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秦時:消費降級房市低迷 中國GDP增速超預期?

作者:
三季度GDP增速4.9%這一數據被中共鼓吹為實現超預期增速,官方專家預言中國今年GDP完成5%目標已穩操勝券。但打臉中共的是,10月19日,A股三大指數悉數大幅回調,均跌逾1%。其中,上證指數跌超1.7%退守3000點,深證成指同樣跌超1.5%下行1.65%,創業板指跌1.28%。Wind資料顯示,北向資金10月19日全天大幅淨賣出117.04億元,年內第三次單日減倉超百億,連續5日淨賣出累計近290億元。

2023年7月18日,中共統計局公佈的GDP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業再次面臨萎縮,加劇了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

中共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發佈數據顯示,經過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913,02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長4.9%,環比增長1.3%。

同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還表示,中國就業形勢好轉、外貿好於預期、民營經濟出現積極變化、企業預期改善,諸多積極信號顯示整體宏觀經濟向上向好。

此前,大陸財新網預測第三季度GDP均值為4.5%;路透社的預測均值為4.4%。三季度GDP增速4.9%這一數據被中共鼓吹為實現超預期增速,官方專家預言中國今年GDP完成5%目標已穩操勝券。

但打臉中共的是,10月19日,A股三大指數悉數大幅回調,均跌逾1%。其中,上證指數跌超1.7%退守3000點,深證成指同樣跌超1.5%下行1.65%,創業板指跌1.28%。Wind資料顯示,北向資金10月19日全天大幅淨賣出117.04億元,年內第三次單日減倉超百億,連續5日淨賣出累計近290億元。

股市是經濟狀況最敏感的晴雨表,在中共大呼經濟向好的關鍵時刻,A股卻再次打響了3000點保衛戰。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中共GDP數據底色是否失真,數據出官,官出數據,GDP摻水已成中共家常便飯。

與此同時,民間感受卻和官方冰火兩重天。消費降級、房市低迷、公務員降薪、企業裁員、外企撤離,民間投資轉負,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外賣網約車行業飽和,等等內卷讓韭菜大眾對經濟體感相當悲觀、失望。

真不知中共官方GDP數據與喜感從何而來。我們今天就對中共宏觀經濟數據做一做分析,看看到底有何貓膩。

基數效應障眼法,環比下降

初步核算,分季度看,中共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環比來看,增速是在下降的。

這組數據是基於2022年前三個季度經濟數據得出的,2022年中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二季度增長0.4%,三季度增長3.9%。對比2023年與2022年,一季度增速放緩0.3%,二季度去年因上海封城,經濟大幅下滑,基數過低,才導致今年6.3%的數據出現,對比三季度,今年比去年增1%。

綜合2022年和2023年兩年數據來看,一二三季度GDP增速均值分別為4.65%、3.35%、4.4%,二季度比一季度放緩,三季度比二季度拉升,但仍沒有恢復到一季度水平。

今年一季度,中共各項刺激經濟政策還沒有着落,三季度已經落地實施一段時間了,特別是中共7月政治局會議給經濟發展重新定調,政策發力已經2個月,經濟成績三季度環比不如二季度環比,經濟復甦趨勢並不看好。

將2023年數據對比疫情前的2019年數據。2019年中國經濟GDP增速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環比已經是呈階梯下降態勢,但仍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2023年數據差強人意,中共強說向好。

消費降級,現實骨感

中共統計局稱,今年前三季消費對GDP增速貢獻是83.2%,計算出同比增量為3.8萬億人民幣。同時,統計局公佈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即百姓個人消費總額同比增長6.8%,計算出同比增量為2.18萬億人民幣。

GDP支出法核算下的消費包含政府消費和個人消費。消費同比增量是3.8萬億,百姓個人消費增量是2.18萬億元,差額為1.62萬億元,這個差額即為政府消費支出增量。

那麼,今年前三季度,官民消費增量佔比分別為42.6%和57.4%。2021年同期數據,消費增量總量6.08萬億元,個人消費增量為4.4萬億元,政府消費增量為2.08萬億元,官民消費增量佔比分別為27.6%和72.4%。對比這兩年的數據,就會發現,消費總量在減少,且政府消費支出佔比在增大。

這就意味着,百姓個人消費實際是在萎縮的。消費降級就成了必然。1-9月,餐飲、旅遊、交通等行業消費回升,但房產、燃油汽車、手機等大宗商品消費卻在顯着縮水。年輕人掀起所謂反向消費,簡單地說,就是為了省錢,能不買的就不買,能買二手的就不買新貨。旅遊能坐火車就不乘飛機,能騎車郊外游的,就不跨城跨省,能叫外賣的就不堂食。

