研究的各個領域。隨着美國70年代女權社會運動的興起,她到處發表女權演講,成為了一代女權的學術代言人、社會領袖。

Gilligan的理論很複雜,但結論無比政治正確,且聽上去合情合理。但是Gilligan的理論多年來從來沒有辦法被其他科學家復現,而Kohlberg的理論一再證明是正確的。Gilligan也從來拒絕公佈她的原始數據。不少人都嚴重懷疑她是從一個政治正確的結論出發,反向捏造了研究成果。Kohlberg的另一個弟子,曾對我直言Gilligan就是個「騙子」。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她出名,只要理論政治正確,誰關心是否真的正確?她到處演講,喊着打倒男權學術權威的口號。她開創了性別研究,成為哈佛性別研究的主席,1996年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美最具影響力的25人,後來又被紐約大學重金挖去,被冠以心理學家、法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學家等許多頭銜。

其實這些女權研究都是經不起推敲的雙標。根據立場需要隨時改變,有時候說男女完全沒區別,有時候又說男女有別,完全政治掛帥。說道德時女性更感性,道德感強;說算數時,又不說女性更感性、男性更理性。我認識很多女權的教授,理論難以自圓其說,這裏就不贅述了。

說回Gilligan,她作為一個研究道德的學者,卻用最不道德的手段,以自己的恩師為代價,贏得了一切的榮譽。她的導師Kohlberg備受打擊,再加上一些其它的事情,Kohlberg最後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遺書中留下了那句令人毛骨悚然的終極提問與控訴:「在一個不道德的世界,研究道德有什麼意義?」哈佛和學術界不願意多提這段不光彩的歷史,但是奈何Kohlberg實在是位學術泰斗,於是只在校園裏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掛了一個關於他生平的海報,海報中也記錄了這段遺言。

Kohlberg是個善良的人,也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但人生卻在絕望中結束。也許他終其一生,找錯了方向。道德本就沒有辦法在人間的學術中找到答案。道德的答案在Kohlberg童年禱告卻不曾認識的上帝那裏。

下篇文章《希望》。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陶瑞 TaoRay/何清漣推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1/199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