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移民留學 > 正文

退學率25%,中國在美留學生光鮮印象之下的掙扎

▲當地時間2022年5月17日,紐約,紐約大學畢業生迎來畢業典禮。(視覺中國/圖)

 

馬穎毅調研的樣本包括來自50所美國本科院校的507名中國留學生,均為90後,調研時間從2011年至2019年。

「很多人說中國留學生的增加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那時美國大學缺錢。但我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年增長率最多的年份是2007年,是在金融危機之前。」

「我的研究顯示,60%的學生都認為自己的英語很好,但所有學生里只有20%-30%的同學認為自己經常上課發言。」

又到了每年的留學生申請季。據新東方發佈的《2023中國留學白皮書》,本科及以下意向留學人群佔比超五成。留學形勢正在回暖。

與此同時,另外兩份報告也值得關注。2023年9月25日,美國全國學生學歷認證中心發佈報告《讀完大學》顯示,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本科退學率高達25%。同月,賓夕法尼亞州教育諮詢公司WholeRen發佈了《2023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據統計,在美國被勸退的中國學生中有7成是本科生,過半學生在全美排名前50的學校就讀,而被勸退的前兩個原因分別是學術成績不誠實和學習成績不佳。

數據呈現的只是冰山一角,在看似遙遠的美國教育體系里,的確有許多中國學生經歷着光鮮印象之下的掙扎。美國雪城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穎毅的著作《雄心勃勃與憂心忡忡:中國大學生在美國高等教育中的成功與掙扎》(Ambitious and Anxious, How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ucceed and Struggle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將在美中國留學生的狀態描述為「志向和焦慮並存」。

她發現,不論是來自富裕家庭還是普通家庭,這些留學生在到美國之前就開始經歷這種矛盾,且在進入大學後加劇。他們擁有遠大的夢想,但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經歷着學業和社交方面的掙扎,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他們會擔心自己畢業後能否賺到足夠多的錢,讓父母的教育投資取得回報。

這一切都發生在中國社會急劇發展的背景下。種種焦慮讓他們不得不思考一個終極問題:到美國留學是否真的值得。

馬穎毅調研的樣本包括來自50所美國本科院校的507名中國留學生,均為90後,調研時間從2011年至2019年。該書獲得2021年度美國比較與國際教育協會高等教育最佳圖書獎、美國社會學協會布迪厄圖書榮譽獎。近日,馬穎毅接受了南方周末的專訪。

 

1. 本科留學生增加不是因為金融危機

南方周末:你是如何關注到美國本科教育里的中國留學生群體的?

馬穎毅:我的研究始於2011年。那時美國各大高校剛開始有大量中國本科生出現。在此之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留學生大多在中國讀研,到美國讀博,或是在中國讀完本科,到美國讀研,像我本人就是這樣。二十年前,我在中國獲得學士學位後,第一次來到美國。

但到了2007年左右,大量學生在國內念完高中後就到美國來讀本科,甚至有些直接到美國讀高中。

區別在於,上一代留學生大多要麼靠美國的獎學金讀碩士博士,要麼靠中國政府公派到美國留學。而我關注的這一代本科生,90%是完全自費。對州內學生而言,美國公立大學學費很便宜,但對留學生要額外收費,比州外學生還要高,私立大學收費就更高了。所以無論是申請公立還是私立大學,中國留學生的花費都很高。

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嶄新的現象,體現出中國社會中產階層的崛起以及財富的積累。繼而在研究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了這一代留學生身上這種志向和焦慮並存的二元性。無論是學業還是社交,還有對未來的規劃,都體現出這種矛盾。

南方周末:現在市場上的留學中介會建議家長為孩子去美國留學準備一年一百萬的巨額費用,相比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區花費更高。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中國家庭願意支付?

