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賀衛方教授:沉痛悼念江平先生(附丁東小群:痛悼江平先生)

作者:

昨天晚上,得到郭恆忠兄的消息,午夜時分趕到中日友好醫院,在ICU病房裏,見到了深度昏迷中的江平先生。他已經無法自主呼吸和自主心跳,全靠醫療設備維繫生命體徵。表情仍然是慈祥而又堅毅,臉色也算正常,胸口還有起伏,但醫生建議親友弟子半夜來看望,本身就意味着恐怕是難以回天了。凌晨回來,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心情十分沉重,雖然寄希望於奇蹟,但這次看起來希望不大了。到了十九日中午,噩耗傳來,先生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恆忠發佈的消息,說先生享年九十四歲,是按照傳統紀年。按實足年齡,再過九天才是他九十三歲生日。最近一段時間,來往密切的弟子們還在私下商量怎樣為先生祝壽呢。

江平先生是浩劫後中國法治建設和法律教育的一位旗幟型人物。他是卓越的法學家、立法者、教育家和中外法學和立法交流的積極推動者。他智力超群,口才過人,學養淵博,人格偉大,無論在同事中還是在學生中,都享有巨大的聲譽。留蘇歸來所經歷的種種難以想像的挫折磨難,沒有打垮他,反而鍛造了他堅忍不拔、一往無前的勇氣。他最初以民商法和羅馬法研究而立基,但很早就意識到,私法的健全離不開良好的公法環境,於是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裏,他努力打通學科壁壘,推進國家憲法制度的建設。這種追求體現在著述、會議講話里,更通過他極富魅力的講演,使得影響力超出了法學界,加之在許多重大案件里他嚴謹而通達的說理,已然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國民的法學導師。

江平先生可謂齎志而歿,他的離去,讓這個寒冷的冬天倍加悽苦,中國法學與中國法治都失去了一個燈塔式的人物。但是,我堅信,他留下的寶貴的精神遺產會在後人中得到傳承,他所追求的法治目標終將在神州大地上實現!

願江平先生安息!

賀衛方

附:

丁東、邢小群:痛悼江平先生

丁邢丁東小群2023-12-18Posted on北京

今天中午12點28分,江平先生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與世長辭,距離他94歲生日,只差9天。

江平先生是一位名垂青史的教育家。他在中國政法大學被稱為「永遠的校長」。其實他擔任校長只有一年零七個月,加上此前擔任副校長,不過七年而已。據我對中國當代教育史的觀察,他與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北京大學校長丁石孫、深圳大學校長羅徵啟、華中師範大學校長章開沅,都是當代中國最傑出的大學校長。他們掌校的時間都在80年代。以後30年,雖也有贏得公眾讚譽的校長偶然出現,但80年代的盛況已成絕響。前幾天參加新三屆四十年海上論壇,學友張志鴻還發出提問:雖然新三屆中已經走出了很多大學校長,但有幾個可與劉道玉、朱九思、匡亞明、丁石孫、江平、章開沅等人媲美?

所幸的是,江平的教育家生涯並未因免去校長之職而中止。他從1991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持續二十多屆,得他親炙的學生逾百。我只認識其中個別人,比如王涌、楊玉聖,江平對他們不僅傳授以學術,同時影響其人格。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受他幫助者不僅有門下的學生,還有一些年輕的法學界知名人士,他也曾雪中送炭。

江平先生又是一位造詣深厚的法學家,他在民商法領域的成就為學界所公認。

更重要的,江平先生還是一位不畏權勢,只向真理低頭的社會活動家和公共知識分子。轉型期的中國,經常發生一些破壞法治、倒行逆施的惡性事件,常見他和張思之等人挺身而出,發出正義的呼聲。為了中國從人治向法治邁進,抵抗倒退,他以病殘之軀,不遺餘力地奔走疾呼。因此和郭道暉、李步雲並稱為「法治三老」。

90年代初,我最初從陳芬輝教授口中聽到江平的名字。陳芬輝比江平年齡稍長,其子陳坪和我是大學同學,單位同事。陳芬輝從山西財經學院調到政法大學教書後,和我聊天,說本校他最佩服的就是江平教授。

1993年,央視播放國際大專辯論賽,江平出任評委,我通過電視第一次感受他演講的風采。他即席點評,高屋建瓴,睿智的思想讓我眼前一亮。以後,我在各類媒體上見到江平的言論,都留意關注。

後來我參加《學習博覽》雜誌創辦,招聘編輯。一位法學女碩士前來應聘。我出了一道面試題,問當今法學界你欽佩的學者是誰?她先是無語,想了一會兒說,是江平,他是我導師的老師。我又問,你怎麼理解江平?她又想了一會,神色茫然地說,可能是教書育人吧。我意識到,她既沒有讀過江平的著作,也不了解江平的精神,只是聽說江平的名字而已。身為法學碩士,自然無法錄用。

孫國棟舉辦《律師文摘》年會,邀我參加,讓我第一次有機會現場聆聽江平教授的即席演講。

2011年,趙國君主辦獨立藝術論壇,邀請我擔任評委,七位評委經過認真評議,評出戲劇家沙葉新、畫家李斌、雕塑家高氏兄弟、紀錄片導演徐星和歌手周雲篷獲首屆藝術獨立論壇獎,趙國君請江平為沙葉新頒獎,我才有機會和江平先生近距離接觸。

真正和江平先生共事是在《炎黃春秋》。2014年底,我參加《炎黃春秋》編輯部工作。次年江平出任《炎黃春秋》顧問。《炎黃春秋》雜誌早期的顧問,有的是榮譽性的虛職。後來顧問成了參與決策的實職。2007年後的顧問是杜潤生、李昌、于光遠、李銳四位前中顧委委員。于光遠、李昌去世後,增加了曾彥修、何方。2015年曾彥修、杜潤生去世,又增加了江平、郭道暉、陶思亮、胡德華。他們都參加社委會。這時雜誌已經進入多事之秋。每逢大事、難事,顧問都要來社參會,研究應對之策。這就讓我和江平先生有了同場議事的機會。有一次商議不許談「憲政」怎麼辦?江平說,那就談憲治,意思是一樣的。

我想,雜誌應當向讀者展示新任顧問的風采。邢小群此前採訪過郭道暉,於是選出一段口述,以《從人治到法治的歷程》為題刊出。陳夏紅曾協助江平做口述自傳《沉浮與枯榮》,我又與陳夏紅聯繫,選出一段《立法回憶》,在2016年第7期發表。江平講述了1983參與經濟立法工作,1985參與《民法通則》的制訂,1986承擔行政立法研究組的工作,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起草,1988年當選七屆全國人大常委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參加各項立法工作的諸多往事。他1957年被打成右派後,過鐵路時壓斷一條腿。成了靠義肢行走的殘疾人,為了《殘疾人保障法》的順利通過,他在人大常委會做了專題發言。他還講述了對三峽工程投棄權票的過程和理由;講述了七屆人大八次會議上,他和董輔礽、厲以寧為罷免之事,堅持不發言。這些細節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可惜的是,這已是我在《炎黃春秋》編輯的最後一期雜誌。

接着,在菜市口的一家賓館,舉行了法律論證會,江平、郭道暉、李步雲、高鍇等法學界前輩,親臨會場,依據法理,為《炎黃春秋》的命運仗義執言,至今讓我難忘。

此後,我們和杜導正共進退,便再也沒有和江平教授共事的機會了。

2019年12月28日,是江平九十大壽。出於敬意,小群為他畫了一幅素描。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江平先生千古!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0/199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