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看了麥當勞里這窒息的一幕,才明白為什麼有的孩子會發瘋生病

父母和孩子,是同乘一輛車的過客,終有一天,孩子要獨自駛向遠方。

智慧的父母,從不做孩子人生的掌控者,而是懂得得體退出,默默守望孩子。

最近網上有篇帖子,引發近30萬點讚。

博主在麥當勞吃飯,剛好看到旁邊有位媽媽不停嘮叨同桌的女兒:

「你口紅顏色太深了!你這樣打扮好看嗎?」

「你口紅不好看,耳環太大了!」

「你口紅太深了!你問問大家這樣穿好看嗎?」

「你口紅能擦掉嗎?你這種打扮好像變態,心理有問題一樣!」

被罵的女孩看上去大概20歲,長得漂亮,身材也好,塗的深色口紅看上去很酷。

可媽媽就是不順眼,一直吐槽、嫌棄。

哪怕女孩忍不住求饒,叫媽媽不要說了,甚至道歉說「對不起好吧,我下次不穿了」,媽媽還是不依不饒,什麼都聽不進去。

可能真被說怕了,女孩突然摔掉手裏的可樂,掏出口紅往臉上發瘋似地塗了起來,塗到滿臉都是。

誰起來攔住她,她就推開,站起身繼續塗。

終於塗完後,女孩消停下來,摔掉口紅接着吃漢堡,像沒事人一樣。

然而,看到這一幕,媽媽愣了幾分鐘,繼續開始小聲念叨:

「你真的是瘋了,我就說你精神不正常……」

實在難以想像,什麼樣的父母看到孩子做出這種舉動,還罵得下嘴,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感受。

博主說,寫這個故事時,自己的手在發抖,突然明白新聞里那些孩子為什麼突然跳樓了。

明明是生養自己的父母,卻說着最惡毒的話,強迫自己聽話、服從。

要是有一點點反抗,就會被套上「你有病」、「你瘋了」的帽子。

長久下去,孩子不出問題才怪。

心理專家李雪說:「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裏,孩子一生都將在哪裏體會到痛苦。」

那些被父母操控,被架着做不喜歡的事的孩子,內心藏着的絕望、崩潰,遲早會擊垮他自己。

父母的標準

是毀掉孩子最猛的武器

在上面故事的評論區,無數網友現身說法,分享自己類似的經歷。

穿稍微露腰的短袖,父母沒辦法接受,一直罵一直說,說到自己都想當場跳車撞死算了。

父母想看孩子手機,打着「關心孩子的動態」,刻意記下手機密碼,等孩子睡着了解鎖偷偷看。

甚至覺得孩子年齡到了不結婚有毛病,主動帶孩子看心理醫生。

這些父母,總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用自己的標準調教、修理孩子。

一旦被質疑、否定,就翻出各種藉口,「都是為你好」、「不是你媽才不會說你」,用盡所有力氣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

剛開始孩子還小,自我意識沒那麼強,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

可當他稍微大一點,有自己的想法、表達,如果總被限制、約束,對他而言,得到的只會是無盡的恐懼、憤怒和絕望。

而那些積攢在內心的火,遲早會反噬到父母身上。

《金牌調解》有個女孩,因為從小被媽媽管得很死,沒有自由,長大後心理出問題需要吃藥。

結果媽媽到她家,一見面就是各種數落。

從她的穿着、房子、工作,再到吃的飯、搞的衛生、添置的衣服,說了整整8個小時。

女孩最後實在忍受不住,直接跪在地上求媽媽離開,不然她走。

結果媽媽還是絲毫不理解,也不關心,反過來指責她說這麼頂嘴就是戳媽媽的心。

女孩的呼救、請求,媽媽閉耳不聽,始終認為自己沒錯,問題都是出在孩子身上。

想想,這些孩子心裏該有多苦啊!

他們需要的不過是一些認可、一點空間,可卻被父母無情地扼殺、打壓。

歸根到底,是很多父母壓根不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看待,始終覺得「這是我的孩子,我有權利讓他聽話」。

然而他們不知道,正是這樣的自以為是,給孩子造成了一生無法修復的傷痛。

不是孩子有問題

需要吃藥的是父母

高分書籍《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的作者琳賽·布吉森,花30年的時間專門研究控制型父母背後的心理動機,結果發現:

喜歡控制孩子的父母,都是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在生活上,他習慣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的感受、想法放在第一位。

之所以盡其所能支配孩子,從根本上說,就是不想孩子破壞自己內心的秩序,讓自己有充分的安全感。

孩子學習好,考第一名,能給自己長臉,自己也獲得榮耀;