馬穎毅:美國本科留學的費用成本相比其他地區可能是最高的,所以很多人誤認為,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都是企業家的子女,但其實那樣的人只是少數。

在社會學裏,收入和財富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收入是你的工資,僅從收入來看,中國的中產階層或許無力承擔赴美的學費。但財富不一樣,財富可以包括房產、股票等,在中國主要是房產。從2000年代開始,中國城市化發展迅猛,房市騰飛,許多並不算富裕的家庭也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我收集到的樣本中,有些父母是中學老師,有些甚至是基層工薪階層。因為有房子,他們選擇變現這個財富來支持孩子出國。

南方周末:美國大學的老師們怎麼看這種變化?

馬穎毅:我曾遇到一位普渡大學的行政官員,他說學校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出現了財政危機,恰好這個時候中國本科生來了,也有了支付高昂學費的能力。他形容這是一個「完美的婚姻」。我當時發現這是一個非常系統的現象,這背後不僅有雙方的需求,於是開始着手研究。

南方周末:赴美本科留學生的增加是因為美國的金融危機嗎?

馬穎毅:很多人說中國留學生的增加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那時美國大學缺錢。但我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年增長率最高的年份是2007年,是在金融危機之前。所以並不是美國大學的需求導致中國留學生迅速增加,更多是因為中國中產及以上階層對於子女教育的需求。

那時中國經歷了經濟發展迅速、中產階級崛起,居民收入也迅速增加。我在書中提到的另一個因素是2006到2014年人民幣升值,到2014年,人民幣升值了大約37%,中國家庭的支付能力更強了。另一方面是中國的好大學仍然非常難進,而美國目前為止仍然是世界上好大學最聚集的地方,所以很多人來到美國。

 

2. 三個階段都有「志向和焦慮並存」

南方周末:你的研究是如何展開的?又是怎樣觀察到「志向和焦慮並存」的情況?

馬穎毅:我的調查從2011年開始,最開始是用抽樣法在線調查,再挑選出願意參加深度訪談的學生。我們收到了來自50所院校的507份調查問卷,最終對65名2013年到2016年在美國讀本科的中國留學生做了深度訪談。我讓學生選擇英語或中文,幾乎每個人都說中文。之後三年,我在中國六個城市的九所高中進行了實地調查,還採訪了一些學校輔導員、校長和老師。

我把他們的經歷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生來美國之前,需要準備申請、考試、擇校,整個過程充滿焦慮,這很大程度來源於他們的抱負,因為他們就想進排名前30、前50的學校。

第二個階段是選專業。要選一個滿足自己興趣又好找工作的,這裏開始出現與父母的矛盾。在社交階段也焦慮,中國學生很不熟悉美國學生的社交方式和娛樂方式,導致難以融入。很多學生出國的目的就是想接觸多元文化,接觸不同的圈子,所以這也帶來很大的壓力和落差感。

最後一個階段是對未來的規劃。我做調研的時候,就業市場還不像現在這樣,但也有各種問題。比如想留在美國就有簽證的問題,回中國又有難以融入國內圈子、如何使用國內社會資本以及擇業的問題。他們也迫切希望自己的學歷和經歷能夠獲得滿意的回報。

這三個階段中都可以明顯觀察到這種「志向和焦慮並存」的二元性。

南方周末:相較於其他國家留學生而言,中國學生身上這種二元性會更突出嗎?

馬穎毅:任何一個留學生都會面臨這種狀態。具體到中國留學生,不少人家裏賣房或借貸供養孩子留學,這一代又大多是獨生子女,很多人需要回到父母身邊。

當然從哲學的眼光來看待,志向本身就能產生焦慮。但中國留學生在這一點上更加突出,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意識到,理解這一代留學生,其實非常重要的是理解他們背後的中國社會。

過去二十年,中國社會其實也是一種志向和焦慮並存的狀態。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變化這麼大,各個階層的人都感受到很多變化,很多人實現了富裕,很多人有很大的抱負和野心。人們視野開闊,收入增加,同時也總在擔心自己錯失了什麼機會,他們迫切希望獲得國際視野,但這需要很多資源,人們也開始擔心,自己的投資是否能獲得足夠的回報,這一切都帶來焦慮。