從曇花一現的淄博燒烤到十一黃金周黃了,從存款特種兵到20%年輕人存款不足萬元,從青年四不躺平到「下輩子不來了」一曲爆紅,中共治下的社會現實很骨感、很殘酷。

中共一個勁地鼓吹GDP增速復甦,這和中國百姓收入沒有半毛錢關係,據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人均GDP為65216.2元,人均收入佔比人均GDP僅為45%,近五年來中國居民收入佔比GDP都低於45%,而這一數據在發達國家是百分之六七十。

難怪百姓說,中共提振消費的秘訣就是只發文件,不發錢。

房市低迷,經濟動能盡失

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1%。2023年,中共房地產呈現出政府、房產商、消費者三方盡顯本色背水一戰的尷尬場景。

一是政府大招迭出,從政治局會議政策招安,到國務院、央行降准降息,地方政府鬆綁限購、降首付,認房不認貸,各大商業銀行降首套存量貸款利率,中共真是急紅眼了,土地財政虧空了,地方政府無米下鍋,債台高築,無力化債,無處化緣。一系列政策出台,並未迎來利好,房價仍舊不斷走低。2023年9月100個重點城市二手住宅市場均價為15378元/平方米,環比下降0.33%,同比下降2.05%,同比連續7月下滑。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3年9月份70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廣州和深圳新房環比分別下降0.6%和0.5%,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9月份,房地產相關支持性政策出台144次,創今年以來月度調整頻次新高。這就如同,醫生在重症監護室搶救病人多達144次,但病情依舊沒有好轉。

二是,龍頭房企不斷爆雷。房企大而不能倒變成了說倒就倒。恆大許家印負債2.58萬億,人被抓了,雷卻沒被排除,倒霉的依據是百姓。600萬居民錢房兩空,盛京銀行儲戶被中共維穩。路透社10月18日報導,碧桂園一筆1,500萬美元債券利息支付的30日寬限期已過,面臨債務違約風險。碧桂園房產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佈局,它一旦爆雷,猶如集束炸彈,會對更多居民和金融機構帶來重大傷害。

三是,民間觀棋不語,任其東西南北風,就是不買房。中共統計局數據,今年1—9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84,80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6.3%。商品房銷售額89070億元,下降4.6%,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2%。

不只是民間,中共地方國有資產部門也沉不住氣,紛紛拋售房產,以防資產縮水。在中共大舉救市之際,北京、濟南、廣州等地國有資產平台相繼傳出拋售大量房產套現。

中共官方學者曾在年初表示,2023年經濟增長,投資看股市,消費看房市。前三季看過來,何止是股市、房市,債市、匯市全面肅殺。

官方放水,民間溺斃

經濟放緩,中共無力化解,只能是不斷地舉債,大基建投資刺激。目前全國已有19個省市公佈了所謂發行特殊專項債券化債存量債務方案。日前,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月度經濟分析會上表示,建議將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4.5-5%,財政赤字率定在3.2%左右。

中共是黨國體制,黨管一切,財政赤字突破3%紅線,意味着財政赤字貨幣化可能性越來越大。貨幣量化寬鬆、積極財政政策,一味地加槓桿已經成為中共經濟復甦的固定模式。因為藏富於民與中共提倡的共同富裕是相牴觸的。

截至九月底,M2廣義貨幣餘額289.67萬億元,2022年底,M2廣義貨幣餘額266.43萬億元,增量為23.24萬億元,而同期的GDP增量卻不到4.3萬億元。對比2021年數據,M2增量19.61萬億元,產生了DGP增量13萬億元的效果。即表明,伴隨宏觀槓桿率上行,經濟運行的債務成本攀高,貨幣放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小了。

官方放水並沒有刺激經濟增速,相反,失業率卻節節攀高,6月青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卻達到21.3%,創歷史新高。中共在九月公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但仍不公佈在8月終止的青年城鎮調查失業率。

日前,一青年男子餓倒在杭州市大馬路上,消息登上了熱搜,路人和快遞小哥將其救醒之後,發現其口袋裏只有4元錢,青年男子找不到工作而餓倒路邊,後在當地片警的聯繫下,該男子得到了一份工作。中共又趁機鼓吹警民一家。殊不知,長三角、珠三角地域的公務員、警察早就降薪了。中共厚顏無恥,總是把喪事當喜事來辦。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24/196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