孩子彬彬有禮,乖巧聽話,是自己教子有方,證明自己比其他父母厲害。

在他們眼裏,孩子更多是工具,做什麼都得配合自己的劇本來,不該有任何的忤逆和背叛。

有位媽媽因為初二女兒厭學、疑似抑鬱症,向心理諮詢師求助。

一來,她就把女兒學習不認真、自己多操心的細節全說了遍,包括她怎麼找輔導老師、發勵志視頻和文章給女兒。

可心理諮詢師卻發現,她事無巨細的安排,背後全是焦慮和擔心。

比如嚴格控制女兒的飲食,一看到女兒吃零食就會不停講道理,就是害怕女兒身體變差,自己沒時間照顧,被別人指責不是一個好媽媽,很失敗、沒價值。

所有的問題,看似是孩子的,投射出來卻是父母對自己的焦慮、擔心、不接納。

孩子也不是父母用來炫耀、獲得面子的工具。

有病的父母,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因為他親手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權,還妄想孩子能在自己控制下自由、開心。

只有父母認清和孩子之間的邊界,從孩子的世界裏抽離出來,孩子才不用替父母「吃藥」,才能安然地長大,享受屬於自己的幸福和自在。

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

而是自己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做父母,最好只做「一隻手」父母。

所謂「一隻手父母」,就是:

你需要我的時候,我隨時伸出援手;不需要我了,我就放手,還你自由。

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父母可以給孩子這5個自由:

3歲,吃飯自由

一位在幼兒園教書的朋友說過:

現在好多小孩剛入園,基本都不會自己吃飯,有的到了大班,還不會用筷子。

這並不少見。

現在有很多父母、長輩,生怕孩子不吃飯、吃得慢,喜歡餵孩子,甚至追着餵。

這會限制孩子的自我發展意識。

孩子到了兩三歲時,在很多小事上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想自己吃飯、穿鞋、走路,不想大人插手。

這時應該退出餐桌,還孩子自由,孩子才能更有主見、獨立性強。

5歲,睡覺自由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3歲的孩子已經能分清楚性別,這時候分床睡,可以幫他更清晰認知自己的性別,學會和別人交往的邊界。

不是說3歲就得逼孩子和父母分開,而是看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程度。

如果還沒適應,可以先告訴孩子未來會分床,然後循序漸進培養「分床睡」的意識。

陪孩子選購喜歡的床,陪他一起裝飾自己的房間,讓孩子意識到「我要自己睡了」,再從陪他睡一步一步過渡到他自己睡,5歲左右分房睡最合適。

其實分床睡,某種程度需要父母控制自己的分離焦慮,不要覺得孩子一個人會害怕就讓孩子回來睡。

堅持給孩子一個人睡的機會,孩子才能真正走向獨立。

8歲,家務自由

朱莉·海姆斯女士在擔任史丹福大學教務長的10年期間,發現很多新入學的學生,連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欠缺。

要父母送來上學,幫忙佈置宿舍,做任何決定都得先問父母意見,習慣什麼事都父母包辦。

為此她呼籲,要培養孩子做人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從做家務開始,從小在家體驗「主動性」。

放手讓孩子做家務,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意義,擁有「能做、會做」的成就感。

收拾自己的書包、洗自己的衣物、打掃自己的房間……

一個從小就能料理自己生活的孩子,未來走向社會的適應力、獨立性也會更強,表現更出色。

10歲,交友自由

和同伴交往,是孩子脫離父母視線開始走自己的路的開始。

如果太多限制和干涉,覺得孩子結識的人這不好那不好,很容易打擊孩子的社交積極性,破壞他走向社會的獨立性。

適當的把關沒問題,但不要因為擔心孩子「交友不慎」就嚴加控制。

誰才是真正的朋友,應該讓孩子自己決定。

父母的責任是,尊重、引導。

提前跟孩子定幾條交友原則,告訴孩子什麼樣的朋友能交,什麼樣的朋友慎交。

一旦發現孩子交的朋友「不好」,不要急着否定,而是找合適的機會,平靜地跟孩子分析、講道理。

給孩子交友自由,一方面給孩子社交活動空間,另一方面也滿足他的情感需求。

13歲,關門自由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一到青春期,都會不約而同選擇「關門」、「鎖門」。

放學一回到家,就關上房門,問他幹嘛他不應,不樂意的話還把父母鎖在門外不讓進。

事實上,「關門」對十幾歲的孩子來說很正常,就像老虎大了會撒尿圈地盤一樣。

既然孩子用實際行動說「我長大了」,父母就要學會理解、接納。

知道孩子開始有自己的小天地,就別試圖撬開孩子的門。

下次要進的話,提前敲門。

允許孩子關門,才能開啟他通往獨立的路。

為人父母多年,愈發覺得有句話說得很對:

「這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我們給孩子生命,不意味着他永遠屬於我們的,更不應該用我們的意願去書寫他的人生。

真愛孩子,就試着放手,慢慢退出孩子的世界。

站在遠處守望自己的孩子,允許孩子做自己的主人,才能換他美滿的後半生。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男孩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05/198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