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她在新西蘭的後花園養雞種菜,還有超多造園種植乾貨,生活羨煞旁人!

園子的中心是小雞的地盤,放置著Charlene用廢木料做成的雞窩,住着她的4隻寵物雞,分別是灰灰、Cado、和兩隻小鬍子雞。

灰灰是雞群里的老大,領導能力最強,當有大鳥和貓路過的時候,其他小雞會跑向她尋求庇護,但同時它也是個小霸王,經常欺負其它的雞,但是最受Charlene寵愛的也是它。

兩隻鬍子雞的性格則比較溫順,在Charlene幹活的時候,幾隻小雞會歪著腦袋回應她的問題,嘰嘰喳喳地和她聊天。

菜園原本是靜態的,因為有了小雞們的存在變得十分熱鬧,園子裏處處都能看見它們可愛的身影,它們也快樂地在這裏生活成長著。

自從養了小雞以來,除了摘菜,Charlene每天又多了一個新的期待——撿雞蛋。她享受着有小雞們陪伴着的園藝時光,日子也變得倍加溫暖快樂了。

於是不管晴天或是下雨,菜園對她都有很強大的吸引力。雞叫了,就想去看看有沒有下蛋;太陽出來了,就想去看看植物;小雞們溜達到房間的窗戶下,她就想出去跟它們一起翻樹皮找蟲子和蚯蚓。

Charlene說,養雞後最有意思的事就是會吸引很多人類幼崽的駐足,小孩對自然有天然的聯結,他們對動物的好奇和熱愛也是天性使然。

經常有鄰居的小孩爬上柵欄,冒出個小小的腦袋禮貌地詢問:「請問,我可以來你家餵雞嗎?」

然而當一群小孩進到院子以後,小雞都被嚇得撒丫子就跑了,用最愛吃的麵包蟲也哄不過來,可愛的情景讓人忍俊不禁,儘管如此,它們還是成為了孩子們心頭的白月光,時常被惦記着。

一開始,Charlene說她只是想打造一個美味又有趣的可食花園,有菜可吃有花可看有小雞陪她玩耍,卻意外地發現,原來養雞和種菜相結合可以創造出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

小雞可以提供家庭食用的蛋,雞糞可以提供肥料,也反過來幫助她更好地種植蔬菜和水果。

因此,Charlene種的菜蟲眼都很少,她實際上是利用了植物伴生互補的特點,選擇用自然的力量減少了蟲害。

第一個辦法就是在菜床的邊緣種植金旱蓮,松果菊、⻆堇、萬壽菊、香雪球等帶防蟲能力的植物。

就拿香雪球來說,它能夠吸引⻝蚜蠅來捕⻝蔬菜的天敵大蚜蟲,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既提高了菜床的植物多樣性,又達到伴生混栽、天然控蟲的效果,一舉兩得。

第二個辦法就是生物控蟲:養幾隻雞,放養在後院。小雞每天會捕捉菜園的各類昆蟲、消耗多餘的老菜葉、控制雜草生⻓,也能產生肥料供給植物,保持土壤的健康。

同時,Charlene也用最簡單又原始的方法:讓種菜後所有廚餘都回歸土壤,將廚餘垃圾放入堆肥箱,在好氧菌的幫助下分解成黑色的有機質,新的土壤加入到舊土裏,菜床里的土壤也會變得更肥沃疏鬆。

在Charlene的園藝構想中,可⻝花園最初的計劃就是以滿足家庭所需為主,現在已經基本實現了蔬菜類的自給自足。

都說熱愛可抵歲月漫長,Charlene把自己對生活的熱愛,都傾瀉在這片園子裏。

她沉浸植物帶給她的喜悅,當與土地連結時,她能感受到花果、⻛、雨、陽光和露珠,一切都是純粹、直接而不帶情緒的,在大自然面前輕鬆舒展,也無需偽裝。

其實,園藝之所以療愈,是因為在這個過程會讓人變得更快樂,被滿滿的正能量包圍着,減少了許多精神內耗的同時,生活也變得越發豐盈充實。

如果可以,不妨像Charlene一樣,努力給自己一個小花園吧!裝滿對生活的希冀,卸下所有的偽裝,回歸真實的本我~

-Charlene的園藝種植心得-

第一點:繪製日照地圖。在開始規劃菜園建菜床、搭架子之前,更重要的是太陽光。首先需要了解太陽在花園的移動軌跡,把植物栽種在對的地方,擁有合適的光照,這樣造園就成功了一半。

「全日照」需要每天6個或更多小時的陽光照射。

「半日照」或「半蔭生」表示該植物需要每天3-6個小時的陽光照射。

「全蔭生」的植物需要每天3個小時或更少的陽光照射。

第二點:如何繪製你自己家的日照地圖呢?可以使用相關App或者採用最原始的方式:拍照,這樣你會得到院子從早到晚的日照分佈圖,可以幫助你合理規劃菜床的安排和植物的栽種。

第三點:選擇傳家寶系列的種子。傳家寶種子的定義是至少50年以上的繁育和保存,具有更好的抗病性和適應性,它的種子可以採收保存後用來再種植,所以意味着你會有源源不斷的種子供給,這些植物的特性也不會改變,也可以省下很多買種子的錢。

第四點:栽種自播種植物。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菜園裏時不時會冒出讓人欣喜的小苗,屆時只需要移栽即可。但是實現的前提是,必須允許植物經歷完整的生命周期,不急於作物的輪作,等待植物成熟,直到它開花結籽,圓滿地經歷了一生。

適合菜園的自播植物有:長青菠菜,茼蒿,琉璃苣,瑞士甜菜,大白菜,塌菜,金盞菊,旱金蓮等。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塔莎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02/194897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