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我在美國讀化學博士 28歲改學編程 如今年薪百萬

我是程序猿楓,今年35歲,現在定居美國紐約。從小到大,我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可高考前一夜,我失眠了,高考自然考砸了。面對失敗,我想再來一次,可脆弱的心靈經不起太大的壓力,只能走進大學繼續向前。

為了改變命運,四年後,我再戰考研,結果又失敗了。

可這一次,我沒有妥協,選擇再次挑戰。經過幾個月的奮發圖強,我終於走進了理想的大學南開大學。

人生上了一個台階,就還想繼續向上爬。在南開,我又死磕英語,為留美全額獎學金奮鬥。這一次,我成功了,拿到了華盛頓大學的通知書。

讀博士後,我又做出了令人驚訝的決定,放棄深耕10年的化學領域,從零開始學習編程,一心要當個碼農。那一年,我28歲了。這一次,我能成功嗎?

1988年,我出生在河南新鄉,是家裏的獨生子。父母在行政事業單位工作,家裏經濟條件還算不錯。

小時候,我的性格很內向,父母經常會引導我讀書,然後鼓勵我講給他們聽。久而久之,我就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

整個學生時代,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然而,命運有時就是愛捉弄人,2006年高考,我竟然發揮失常了。

高考前一夜,也許是壓力大的緣故,根本沒睡好,導致考試時精力很差。下午考數學時,我花了太多時間在兩三道大題上,渴望解答出來,卻因為沒有時間檢查其他題目,最終只考了110分。平時,我的數學成績都在125分以上。

(在約書亞樹國家公園旅行)

眾所周知,河南高考在全國擁有數一數二的難度係數,少考20分就意味着錯過上萬名的名次。

分數公佈後,我沮喪極了,曾經的驕傲被擊得粉碎。想要復讀,可是想起考試前自己的狀態,我擔心再來一年,只怕更加無法承受,就選擇了中國藥科大學。

父母知道後很理解我,還鼓勵我畢業後可以回老家工作。在他們的關愛和鼓勵下,我逐漸振作起來,決定開啟新的大學生活。

很多人都說高考是另一次投胎,錯過了就再也沒有機會。可我認為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普通一本也能改變人生,高考只不過人生中無數個考試中的一個而已。

剛來到藥科大學時,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參加了國家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拿到省內一等獎,很好地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大三時,我主動找到教授,跟隨他做科研項目。下了課,我就去實驗室做實驗,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更適合成為一名研發工程師或者科學家,所以決定考研,並選擇了南開大學化學系。

不過,我的考研之路就像高考一樣不順利。第一次考研時,由於備考時間不足,再加上複習策略上的失誤,我失敗了。

看着自己離夢想的職業道路越來越遙遠,我陷入了頹廢期,整天躲在宿舍里不願出門。

頹廢歸頹廢,但我內心充滿了不甘。我不想就這麼輕易地放棄,就給自己暗暗打氣。別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可以,大不了就比別人多付出一些時間、多付出一些精力。

調整好心態後,我開始重新起航,總結上次考驗失敗的原因,改變複習策略,腳踏實地地做完一本又一本的習題。

2011年,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成功上岸,走進了自己夢想的南開大學。

這次考研,我不僅收穫了成功,更收穫了一份坦然的心態。人生的考試無處不在,而我要心平氣和地面對每一次好的或者壞的結果。

在南開大學,有很多頂級教授,每次聽他們講課,我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視野得到了極大提升,也更加明白了什麼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的工作枱)

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了解到海外名校有更好的博士培訓機制,他們更注重培養創新能力,開發一個人的潛在能力,我也動了出國的念頭。

眾所周知,美國全額獎學金讀博的要求非常高,不僅需要紮實的基礎知識和科研能力,還要具備優秀的英語交流能力。專業知識我不擔心,但是英語是我的短板,不過我並沒有放棄。

為了實現自己的出國夢想,我投入了一年多的時間。每天早上6點準時起床學習英語,10點去實驗室進行課題研究,晚上9點離開,再到教室學習到12點,才回寢室休息。

一年多的朝6晚12的生活,我終於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收到5所世界名校的全額獎學金錄取通知書。再三權衡過後,我選擇了華盛頓大學。