來自這個環境的中國留學生自然也如此。而且留學生在任何社會裏都不是一個隨機的人群,他們都是有志向、有一定特權的一群人。在社會學上,流動人口相對不流動人口是更具野心和目標性的。留學生要讀書拿學位,要見識更大的世界,他們甚至背負着整個家族的期待和目光,承載着社會變遷帶來的壓力和機會,機遇和挑戰並存。

另一方面,中國的社會雖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教育變化相對沒有那麼大,主要還在於高考仍是指揮棒。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接受的中小學教育差異非常大,中國留學生是帶着中國教育的烙印到美國的高等教育去的,這個變化本身也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挑戰。

總而言之,中國留學生可能在全世界留學生群體裏面,或者說流動人口裏,是最具備「志向和焦慮二元性」的群體。

左:《雄心勃勃與憂心忡忡:中國大學生在美國高等教育中的成功與掙扎》。右:美國雪城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穎毅。(資料圖/圖)

 

3. 遭遇「落差感」

南方周末:你在書中還提到,一些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後,會因學校在「村里」而震驚?

馬穎毅:最有名的案例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大家說它是一片玉米地。

這和中美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有很大的關係。中國大學集中在大城市,而美國其實大城市沒幾個,但有很多大學城鎮,就是在大農村建的學校。

每個州都有自己的旗艦學校,QS排名靠前的學校不一定在大城市裏。當然大學排名是一個片面的、容易誤導大家的信息。美國的大學非常多樣,公立學校里有非常好的學術類院校,也有社區大學,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使命,它們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優劣之分。

南方周末:為什麼留學生那麼看重大學排名?

馬穎毅:一個原因在於,美國的招生制度很不一樣,它不是只看分數,你都不知道分數會佔有多大比例,沒有辦法定量地判斷是10%,還是5%,還是90%,每個學校都不一樣,每個專業也不一樣,每個學校不同年份也不一樣,沒有人會告訴你。

美國學生也許因為這個學校的某項運動取得過很好的成績、學校離家近,甚至風景好等各種五花八門的原因而選擇。但中國學生不了解這些,大學排名就成為他們背負的壓力和焦慮的其中一個來源。

南方周末:在你的訪談對象中,這種「落差感」還出現在哪些方面?

馬穎毅:生活上的落差感,包括人際交往。他們此前可能認為美國人熱情開放,後來才發現交朋友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比如,有些學生剛開始雄心勃勃,希望能交到很多美國朋友,但很快受挫。美國大學生非常重要的社交娛樂方式是周末聚會,聚會上很多人都要喝酒,同時玩一些喝酒遊戲,比如在一個啤酒瓶上放個乒乓球,大家一起吹,球擊中了誰,誰就喝酒。很多中國孩子沒辦法加入其中,很多人覺得喝酒遊戲難以忍受。

很多人就覺得很挫敗,回到中國學生的圈子。這個圈子的娛樂可能是大家一起吃飯,去KTV唱歌,女孩逛街,男孩打遊戲。很多中國學生會覺得,我出國不應該還是跟中國人在一起玩,甚至他們的父母會督促他們交美國朋友,說「不交美國朋友的話,你英語都還不如出國以前」。

有一位中國留學生,英語說得非常好,性格外向,有很多美國朋友,大家都以為他是在美國長大的。但他融入美國大學生圈子後,挺失望,沒有像此前想像的那樣享受多元文化,所以又回到了中國人的圈子,在中國留學生群體裏承擔領導職務,主持春晚。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回歸,出去轉了一圈,想像破碎,再回來。在哲學意義上,這種回歸是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儘管他表面上最後又回到中國學生當中,但他出來看過了、交往過了、感受過了不一樣的世界,那和他當初沒有走出去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南方周末:他們都是如何去適應這種「落差感」的?

