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大蒜是「抗癌之王」,每周生吃2次可降低44%的肺癌風險?靠譜嗎?

63歲的張大爺有個習慣,每次吃飯前,總要吃一口生蒜。原來,張大爺早前被查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當時醫生告知應馬上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否則會加重胃炎。

但在他看來,大蒜有滅菌的功效,吃藥還不如吃生蒜,更安全

大概過了2個月之後,張大爺總是感覺胃痛,一開始以為是胃炎發作。但隨着症狀的逐漸加重,甚至胃痛到身體直不起來,家人趕緊陪着張大爺去醫院掛號,結果檢查提示為胃癌

張大爺不明白,「大蒜殺菌」,幽門螺桿菌也是菌,怎麼就沒有見效?是不是這麼多年都被忽悠了?

一、大蒜是「抗癌之王」,可降低胃癌、肺癌風險?

大蒜是國民餐桌上非常常見的食材之一,但除了增味,大蒜又被挖掘出不少「功能」。

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院長游偉程領銜的團隊,發表在BMJ上的一項研究,歷時22年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評估了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維生素補充和大蒜補充對預防胃癌的影響。

結果顯示:持續7年攝入大蒜補劑,可降低34%的胃癌死亡風險,且效果與幽門螺桿菌治療兩周、攝入維生素補充劑7年相似。

無獨有偶,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曾發表過一項研究:對5924名受試者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每周生吃大蒜次數≥2次的受試者,患肺癌風險降低44%。即便有吸煙習慣,風險也能降低30%。

為何大蒜有着如此神奇的效能?這就跟大蒜素有關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一類活性成分,包括了各種硫化物、硫化合物和硫醚等。它有着強大的抗氧化功能,能夠與游離的含硫醇酶在體外發生反應,捕獲可促癌或致癌的「自由基」。

大蒜素還有着抑制性的免疫調節作用,可刺激免疫細胞,減輕身體炎性反應,加固身體「抗癌」城牆。

那是不是意味着多吃大蒜就能抗癌了?

要知道雖然有實驗證實大蒜素的潛力,但真正能否進入抗癌領域,還需要臨床研究來支持。更何況目前適合人類使用的大蒜素類產品,在市面上尚無可靠之選。

大蒜素需要蒜氨酸和酶反應生成,它並不直接存在於大蒜,日常生活需要通過切蒜,放置10—15分鐘,才會產生反應。而大蒜素又容易在烹飪過程中受到破壞,一般只有生蒜還有較多的大蒜素。

再者,大蒜素髮揮功效是需要大劑量的,而通過日常食用大蒜很難達到量,且大蒜本身對腸胃有刺激性,食用過量反而會對胃腸造成刺激。

綜上所述,大家還是應該理性看待大蒜的抗癌「功效」。

二、經常生吃大蒜,能抑菌、殺菌嗎

大蒜常與「殺菌」掛鈎,這是什麼原理?生蒜殺菌好還是熟蒜殺菌好呢?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大蒜有抗菌、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抗腫瘤和增加免疫功能等功效,對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抑菌方面,生蒜確實比熟蒜更強——有研究發現,熟蒜不僅起不了抑菌作用,反而還會促進其生長,這可能與大蒜經過加熱後,抑菌生長活性成分被破壞有關。

而大蒜其他成分,如糖類、苷類、維生素則可作為細菌生長的營養物質,起到促進細菌生長的作用。

通過吃大蒜來給身體殺菌是不靠譜的。大蒜所含的大蒜素,基本進入人體就會分解,很難發揮出殺菌、抑菌功效。

另外,吃太多生蒜,尤其是空腹時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甚至導致體重下降和紅細胞溶解性貧血、肝腎損傷。如果用大蒜敷在皮膚上或是含在嘴裏,也容易導致水泡、皮炎等問題。

對於喜歡吃大蒜的人,建議每天吃3~4瓣即可,指望靠生吃大蒜就能抗癌防癌,則可能給腸道「雪上加霜」。

三、3類人吃大蒜很傷身,少吃為好

大蒜雖是生活中常見食材,但並非人人都適合食用。這幾類人群,就不宜經常吃大蒜:

①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胃腸道疾病人群:大蒜素會激胃酸分泌,對有胃腸道潰瘍的人來說不利於潰瘍的癒合,可能還會加重潰瘍病情;

②腹瀉患者:吃大蒜後更加刺激腸壁,導致腹瀉更加嚴重;

③眼病患者:包括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等眼病者,要忌食辛辣食物。

大蒜應該怎麼吃好?根據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馬冠生建議,生吃大蒜的方式能保留的大蒜素最大,可以選擇將蒜搗碎,放置15分鐘左右食用

但要注意有2種大蒜最好少吃,可能有致癌風險:

一是大蒜熗鍋,大蒜加熱過程,抗菌作用也會降低,且溫度越高其含量下降越快,大蒜的保健作用就會減弱;

二是烤蒜,高溫下,大蒜會產生丙烯酰胺,與肉類等食物一起烤制,還會生成苯並芘致癌物,加重致癌風險。

大蒜預防癌症、消滅細菌的說法雖有研究,但仍未完善。且人體本身屬於複雜機體,僅靠大蒜單一食物就能達到治療效果,是「空想」,多吃反而傷害身體得不償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09/197591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