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月下搗衣,古人搗衣為何總是在秋夜

月下搗衣,在詩詞中常常代表着思念。

在各種天然纖維中,物美價廉者當數棉線。棉花原產於印度,大約南北朝時期開始傳入中國,但只在新疆等邊遠地區種植,真正傳入中原並大量種植應用要到宋末元初。在這之前,中國人穿的織物,不是絲的,就是葛麻的。絲綢製品品種極多,但無論哪種都很昂貴,平民百姓所着基本都是葛麻製品。葛麻結實便宜,但是非常粗硬,穿着很不舒適,在穿之前,必須經過反覆錘打,這就是「搗衣」。

宋趙佶摹張萱搗練圖(局部)

在清洗葛麻衣物的時候,因其質地太硬,不可能採取用手搓洗的方式,得把衣物浸飽了水後,放在一塊平整的石板上,用一根一面扁平的木棒反覆錘打,將裏面的髒東西擠出來,同時,將衣服錘軟打平。

古時燈油是一筆很大的開支,點燈是一件奢侈的事,穿葛麻的平民百姓家點不起燈,主婦總是在白天做需要照明的事,而搗衣卻只需要有點兒光亮即可,完全可以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月下搗衣」是常見的場景。

月光本來就是一個和思念有關的意象,月下搗衣也因此成為思鄉的寄託。離人見到月下有人在搗衣,不由得想到家鄉也在搗衣的妻子。正在搗衣的婦人,被月色撩撥,也在這單調的搗衣聲中思念離去的家人。

[明]陳洪綬《月下搗衣圖》

唐詩中寫到搗衣砧的地方不少。杜甫《搗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李白《搗衣篇》:「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其二)》:「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御衣寒。」均以搗衣砧寄情。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古人搗衣,不但總在月下,而且還總是在秋月下。唐朝雖然國勢強盛,其實戰爭不斷,長期徵兵。唐朝當時實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平時是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時武器和馬匹自備,軍衣當然也是自備。士兵每年有幾個月的休假,到了初秋就回家,自然就得將穿了一年的衣物換下,取了新衣再走。七八月假期即將結束的時候,士兵的妻子就會提前為他們準備衣服,秋月之下,聲聲搗衣,既是盼歸,也是送別。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征人妻的眼淚,便落在搗衣砧上。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大道知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23/195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