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第一國寶,惹起千年血雨腥風,有了它就可以改朝換代?!這寶貝究竟有着怎樣的秘密?(《未解之謎》提供)
大家好,我是扶搖,歡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謎。
時間回到公元前219年,這一年秦始皇南巡,乘船來到了洞庭湖,突然狂風大作,波濤洶湧,眼看着就要船翻人亡,危急的時候,秦始皇命人取來傳國玉璽投入湖中,說來也怪,湖面頓時風平浪靜。8年後,秦始皇巡遊天下,路過陝西省華陰縣時,突然出現一個人攔路,交還了一樣東西,秦始皇一看,這不是自己當年丟入水中的傳國玉璽嗎?這是水神來還寶貝了。看來這枚具有神力的玉璽不簡單呀,也難怪它被稱為中華第一國寶。
也許有朋友說,這中華國寶可多了,為啥傳國璽排名第一?因為其它的寶物,可以說都是價值連城,而唯獨這個傳國璽是價值連「國」,不僅是它現在估價9000億,更重要的是,得到它就能得天下。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這枚玉璽引發了無數的血雨腥風,而它的真假和下落,也一直被人們所津津樂道,話題熱度持續了上千年。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傳國璽的誕生
按照史書記載,傳國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製造的,上面刻了李斯用蟲魚篆字體書寫的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那麼這枚玉璽是用什麼材質製成的呢?第一個謎團浮現了。
根據北魏崔浩的說法,這枚玉璽是用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做成的。據說這和氏璧原本是木星之精,墜落於荊山,化作一塊石頭。楚國人卞和看到鳳凰落在這塊石頭上,想到鳳凰不落無寶之地,認定這塊石頭內定有稀世美玉,於是將其獻給楚厲王,誰知楚厲王不識貨,認為卞和拿塊破石頭欺騙他,於是砍去了他一條腿。楚厲王崩,楚武王即位之後,卞和又去獻玉,誰知武王一樣不識貨,盛怒之下令人砍去了卞和另一條腿。到楚文王即位後,卞和抱着石頭在荊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幹了,流出了血水。文王聽說後,命玉匠打磨石頭,果然得到一塊寶玉。文王感動於卞和的堅持,將寶玉命名為「和氏璧」。這玉璧從側面看色碧,正面看色白,放在暗處還自然有光,果然是稀世之寶啊。
後來「和氏璧」幾經輾轉,最後被秦始皇獲得。按理說,拿「和氏璧」這樣的寶物做傳國玉璽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史學家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玉璧是如何能做成玉璽呢?
史書上沒有關於和氏璧樣式大小的記載,不過我們可以按照當時的禮制去推測下。根據《周禮》中的記載,玉璧中心孔的直徑大概有三寸左右,當時的一寸相當於現在的2.31厘米,而玉璧最外圈的直徑是孔徑的3倍,就是9寸,也就是不到21厘米。而且這種規格的玉璧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
此外,玉璧的厚度都不會太厚,根據出土文物看,楚文王所在的春秋時代,玉璧厚度大多是0.5厘米。所以呢,有研究者推測,和氏璧很可能就是直徑21厘米,厚0.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