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只用三個方子,教你輕鬆養出好腎臟!

中醫認為腎是人體的先天之本,無論長壽養生,還是治病調理,都離不開腎。如何在家調養腎髒,健康長壽呢?

腎氣虛,腎病來

腎臟是水液代謝非常重要的器官,毒素也從腎臟排泄,腎功能不全後,水液代謝、毒素排泄等各個方面都會減退。

腎臟疾病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有:腎小球炎、無症狀性血尿、尿蛋白、腎病綜合徵、腎結石、腎腫瘤、高血壓腎病等。

腎臟疾病有哪些

腎為先天之本,如果腎氣足,人體的各方面的機能都能正常發揮,腎氣不足就會出現氣、血、水的問題。

人體的血液都要經過腎臟,過濾掉一部分的水分排出體外,多數又回到全身,氣血水之間關係密切,氣推動血液和水分正常代謝,氣虛就會導致血瘀、水停,疾病狀態下就需要氣、血、水同調。

氣虛、血瘀、水停的症狀表現

氣虛:尿中泡沫、面色無華、乏力懶言、尿頻急疼痛

血瘀:面色晦暗、肌膚甲錯黧黑、重則出現血尿

水停:面部水腫、下肢水腫、胸腹水、喘憋、胸悶痛

如果您有氣虛、血瘀、水停的這些症狀,就要注意可能會有腎病了,在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益氣溫陽、利水通絡,氣血水同調。

中醫告訴我們,用傳統的經方,針對跟腎相關的疾病,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經方中的養腎法寶

經方的特點就是藥味比較少,整個《傷寒雜病論》裏的經方平均為4.61味藥,其次,經方少而精,藥專力宏,君臣佐使非常清楚。

治療多種腎病的十一味藥材來自《金匱要略》裏三個不同的方子,分別是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細辛)、抵擋湯(桃仁、大黃、水蛭、虻蟲)、五苓散(茯苓、豬苓、澤瀉、桂枝、白朮),根據這三個藥方加減化裁後組成新方子,對治療氣虛、血瘀、水停有很好的效果。

十一味藥:大黃、桂枝、桃仁、豬苓、細辛、虻蟲、白朮、水蛭、茯苓、澤瀉、附子。

氣虛:附子溫陽;桂枝化氣;白朮健脾利濕;細辛溫陽通經脈。

血瘀:大黃通腑瀉濁、活血化瘀;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水蛭通絡、活血破瘀;虻蟲通絡散瘀。

水停:茯苓滲濕利水、健脾;澤瀉利水;豬苓利水。

注意: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這三個方子加減調理,藥物服用謹遵醫囑。

藥量不同,功效大不同

僅僅只用三個經方,十一種藥就能調理治療這麼多種腎病,其奧秘就在中醫的不傳之秘:藥量上。專家告訴我們,一味藥的藥量不同,功效會有很大的變化。

1

茯苓

如果一個人的水腫很明顯,茯苓就會加大劑量,60—240克不等,五苓散可以解決腎病綜合徵中腿腫的問題。

2

大黃

大黃主要針對腎功能不全的時候體內的毒素瀦留。

3

附子

當腎功能衰竭到一定程度,特別是腎功能不全四期、五期以後,陽氣越來越不足,就可以用附子來溫陽,從小劑量的附子一直到大劑量。

中醫提示:附子有小毒,超過10克以上的附子煎煮時間要長一點,一般要煎煮2小時以上,去除其毒性。遣方用藥謹遵醫囑!

日常補腎調理

早期預防腎病,也從氣、血、水這三個方面入手。中醫帶來了他獨創的黃花益腎湯。

黃花益腎湯材料:

黃芪10克:固表止汗、補氣昇陽、固澀

三七花3—5克:活血通絡、化瘀

茯苓10—15克:健脾寧心、利水滲濕

雞肉:溫補陽氣

做法:所有材料合在一起熬製成雞湯

功效:具有補腎益氣,活血利水的功效。

提示:藥材比較溫和,還可以根據體質選擇合適的食材一起煮湯。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太和道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31/1934384.html

相關新聞