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港官戰狼上身市民受苦 限日海產進口令經濟雪上加霜

香港的日本食肆,不少海產並非來自被禁的日本都縣。李若如攝

日本福島最快周四(24日)中午開始向大海排放核廢水,港府宣佈同時禁止進口東京、福島等10個都縣的水產品,以保障市民健康。部分香港市民向本台表示,禁令下難免令人減低進食日本食品的意欲,打擊經濟之餘也令港、日關係惡化。而日式食肆則指出,大部分水產貨源並非來自涉事的10個都縣,當中有不少來自養殖場,質疑港府的禁令對保障港人食安的作用不大,反而令本地現時低迷的經濟「雪上加霜」。

港府宣佈,周四起當局會禁止源自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十個都或縣的所有水產品、海鹽和海藻,並會在每個工作天公佈有關日本進口食品樣本的輻射檢測結果,暫未有結束禁令時間表。

港府稱禁令是為保障市民健康,那港人又有何看法呢?市民黃先生表示,不太擔心,會照食日本海產。

黃先生說:未去到要特意飛去日本食的程度。暫未有太大影響。

市民吳先生就表示,港府的禁令會打擊相關飲食行業乃至進出口甚至港日關係,進一步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他不認同港府的做法。

吳先生說:這政策我不太喜歡,限制日本對港的運輸和入口,與日本相關的食肆一定受影響,經濟亦受限,因少了人吃日本海產。對香港和日本關係一定不好。

業界指海產多來自養殖場:關個大海乜事?

有香港的日本餐廳負責人匿名向本台表示,今次香港對日本海產的制裁,對供貨量影響不大,因為日本輸港的海產大部分都是來自養殖場,質疑「關個大海何事?」他又指出,其實港人最愛三文魚、貝殼類,大多自挪威、北海道與俄羅斯之間等其他水域,不過就因為港府的制裁令日本食品形象蒙污,大大打擊他們的生意。

另一間連鎖日式食肆「壽司仔」,分店負責人李先生亦有同感,指出即使可在其他地方入口海產,但問題在於客人是否信任和接受。

李先生說:即使(部分日本產品)可入口亦未必會食,因為人的心態就如此。政府宣稱水被污染,吃了有問題,大家一定會不吃或有顧慮。我們都有由俄羅斯、澳洲等其他地方入口,但問題是大家會否相信呢?正如「311」(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情況也是這樣清靜。老實說,在復常後很多人都到外地遊玩。暑假就更加,7、8月的生意一直下跌。今次限制後,都可能再跌2、3成,人手縮減、店鋪縮減,視乎情況如何發展。

李先生又說,其他國家都知道香港不能由日本入口水產,貨品變得搶手自然會提升價格,如今為了維持成本和品質「非常煩惱」,形容禁令對現時低迷經濟帶來「雙重打擊」。

業界望設過渡基金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董、日式餐廳負責人陳強在《港台》一個節目亦稱,今次涉及有關都縣的水產占餐廳貨源約一成,對日常運作影響不大,目前最大影響是市民信心問題。

陳強說:自宣佈排放核廢水後,生意立杆見影跌一至兩成,至明日開始排水,生意起碼跌三至四成,有餐廳更跌接近五成,數字驚人及誇張。

他認為,事件至少擾攘3個月至半年,期望當局有特別措施,例如設立過渡基金,援助業界度過寒冬,同時多教育市民正確核幅射、食品檢測知識,考慮為業界設立食品認證計劃,希望增加大眾對日式食品的信心。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823/194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