2014年,我登上了去美國的飛機。下飛機的那一刻,看着陌生的街道,我默默鼓勵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要學有所成。

(在紐約職場分享活動做嘉賓)

在生活上,我的適應能力很強,沒有遇到什麼難題,但美國教授的上課方式卻讓我大開眼界。

他們的教導方式純屬散養,給了我大量的時間去摸索、去實踐,有問題再去找老師。有時候,老師還會組織同學一起討論,或者上台演講。

看着美國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討論起來滔滔不絕,而我卻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膽小,不敢表達,另一方面內心還是有些自卑,擔心自己不夠專業被人笑話,也不敢找老師溝通。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發現這裏的同學都很熱情,他們知道我是中國人後,都很尊重我,也會主動和我聊天。有時我會和大家分享一些中國習俗,他們都很感興趣,那一刻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非常的驕傲。

留學期間,我還發現美國學生對學業、生活都沒有那麼焦慮。在他們看來,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一種成功,這和他們從小受的教育有關。

小時候,美國父母會鼓勵他們多去嘗試,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長大以後,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更有幹勁。每次遇到困難時,他們都保持着積極樂觀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溝通能力非常強。

(在附近的河邊散步)

另外,美國學校也鼓勵學生去挖掘、嘗試新的東西,在第一年的學習中,學生不會立刻選擇導師,而是有兩到三個學期的時間,去了解不同的老師、不同的課題組,然後雙向選擇確定最後的導師。

如果中途想調換老師和專業,也是有很多機會的,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在國內,我們選定了一個專業,換導師的可能性非常小。因為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和本專業的人打交道,思考如何有更好的發展,而對其他的行業一無所知,也沒有接觸了解的機會。

像化學這種的基礎實驗學科,讀起來很不容易。大量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一些設計和假設的基礎上,再通過無數次的實驗,來發現新的東西,證明自己假設的正確性。

每次一點點新的發現和進步,都是建立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如果不能忍受孤獨,這個專業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參加南開大學校友聚會)

過去,我認為干一行愛一行,一旦選擇了某個專業,就要從事一輩子,但是讀博兩年,我的視野不斷提高,逐漸意識到還有更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於是,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在此期間,我諮詢了很多校友前輩,發現他們大多數都已經改行,主要是美國這邊工作崗位數量,無法滿足每年大量畢業生的需求。

很多人博士畢業,只能選擇做博士後,拿着最低的工資,幹着最累的活。目睹他們的經歷以後,我心裏有很大觸動,與其時時刻刻面對找不到工作的風險,還不如趁早轉行。

2016年夏天,我已經28歲了,想利用兩到三年的時間攻讀CS碩士。畢業的時候,我才三十露頭,按照現在科技行業快速發展的速度,到時候找工作不成問題。

再三斟酌後,我決定放棄深耕了10年的化學專業,轉行學習編程,爭取做個碼農。

可當父母和朋友知道後,紛紛反對。他們認為我有名校的博士頭銜,還擔心找不到工作,放棄實在是太可惜了,而且從零開始去學一門新的行業,風險很大。

後來,我跟他們解釋,不同的專業畢業以後機會是不一樣的,專業能力比學位高低更重要。父母聽了似乎覺得有些道理,也不再反對。

有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我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學習勁頭也更足了。剛開始學習轉碼時,聽說身邊有不少轉行速成的故事,比如半年刷了200道題進了谷歌。

我也是信心滿滿,選擇自學,聽網上的公開課,每天學得很開心,仿佛我一伸手就能夠到月亮。

在刷題的過程中,我不斷鍛煉算法,刷了200道題後開始投簡歷找實習單位。本來有十足的把握,卻不想兩周後只收到一家小公司的面試。可就連這家小公司也拒絕了我,原因是面試時,我對有些概念比較生疏。

(欣賞美國中西部大漠風光)

