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陳志武:重回「戰備驅動型經濟」,未來十年,降低預期

【中制導讀】

如果過去20年沒有獲得高收益率,那麼不要寄希望於未來的20年可以獲得高收益率。因為現在投資理財的夏普比率在下降,所以不要把追逐高收益率作為重點目標,應該把降低風險、資產保值作為投資理財的重點目標。

"

01

中國重回"戰備驅動型經濟"

陳志武教授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經過改革開放40年來的斯密式增長後,現在重回「戰備驅動型經濟」,並指出在中華文明幾千年來,「戰備驅動型經濟」從來都是主流。他引用史前的戰爭統計數據,指出北方的地勢較南方平坦、爆發戰爭機會率較南方多,故此戰備成為了北方發展模式的主要驅動力;也因為戰爭頻發,北方需要興建城牆保障百姓安全,而提供了城鎮化發展的機會。

他認為,現在投資和發展主流為軍工、糧食安全、供銷社、大食堂、低端消費等,就是「戰備驅動型經濟」的呈現。

《再爆跌14.5%!危情復甦,"三駕馬車"今安在?》中提到,

外貿數據連續暴跌、消費塌縮、投資消失。

當前各項經濟數據及現象均表明,"戰備驅動型經濟"已經到來。

亞洲金融風險智庫在《衰敗啟示錄:從發達到國窮最快五年,末日堡壘經濟永絕復興》中提到,

五大"致敗法寶":民粹主義泛濫,逆全球化倒行逆施,計劃經濟國有化,假共同富裕真共同貧窮福利政策,窮兵黷武末日堡壘經濟等。

而戰備驅動型經濟跟俄羅斯的末日堡壘經濟類似,既做不到市場競爭下的資源最優配置,也做不到市場經濟下的效率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跟世界的差距一定會越拉越大。

《啟示錄三:警惕Chinese-style Deflation》中警告,

當前最大的風險是"Chinese-style Deflation"歷史性回歸。

而"戰備驅動型經濟"的回歸將進一步導致中國經濟陷入deflation。不僅徹底摧毀經濟正常化的根基,也徹底杜絕了國家正常化與復興的可能性。

面對"戰備驅動型經濟"的回歸,正如《啟示錄七:2023上上策,撤回所有政策!尊重市場,回歸常識》中提到,

要回歸市場邏輯原點,最終退出全部政策非市場化性影響。

只有採取政策對沖前期政策不利影響,嚴格制定動態評估和退出機制,減持市場化核心不動搖,中國經濟就一定有再次騰飛的希望。

02

北方模式與南方模式:從考古數據看中國發展史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說,"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表明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已經相距甚遠。歷史學家施堅雅、傅衣凌談到,至唐宋,北方發展模式與南方發展模式更是不同。

那麼,這種南北差異最早形成於何時?背後的驅動力又是什麼?最早的中國大概出現於何時?大量考古數據和歷史資料證明:大約九千多年前開始定居農耕後,北方居民因為地貌平坦而很早就面對常年戰爭挑戰,被迫進行社會組織化創新,包括建城牆城濠,以實現"抱團取暖"、防禦外敵,從此開啟建構與治理複雜社會的發展歷程;戰備驅動、權力驅動是北方發展模式的特點,其文化特徵也由此而來。

相比之下,南方更以地貌崎嶇、山脈連綿為特徵,非常不利於外敵入侵,故早期進入定居農耕的南方人不需要建城牆城濠,甚至到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組織化程度還很低,商業驅動、市場驅動是南方發展模式的特點,南方文化也因此與北方不同。

探討和回答"如何藉助考古和歷史大數據檢驗這類推斷","基於南北發展模式差異的分析框架如何幫助我們理解中國歷史","幾千年前的發展格局是否至今如故"等問題。

03

未來十年,降低預期

陳志武教授認為,獲得高收益率是過去做金融投資的重要目標,但是現在更優先的任務是保住已經到手的財富。

如果過去20年沒有獲得高收益率,那麼不要寄希望於未來的20年可以獲得高收益率。因為現在投資理財的夏普比率在下降,所以不要把追逐高收益率作為重點目標,應該把降低風險、資產保值作為投資理財的重點目標。

以前,投資者選擇買房來獲取高收益率。但是正如亞洲金融風險智庫在

《啟示錄九:復盤全球五大房地產崩盤史,第六次中國進入倒計時?(下)》中提到的,

各項數據表明,中國房地產金融危機正在進入倒計時。

房地產作為民眾最重要的財富根基和被高層重申的國民經濟支柱,財富的貨幣傳導效應被人為斬斷,老百姓財富湮滅、信仰坍塌。

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尤其是年輕人,不再選擇買房來實現財富增值,而是選擇購買黃金來作為資產保值的手段。

《啟示錄十一:八月救市整月失血,印鈔機下一步撒哪兒?》中提到,

投資者對於黃金的配置達到2012年以來的新高。

同時,亞洲金融風險智庫在《美元加息全球貨幣競賽駛入強弩之末?"沃爾克時刻"高達20%—全解析史上六輪加息進擊之路》中,回顧美聯儲歷史上6輪的加息周期。

隨着美聯儲強勢加息並保持"更高、更久"的姿態,投資者的另一選擇就是購買美元、美債來避免人民幣匯率下跌帶來的資產損失。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這個時代更應該追求精神財富而不是物質財富,因為當下的機會成本要比20年前低得多,可以在學習工作方面放鬆一點,努力去豐富、去拓展自己的內心世界,讓自己的一生過得豐富多彩。

THE END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制智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01/196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