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歐盟啟動反補貼中國電動車調查 分析:不反制歐洲汽車工業將瓦解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全球市場正充斥着廉價的中國電動汽車,扭曲了歐洲市場秩序。路透社資料圖片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周三(13日)宣佈,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祭出懲罰性關稅。學者分析指,電動車產業占歐洲多國GDP很大比重,中國以低價提升市佔率,將影響當地汽車產業存亡。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歐洲議會,發表年度國情咨文時表示,全球市場正充斥着廉價的中國電動汽車,認為是因中國巨額補貼而人為地壓低價格,扭曲了歐洲市場秩序,因此歐盟委員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

如中國電動車受過度補貼將被徵收更高關稅

據外電報道,歐盟委員會評估時間約13個月,如果確認中國電動汽車受到過度補貼,將徵收高於歐盟10%進口汽車標準稅率的關稅。這項調查對象,亦會包括在中國製造的特斯拉、雷諾和寶馬等電動車。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則提醒,來自中國的強烈反彈也必須列入考量。

中國電動車增長數量讓歐洲國家產生危機感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宗慶接受本台訪問表示,中國出口的電動車,除了價格之外,近年增長的數量讓歐洲國家產生危機感,目前歐洲10架電動車中,就有1架是中國製造,情況會愈來愈嚴重。他指,中國汽車出口量去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今年第一季甚至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

王宗慶說:日本跟歐洲尤其是德國都是製造工業大國,(汽車產業)甚至是他們的經濟命脈。中國的電動車對歐洲產生那麼大的威脅情況之下,對於歐洲的經濟衝擊非常大。不像中國,中國的電動車只是中國所有重要產業中的一部分,可是電動車在歐洲,佔整個GPD的比重非常大。

分析:對中國開徵超過10%關稅影響不大

王宗慶表示,最近歐洲和日本拆解比亞迪兩款電動車,發現零件自製率超過75%,比特斯拉還高,是能壓低售價的原因。對於歐洲議會調查後,對中國開徵超過10%的關稅,他認為影響不大。

王宗慶說:他生產成本能大幅降低,才能夠有辦法售價那麼的便宜,所以他們具有價格優勢的情況下,歐洲進行反補貼其實對中國來講,確實是有衝擊和威脅的。但是相對而言,即便他增收百分之十的關稅稅率,中國車子在歐洲還是很便宜,基本上是有一些影響,但是衝擊在短期之內不會很大

花旗發表報告稱,歐盟僅佔中國出口規模的約20至25%,如果以對歐盟出口佔25%計算,比亞迪2024年的銷售目標是400萬架,其中10%出口,潛在的歐盟調查僅會減少比亞迪10萬架車的出口銷量,認為就算提高關稅,中國電動車產業沒有大的下行風險。

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在個人公眾號上回應指,歐盟不應隨意動用單邊經貿工具,來阻止或提高中國電動車在歐的發展和經營成本。他指,中國也應該積極應對,有理有據有節的應對調查,力爭最好的結果。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14/195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