捨棄一切,背水一戰,卻得到了這樣的結果,我的心情一下跌入了谷底。但經歷過多次考試的起起伏伏,很快我就整理好心情,再次出發。

經過復盤後,我意識到那些半年上岸的例子看似很多,其實是倖存者偏差,或許人家本來基礎就很好,自然不用費力。

隨後的那段時間,我拼盡全力學習,嘗試做複雜的項目,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8個月的時間學到很多基礎知識,簡歷也比之前更厚實了一些。

2017年,由於簡歷內容的充實,我一下拿到8家公司的面試,其中包括了幾家北美大廠。這次面試中,我不再懼怕表達,耐心地交流細節,最終獲得北美科技公司的實習機會。

第一份工作,我非常珍惜,因為只有我自己清楚其中的辛酸歷程。在打基礎和攀山峰的過程,只有耐得住寂寞,堅持到最後才能勝利,我感謝那個執着的自己,終於迎來了曙光!

美國的職場非常友好,白天工作8個小時,完成工作後不用加班,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比較注重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參加中央公園跑步活動)

工作之餘,我喜歡旅遊,每年都會旅遊兩三次,幾年下來,走過北美20多個國家。有時身邊找不到驢友,就會在網上招募,幾個不認識的人在一起旅遊,也是另有一番風味。

2020年9月,疫情不是很嚴重,我和驢友們去北密歇根看秋天,那裏是美國最負盛名的秋色勝地,從山林之間到瀑布兩側,都是楓樹成熟的金紅色。身處其中,猶如身在世外桃源,讓人感覺無比輕鬆。

我很喜歡這種慢節奏的生活,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每一分鐘都活得悠閒自在。

後來疫情來了,所有行業一夜之間都被按下了暫停鍵,我只能在家辦公。

為了減少與人接觸,我在家裏備了很多中藥,畢竟在美國感染,醫生是不會上門服務的。平時在醫院看病,需要通過電話預約,提供很多資料,比較麻煩。

若是症狀輕,自己在家隔離;如果症狀重,打救護車電話,可當時醫院裏住滿了人,也沒有空餘的位置。那段時間,我一個人躲在家裏不敢出門,保護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疫情期間,工作停滯,給了我更多的時間思考。回想自己走過的彎路,若是當時有個人能夠指點一下,是不是就會是另外一種景象。雖然我沒有得到幫助,但是我希望自己的經歷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

於是,在2021年12月,我做起了自媒體,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歷和海外生活,希望能夠帶給別人一些啟發。

剛開始純粹是興趣分享,沒想到大家都很喜歡,讓我有了更新的動力。在分享的過程中,我幫助了不少想留學以及轉碼的小夥伴,讓我很有成就感,同時也實現了萬粉目標,獲得一份額外收入。

後來,疫情結束,生活慢慢回到正軌。經歷過疫情,我深知生命的可貴,想做的事情趁現在勇敢去做。在這期間,我還遇見了自己的愛情。

有一次,我去看電影,有些無聊,就和旁邊的女孩閒聊起來。剛開始只是聊工作,後來聊到興趣愛好,沒想到越聊越投機。

(在欣賞日落)

後來,我經常約她出去玩。經過幾次相處,我覺得她言談舉止很大方,性格也不錯,最重要的是三觀一致,有很多共同話題。

於是,我問她願不願意和我在一起,她害羞地說願意,我們就這樣在一起。那一刻,我覺得自己能夠遇見她,真的很幸運。

如今,我已經在北美科技公司工作了5年,從最初的程式設計師晉升為高級程式設計師,年薪30萬美元,愛情事業雙豐收。

我相信,命運不會虧待每一個努力的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今年我35歲,拿着美國名校的博士文憑,卻做了一名程式設計師,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人生大概就是如此,從來沒有一錘定音這件事。無論是否順利進入理想學院,都不必沉重地看待高考,它只是人生旅程的一個過去式。

我們需要做的是以一個開放的心態,積極地過好當下,勇敢地活出自我。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真實人物採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16/195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