馬穎毅:這種落差感會影響他們對留學的滿意度,會影響他們整個狀態,包括學習、社交、日常生活等,其實是很難適應的。但時間本身能帶來習慣,一直不習慣的學生有可能會選擇離開,比如說有些學生本科學校在美國的大農村,那他們畢業以後,就會申請去紐約、波士頓之類的大城市讀研究生。

總而言之還是要加深對自己和新環境的理解,留學之前,先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學校能夠提供什麼,儘量減少一些誤解,才能減少之後因為誤解帶來的不滿意和焦慮。

做一些準備工作對於適應環境很有好處,比如一位學生,家裏條件比較好,父母在Twitter上給他找了一個美國朋友,專門陪他練口語、交流生活,還有一些學生會提前到美國學校附近適應環境。我還做了一些統計分析發現,多參加社團活動、參加學校組織等都可以提升學生的留學滿意度。

南方周末:除了生活,留學生不在課堂上發言,難以很好地融入課堂和學術活動其實也一直是個問題。

馬穎毅:他們可能非常想表達、想參與,但很難參與。這種求而不得的狀況,其實帶來很多心理負擔。

關於課堂討論我有切身體驗。我經常上課讓同學們討論,討論不完全是對英語交流的挑戰,語言是最基本的門檻,很多英語很好的同學同樣難以參與討論。我的調研顯示,60%的學生都認為自己的英語很好,但所有學生里只有20%-30%的同學認為自己經常上課發言。

是什麼因素阻礙了他們?我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基本思維模式的差異,學生不能勇敢充分地表達自己。大多數中國課堂一直在尋求標準答案,學生總擔心自己說出的話對不對。而美國大學課堂是開放式的討論,沒有正確答案,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差異。中國學生需要改變思維模式,才能夠有效地參與討論。

 

4. 揚長避短,而不是補差補缺

南方周末:這本書2020年出版,之後這3年間,我們都經歷了更多變化,你有沒有觀察到一些新的情況?

馬穎毅:全世界的留學生在新冠疫情期間都很困難,旅行不便,遠離家人,中國留學生應該說是處境更困難。我的基本結論沒有改變,但這三年顯然讓「憂心忡忡」變嚴重了。

南方周末:怎麼理解「憂心忡忡」?

馬穎毅:具體的挑戰是不確定性,這體現在留學生活的方方面面。航班什麼時候能增加?回國能不能容易一些?學生簽證、工作簽證怎麼這麼難辦?美國的政策、輿論趨勢等,都會增加中國學生的心理壓力。這都是10年前的中國學生所沒有的壓力。

另外,寫這本書時,選擇美國好像是非常一致的傾向,但現在有很多學生選擇了歐洲、日本包括中國香港等,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改變。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在美的印度留學生已經超過了中國留學生。

南方周末:你如何看待留學低齡化的趨勢?

馬穎毅:越來越多家庭選擇送年齡小的孩子去留學,這可能是出於結構性的原因。

在標準化考試的淘汰體系里,大多數人都不是優勝者。有一些學生雖然成為了優勝者,但在這種競爭的環境下,他沒辦法獲得比較平衡的身心發展,或者他不開心。

所以很多家庭選擇低齡留學,顯然大家都知道是有風險的,相比於大學生而言風險更高,但他們分析了風險和回報之後覺得利大於弊,才會做出這種選擇。

南方周末:你對於中國留學生和家長有什麼建議?

馬穎毅: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多去了解自己。比如通過父母、朋友,或者通過參與各種活動去更全面地認識自己。留學其實只是打開了一個窗口,來了以後要做出很多選擇,包括選什麼課、參加什麼樣的社團、選擇怎樣的未來道路等等。

美國高等教育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提供了很多選擇。一個人要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自我認知。所以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優勢是什麼,弱點是什麼,對哪些東西有熱情,哪些能力是培養不出來的。一個人不可能擅長所有的東西,現代社會最重要的是,要做自己擅長和感興趣的事情。

如果不夠了解自己的話也沒有關係,我覺得這是一輩子的功課。但是學生現在要有這種意識,從現在就開始關注自己的興趣特長,揚長避短,而不是去補差補缺。我覺得學生和家長都需要做出思維上的調整。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南方周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31/197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