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這個專業有什麼用?」
這個疑問如影隨形,困擾着每一個踏入文科領域的學子。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們往往只能無言以對,唯有自嘲「文科無用」。
10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發佈《關於擬撤銷「英語」等6個本科專業的公示》。消息一出,「文科」話題再次衝上熱搜,無疑,這給本就兵荒馬亂的文科生們又懸上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無獨有偶,近年來,清華大學前有停招新聞學、會計學本科,後有壓縮文科博士生規模。這兩所理工科大學風向標,近年來文科頻頻瘦身,無疑是一顆「深水炸彈」,引發關於人文社科建設的種種猜測。
撤銷文科,已成大勢?
「無用」文科,高校叫停!
一批文科專業被叫停!
據教育部官網信息,中國文科已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共8個學科門類。今年上半年,教育部發佈《202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決定撤銷925個本科專業,撤銷專業數再創歷史新高。而這其中,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社會工作、行政管理、日語、教育學等文科專業高校撤銷數量均位居前列。
文科被撤,屢屢上演。
但這批被撤銷的文科專業並非無辜躺槍。
3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就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其中明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佈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
而這一優化改革,早在2021年,國務院在《關於印發「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的通知》中就已提及,要求優化高校學科專業佈局,及時減少、撤銷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
中科大的撤銷之舉,正是在回答時代之需,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力爭打造高等教育的中國範式。
與此同時,一大批文科機構也難逃被清理的命運!
近日,三峽大學發佈《關於調整優化校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的通知》,決定撤銷13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而在此之前,文科機構的清理之勢於鄭州大學、浙江大學、湖北大學、貴州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常州大學、燕山大學、西北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頻頻興起。
高校利用整頓清理的時機,剔除冗餘、聚焦優勢,對那些名存實亡的「殭屍」機構,紛紛「出手」;對「潛力股」給予資源支持,全力築造人文社科研究高地。
撤銷專業、清理機構,不僅是對部分「無用文科」敲響的警鐘,更是對新時代需要「文科振興」的有力回應。一場關於文科的變革,愈演愈烈。
文科振興,高校發力!
新文科,來了!
2020年11月,教育部發佈《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宣言強調,文科占學科門類的三分之二,占專業種類和在校學生數的半壁江山。文科教育的振興關乎高等教育的振興,做強文科教育推動高教強國建設,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新文科建設刻不容緩。
在此背景下,眾多高校緊抓契機,在新文科建設的道路上闊步向前。
院系調整,重塑格局
有成立,也有撤銷。9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宣佈成立人文社科學部,發力「新文科」,優化學科佈局,加強資源整合,完善「文文、文理、文工」交叉育人模式。7月,另一所以理工見長的大連理工大學,宣佈撤銷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組建人文學院、公共管理學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獨立設置,助力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從學科,走向學院。2022年12月,浙江大學召開第五次文科大會,宣佈成立浙江大學文學院、歷史學院和哲學學院。而此前,三大學院僅是原浙大人文學院下的三大學科。
撤機構,打造學系。2022年10月,重慶大學優化調整文科機構,決定撤銷原有的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歷史學研究中心和哲學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今年4月,重慶大學在博雅學院辦學十周年基礎上,升級成立「博雅書院」,標誌着重慶大學基礎文科人才培養的新里程。
文理滲透,各取所長
新文科,新在哪裏?文理交叉,正是答案。
隨着新科技和產業革命浪潮的奔騰而至,文理之間的界限正逐漸打破,學科交叉融合逐漸成為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高校,把新技術融入哲學、文學、語言等諸如此類的課程中,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
山東大學作為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的依託高校,不斷開拓金融科技、科技考古、社會信息學、計算法學等新興領域,打造了一個又一個文科「金專」。南京大學在「數字人文」視域下,新增數字經濟本科專業,建立計算機與金融工程雙學士學位項目、德語法學雙學士學位項目,成為江蘇省首個獲批雙學士學位項目。
撤銷英語專業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時間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文科殺手」。殊不知,早在今年5月,學校召開科技人文學科發展研討會,成立了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和新時代科技創新思想研究中心,堅持走「科」字當頭的特色文科發展道路。這是中科大新文科建設的最有力回應。
條條交叉新路徑,正在鋪就新文科的康莊大道。
聯盟高地,引領文峰
「新文科」建設征程中,各大高校「抱團」也是互惠互利、共同進步的一步。
2023年4月,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九所高校的創意寫作機構發起倡議,成立中國大學創意寫作聯盟,北京大學曹文軒教授擔任理事長。而該聯盟的成立,成為中國文科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實際上,2020年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17所大學共同發起成立的法學教育創新聯盟,成為大學「新文科」建設的首個聯盟。
聯盟有高地,人才有高峰。近年來,設立「文科院士」的呼聲日益高漲。儘管目前中國尚未建立起「文科院士」這一制度,但眾多名校已相繼實施文科資深教授制度,作為校內面內文科教師的最高榮譽稱號,待遇等同於院士。
多措並舉,「繁榮文科」的號角,已經吹響!
所以,文科無用了嗎?不,文科無比強大。
所以,文科消失了嗎?不,文科欣欣向榮。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沒有人文底蘊的潤澤,培養出的人便少了某種根基與源流。文化、價值、精神,這些看起來與「錢」、「市場」、「收益」無關的東西,實際上正是滋養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根本。這既是大學的育人使命所需,也是中國堅持文化自信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